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思全 《钓鱼》2007,(10X):44-45
春天钓鲫鱼时,有几次遇到大鱼咬钩,钓组被拽去了几副,也没钓上一条大鱼,就有了改装内置橡皮筋钓竿的打算。回家把“世钓灵”找出来,根据光盘上的介绍,改装在一根4.5米超硬调手竿上,内置橡皮筋1.6米。改装后竿长4米,齐竿线,主线直径0.24毫米,子线0.2毫米,伊豆5号钩,配“钓鱼郎”一号钢脚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读过一些文章,说冬天大鱼不咬钩——冬钓大鱼无门。也有钓谚说,"冬天寒冷,大鱼消遁"、"冬天一到,大鱼难钓"等等。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甚至主观的认识,因为不管是南北东西,野钓高手们都能找到许多方法来"敲开"大鱼的嘴。即便是冰冻三尺的黑龙江大小安  相似文献   

3.
笔者所处的单位附近有好几条河,因而给我提供了钓鱼的机会和条件,时间长了,我对这些溪河的水情鱼情也就特别熟悉:哪里是沱,哪里是滩,哪里藏鱼,哪里不藏鱼,基本摸着了规律,每次走钓,都颇有所获。这些溪河不是上连水库,就是与人工渠交叉,不仅为溪河补充了鱼源,还丰富了种类,可以说,江河里有什么鱼,人工渠里就有什么鱼。原本走钓溪河擒小鲫鱼的,猝不及防地遭遇大鱼,结果是:一阵惊喜、一阵紧张、以后便扼腕长叹。自从今年使用改装的国际钓法竿配细线小钩钓水库池塘,尝到了一些甜头以后,突发奇想,配传统钓组,走钓溪河,能否解除屡遭大鱼而断线的苦…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水域垂钓,大鱼小鱼会随时光顾,要么用小钩专钓鲫鱼,要么 用大钧专钓大鱼,而我竟用小小的5号钩制服了一条大鲤鱼,令钓友们刮目相看。 那是春季的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与钓友在漳泽水库大坝3米深水域用手竿垂钓。一开始用的是一种白色长柄钧,在钓了几条鲫鱼后,突然遇上了大鱼,只一个回合,大鱼便脱钩而去,钩尖上留下了一片大鱼鳞,再一细看,钩尖已弯秃,不能再用,便换上了5号挪威钩,2号“富司达”线,继续抛竿垂钓鲫鱼。钓着约着,浮漂不动了,窝内冒出了大气泡,大鱼又进窝了,我想,用小钧钓大鱼很难,一旦大鱼上钩难免…  相似文献   

5.
《中国钓鱼》2007,(1):62-63
2006年"十大钓手"通讯赛着实火,大鱼频频上钩,喜讯接踵而来,排行榜期期大改写。可是,这比赛就像是擂台赛,台上的鱼越来越大,稍小一点的鱼就没了戏,真令人遗憾不已。有位钓友说:"排行榜咱没上了,能在杂志上露露面也好。"我们很理解这位钓友的心情。说实在的,钓条大鱼可真是不容易,也许一辈子也摊不上几回。所以,本期就让钓上大青鱼而未登上排行榜的一些钓友露露面,以减少一点遗憾。其中内容精彩的来稿,我们将在以后选登。——编者  相似文献   

6.
马洪良 《垂钓》2010,(3):39-39
浮游矶钓,原本是海钓的方法,其钓组搭配有着标准要求。我不太懂海钓,但在研究其钓组时惊奇地发现:将浮游矶钓的钓组改装后完全可在钓淡水时应用,且其用法十分机动灵活。在对付大水面或普通鱼池里被钓滑的大鱼或需追鱼星下钩时,改进后的浮游矶钓组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颜恒 《钓鱼》2010,(16)
面对江河湖海一派苍茫之水,钓鱼人不断总结出了许多观察鱼情、了解鱼情、认识鱼情的钓谚,如"鱼有鱼道,鸟有鸟路"、 "鱼星冒,鱼儿到"、"小鱼跳,大鱼到"、"鱼儿嚼水,顾命不顾嘴"、"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鱼在"、 "水下小鱼多,大鱼不在窝"、 "河边水腥气,钓者好运气"、 "鱼儿露头,收竿快走"等等.通过学习这些钓谚,就能较好地指导钓鱼人作出垂钓时对鱼情的正确判断或取舍.现我选择两条作-简析,不到之处还请指正.  相似文献   

8.
黄盛国 《钓鱼》2014,(9):52-53
那时船钓多在“三山岛”海域(大连港外8海里处孤岛),水下钓点因钓得次数多了,也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菜网子”,每次出海都能“手拿把掐”拎上几尾重量级的大鱼。如岛东一处水下30米左右的岩疆,便是大鱼经常出没的钓点。小潮汐时,用抛锚定位钓法,且因流水平稳,下钩基本上都能准确直达该水下礁根底部的岩洞区上鱼。  相似文献   

9.
李晓 《钓鱼》2011,(17):25
投稿要求:一、钓获时间必须在2011年内。二、投稿者需提供钓获鱼种、具体时间、地点、大鱼重量、体长、钓组使用情况等信息。三、大鱼成绩必须有当地钓协证明或订阅《钓鱼》杂志的当地渔具店证明一份。四、最好提供大鱼称重图片和量尺测鱼图片。五、提供800~1200字的钓获经历(大鱼故事),四张以上图片。  相似文献   

10.
王牛 《钓鱼》2005,(20):40-40
有了“四不象”钓组,我再也不必为上大鱼担忧,同时也增加了我战胜大鱼的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秋季是钓大鱼的季节,特别是在大水域,更是钓这些大鱼的首选。 凡是十几年、几十年不干涸的水库,一般都有几千克以上的大鲤鱼、大草鱼、大青鱼。现将钓这种大鱼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介绍给大家,仅供钓友们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蓝水 《垂钓》2010,(2):8-10
每一位钓手,在心中都有一份渴望,渴望有朝一日和大鱼不期而遇…… 大鱼,将给我们带来永远挑战的魅力。每一位钓手征服大鱼时或幸运或艰辛的镜头,都已成为记忆中多年难忘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漂浮钓法     
<正>漂浮钓法也叫放钩钓法、拖钩钓法,统称浮钓法。这是一种既省时又省力的钓法,俗称懒汉钓法。1998年仲夏,我在小兴凯湖野钓。旁边有一片几百亩的沼泽地,水草下面时常有大鱼翻腾。经验告诉我,这是大黑鱼的地盘。遗憾的是我没有带大钩,只有18号的歪把子。我砍了一根3米长的柳条子,拴了一把撅搭钩。挂上一个拇指大的小蛤蟆,插在岸边。  相似文献   

14.
手竿擒拿术     
笨钓 《垂钓》2012,(3):14-15
手竿是我国最为普及的一种钓具,轻巧灵便,并且浮标的语言丰富精准。随着多年的使用,手竿在操作上不论是传统钓还是悬坠钓,都已形成了一系列的成熟钓法。这是手竿的优势。但相对抛竿而言,手竿竿身纤弱,腰力不足,鱼线、钓组都苗条许多,在和大鱼的对抗方面毫无优势可言。试想,即使最强悍的抛竿钓组与几十斤重的大鱼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地对拉也毫无胜算,何况纤弱的手竿呢?  相似文献   

15.
陶世君  王晓鸣 《垂钓》2008,8(3):6-7
本期“大鱼过眼录”又和您见面了。这次的主角是一条11.5千克的大鲤鱼,为上海路亚发烧友王晓鸣2008年1月9日夜钓的杰作。在连续两期的大鱼过眼录上,和您见面的大鱼都出自上海,且都是上海路亚战队的发烧友用路亚钓法斩获。这种巧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表明路亚钓法在今后会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军 《钓鱼》2011,(23):15
投稿要求:一、钓获时间必须在2011年内。二、投稿者需提供钓获鱼种、具体时间、地点、大鱼重量、体长、钓组使用情况等信息。三、大鱼成绩必须有当地钓协证明或订阅《钓鱼》杂志的当地渔具店证明一份。四、最好提供大鱼称重图片和量尺测鱼图片。  相似文献   

17.
张凤春 《钓鱼》2014,(19):61-62
在炎热的季节垂钓,除钓鲢鱼外,一般不会有大鱼光临,特别是在大鱼稀少的水库、大水面的鱼塘,钓获一条一斤以上的鲤鱼、草鱼都是新鲜的事情.而在暴雨中或暴雨后在同样的地方垂钓,往往会有惊喜,甚至是一鸣惊人.暴雨中或暴雨后容易上大鱼,但这种天气不好遇到,10年来,笔者遇到过两次.  相似文献   

18.
邹思全 《钓鱼》2009,(13):37-39
在炎热的夏天,多数钓友在大水面钓鱼时,大多是在3米左右,甚至在更深的水域守钓鲤鱼和大鲫鱼。然而,此时的大鱼却不太咬钩,较难钓获,出钓一天也钓不上几条鱼,只有枯燥无味地坐在水边,接受烈日暴晒。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自然水域的鱼情不尽人意,大鱼凤毛麟角,很难钓;小鱼比比皆是,又不愿钓。钓者便把鲫鱼作为主要垂钓对象。同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和顽皮的小杂鱼比较,钓鲫鱼有几个好处:  相似文献   

20.
刘汉初 《钓鱼》2009,(7):26-27
近年来,自然水域的鱼情不尽人意,大鱼凤毛麟角,很难钓;小鱼比比皆是,又不愿钓。钓者便把鲫鱼作为主要垂钓对象。同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和顽皮的小杂鱼比较,钓鲫鱼有几个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