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不少初涉足采访的通讯员,往往有一个通病:急于求成。因此,常常一接触采访对象.就连珠炮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采用什么方法采访最好呢?我的体会就是聊天。 有一次,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让我去采访洪庆、镇岳家沟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胡兴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的人大代表。他工作很忙,不愿接待采访者我以前只听过胡兴汉这个人。没有见过面。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迈进他家门后。他开始并不热情,等我说明来意后,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没有啥可报道的,没有啥可报道的。”为了打  相似文献   

2.
主流新闻的激越交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谦 《当代传播》2005,(4):87-88
《新疆日报》作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策划:邀请全国各省市党报记者于2003年、2004年先后进行环塔里木、环准噶尔的采访活动。我用“惊世骇俗”4个字,盖因当今社会,商潮汹涌,物欲横流,社会转型,人心思变。党报如何在改革中永立潮头?党报的“定力”何在?党报面临3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干啥?我怎么干?  相似文献   

3.
在下边采访时,常常见到一些初稿报道工作的同志,不是手头素材很多理不出个头绪来,便是见报上登啥他写啥,往往写出的东西成了“马后炮”。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上边精神吃得不透。这些同志生活在基层,对下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不乏材料,就是对上面精神学习、了解不够。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新闻报道是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会碰到两种人:一种是见到你,非常热情健谈,有时甚至投你所好,要啥讲啥;一种是态度冷淡,不善言谈,甚至有意回避,拒绝采访。 我便碰到过这第二种人。他就是我院副总工程师、省劳动模范丁国强。 1984年,我担任《西北水电院报》记者不久,宣传部长便对我说:“多宣传一些模范人物,像丁国强,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情。”其实,丁总的事迹我早有所闻,院里的人几乎有口皆碑。我也早有采访他的意思。不料,第一次采访便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那是一个秋夜,我敲开了丁总的门。“你找谁?”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客气地把我让到屋内,然后坐到桌前又看起了资料。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和他谈工程,谈技术,谁知一连换了几个话题都话不投机。无奈,只好单刀直入,请他谈谈自己。他一听,立刻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其他同志。”然而,便又埋头工作了。  相似文献   

5.
作家黄宗英到一个地方去采访,首先是交朋友,关心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疾苦,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他说:“凡是我采访的人物都是我的好朋友,多少年不变。”“我记在本子上的常常是灵感,是一些人口、土地的数字,有时也记一点材料。  相似文献   

6.
这条新闻线索是偶然得来的。那是去年10月一天的下班前,省总工会来电话告之:“省特等劳模申尊茂突然去世,医德医风太好了,建议你去采访他的事迹。”医德医风好这不正是当前卫生报道中、舆论导向中急需的正面典型吗?我当即决定第二天去采访。可也有人说:“特等劳模都被人写滥了,还能写出啥来?”我想:“不到现场去访访,怎么就知道没写头?”当时若来个“就坡下驴,岂不让一个到手的“熟鸟”飞了!所以一个新闻记者有个识货的鼻子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怕跑腿,不要放  相似文献   

7.
郝娜 《记者摇篮》2010,(7):16-16
精品新闻,就是精心采访、精心写作、精心编辑出的好作品。成功的采访是写出好新闻的基础和前提。业内人士有“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之说,可见采访是写出新闻精品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采访与买鱼     
贴切的比喻往往比抽象的议论更能说明问题.日本《采访学》。一书的作者加藤秀俊先生,用非常贴切又非常有趣的比喻说明了采访的重要性.“采访重要”,这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读了加藤先生的比喻,我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下面摘译的是加藤《采访学》一书中的一段: 那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我对手艺人的生活.历史产生了兴趣。为了了解各种手艺人的工作和生活,我深入他们之中,每月一个人,进行了专门的访问. 我请教的手艺人,有木匠、染匠,有做人形的,有画扇面  相似文献   

9.
五年前,我到一个村子去采访,围了一大群人来看。我觉得自己成了一只猴子,心里很不是味儿。一位老大爷说:“我活了一辈子,还没见过记者同志是个啥样儿,今天开眼了。”他希望“记者同志下乡来,听听我们农民的话,看看我们农村的样,这联产承包责任制可是个好东西。”几位青年人,热情邀我们“合个影儿”,说是“让我们也光荣光荣”。当时我为此而着实  相似文献   

10.
曾晴炜 《大观周刊》2006,(28):28-28
采访对象:中策装饰首席设计师 钟春艳 田园风格倡导“回归自然”,美学上推崇“自然美”。崇尚自然、结合自然,给生活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的人营造一个心灵休憩的居所。  相似文献   

11.
今年7月,我接到报料: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学生靠打工读完三年大专,并在毕业前考上浙江大学。 我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典型。如果把文章写好,会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于是,我顶着烈日到该校,对主人公沈勤勇及其同学、老师、校领导进行了采访。三天后,《台州晚报》“今日关注”版刊出了我精心撰写的整版报道——《有志青年读大学  相似文献   

12.
“当记者啥滋味?”不时有朋友这样问我.真的,当记者啥滋味?算来已当了6年的记者,一下子还真说不出啥滋味、甜、酸、苦、辣好象都有,但细品起来,“苦”的成分还是多一些,不信看看我的三次难忘的采访吧! 比狼还凶的狗那是1986年9月,我、居田、国朝一道去高家村采访,只听说武功来一青年农民,承包了高家村的养鸡场,干的很不错,在当时这还是一件新鲜事。于是我们骑车出发。路,越走越窄。最后,自行车轮子压在一尺多宽的塄坎上,一边是水沟,一边是渭河滩。在一上坡处,我一脚没蹬上去,自行车倒向一边,本能地用脚一撑,空空的!连人带车摔到一米多深的河滩里。几人笑过,搬上车子又走。还没到院墙跟前,就传来一阵令人心悸的狗叫。国朝最怕狗,忙向后躲。  相似文献   

13.
黄宗英的采访作风和我们许多人的习惯作法不一样.她到一个地方去,首先是交朋友,广泛关心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疾苦,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苦”,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她说:“不能小瞧这些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人民的正义感,也可以看到希望。”“凡是我采访的人物都是我的好朋友,多少年不变。如今我的行李还放在河  相似文献   

14.
悖论之井     
我们如何居住?为了这个问题,作者对很多文化名流进行了采访。我比较赞同作家小宝的观点。“家是一个可以彻底放松、像动物一样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谈“○”     
“○”,作为一个单独的数,是无意义的,但它有时却又是一个有确定意义的数字。它和其它的数字一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作用。然而,生活中仍不乏马虎对待“○”的事情。前年五月,由于遗漏一个“○”,致使一位养鸡专业户五百多只小鸡死亡,实在令人触目惊心。前年五月,我采访本县寺巷乡养鸡专业户韩良贵,想报道他饲养家禽脱贫致富的情况。采访中当谈到他怎么样科学养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十数年从事新闻工作深切体验到:记者在生活和采访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保持新闻“警觉”,才能使自己在新闻写作中的采访灵感纷至沓来,不断写出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好稿子来.  相似文献   

17.
写意小人物     
长期在基层阡陌垄亩中采访,那些生活在农村大地上,平平凡凡而富有个性的小人物,深深感动着我。几年下来,我的笔下竟描绘出一个长长的小人物画廊,有基层的村级“调解员”、  相似文献   

18.
小杜同志:您好!您在来信中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报道怎样才能写得更深一点。我考虑了一下,想跟您谈一个问题:采访中的“自我发现”。所谓“自我发现”,就是个人观察、认识事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1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有幸聆听了身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的南振中先生给研究生上的一堂有关现场采访的新闻理论课。 南振中先生将现场采访的方式分成四种类型:①重大突发事件的“遭遇战”式采访。这种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讲最富有挑战性,是现场采访的最高层次。②重大非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目击”式采访。这种采访虽然不是突发性的,但也要求记者在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容易较好把握住重大题材的报道。③“暗访式”现场测验采访。记者为了查实、验证一种看法,精心选择、策划并以“当事人”的身分去直接介入事件,进入现场采访,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但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所以目前也被大量采用。④带有弥补性质的“过去时”采访。虽然记者不可能事事、时时到达新  相似文献   

20.
通讯员园地     
1983年以来,我陆续开展了池塘养鱼、稻田养鱼、砖池养鳖等水产养殖业,很快见了效益。这之后,采访的、拍照的、录相的都曾到过我家,我的名字也曾在多家报刊出现过。这时候。有一位年轻教师开我玩笑说:“你也有文化,自己也能写,稿费别让人家混去了!”我当时虽然没吭气,但心里却真的动起来:人家采访时问我靠啥取得成功均,我不也是说“我有文化”吗?作为一名有文化的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就不能创造精神文明吗? 我搞渔业生产,多亏县水产股长朱禹章为我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