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赖晨 《湖南档案》2013,(1):22-26
习仲勋和刘志丹都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领导者,他们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德才兼备的刘志丹,深刻地影响了习仲勋,他一生都在向这位老大哥学习。每到一地,如果是刘志丹曾经在这里战斗或生活过,他都要向干部群众讲刘志丹在这里的事迹,用生动的事实说明刘志丹的r作方法和作风,使刘志丹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后人感恩革命先烈。  相似文献   

2.
1962年8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错误的揪出一个"习仲勋反党集团",该集团除国务院副总理习仲勋,还有国务院第六办公室主任贾拓夫(西安市解放后第一任市委书记)、内务部副部长刘景范(原陕甘宁边区代主席)。起因是刘志丹胞弟媳李建彤写了一本歌颂革命英雄《刘志丹》的小说,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闫红彦揭发说,  相似文献   

3.
书香     
《陕西档案》2013,(3):49-49
讲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与凶恶的敌人斗争,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斗争,终于在陕甘边开辟了一块革命圣地。本书突出和贯穿了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创建陕甘边区的领导作用;突出和贯穿了陕甘边区党内的两条路线斗争;突出和贯穿了毛泽东思想和毛主席正确路线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影响和指导:突出了二战后陕甘边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给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萨苏 《湖北档案》2016,(10):20-22
1 1935年9月15日,刘志丹和习仲勋率领的陕北红军迎来了第一队前来会师的战友们,一名脸上有个大酒窝的将军率领部队抵达延川县的永坪镇,揭开了红军陕北会师的序幕.此时,中央红军还在向吴起镇前进途中. 这个带着“大酒窝”的红军将领便是徐海东,他率领的这支部队名叫红二十五军.  相似文献   

5.
黄莺 《兰台内外》2014,(3):11-11
正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部分领导向上级组织报告说,刘志丹、习仲勋等坚持"右倾"、"富农路线",中共北方局遂派遣朱理治等人赴西北解决问题。朱理治9月抵达根据地后,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场主要针对陕甘边根据地领导的"肃反"运动。他们先是抓了刘志丹严刑拷打,之后又将红二十六军营级以上、陕甘边地方县级以上干部全部关押起来。大量的知识分子干部也成为屠戮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志丹县是一块革命的土地。192年夏,刘志丹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党团支部"中共永宁山支部"。土地革命时期,志丹县成为陕甘边红色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68。关于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献很多,但尚无详细论述他与少时同学建立中共永宁山支部始末的文章。刘志丹的同乡同学王子宜对刘志丹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13,(5):F0003-F0003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是二十世纪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它以耀州区照金镇为中心,横跨耀州区、句邑、淳化、宜君等县(区),面积25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相关链接】 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同志出生于陕北富平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那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他因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遭国民党当局关押,在狱中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他还不满15岁。出狱后,他长期在陕甘地区从事革命斗争。1933年与刘志丹等人创建了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是陕甘苏区最年轻的一位领导人。1935年9月在错误的“肃反”运动中被关押,幸被及时赶到的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解救。  相似文献   

9.
张君洋 《档案》2013,(6):40-41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庆阳市华池县南粱乡荔园堡成立,习仲勋任主席。刘志丹、习仲勋创建的陕甘边区根据地,在中国其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具有“一存两点”(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八路军奔赴敌后抗日的出发点)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原来你这么年轻” 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受党组织委派到西北军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1933年3月,与刘志丹等创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历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等职务。1934年11月上旬,年仅21岁的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1.
习仲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国后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后任副总理。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他分管国家档案局工作,和杨尚昆一起成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领导者。工作中,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总是向习仲勋请示,因此,习仲勋参与了我国档案事业全面建设阶段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对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建立和发展作  相似文献   

12.
张策百年     
张策1911年2月28日生于高陵县船张村,1999年去世,享年88岁.201 1年是他的百年诞辰. 1958年3月,张策由国务院副秘书长岗位上,下放陕西任省委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1963年离任.在陕西工作5年时间,受尽无情批判和打击,说他反对"三面红旗",批判他为"反党小说"<刘志丹>作者李建彤(刘志丹胞弟媳)提供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3.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从1936年至1948年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在这里实现了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变,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这里站稳脚跟并走向全国胜利的.  相似文献   

14.
习仲勋同志逝世后,新华社电稿发布了中共中央的评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政声留人后,我们无法想象当事者本人如何看待。追溯习仲勋生前88岁寿辰时与本书作者、74岁秘书张志功的一段对话,袒露心扉,令人动容。这段对话发生在2001年10月,身边工作人员与习仲勋谈起中央批准编辑撰写《习仲勋文选》《习仲勋传》和《习仲勋革命生涯》3本书的情况,他坦言相告,尤其对个人传记不太感兴趣,略作沉思,用几句话概括自己一生:“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也对得起自己;没有犯过‘左’的错误,没有整过人。业绩平平,问心无愧。”习仲勋自我总结三个“对得起”,两个“没有”,平常平实背后的寓意和内涵,是他个人淡泊品格的写照,也是深思远虑的凝结。  相似文献   

15.
《兰台内外》2011,(6):51-52,50
2010年10月,"红二代"习近平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曾经称习近平为"那种知道怎样攻破球门的人",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穿姐姐的鞋子长大习近平出生在1953年6月,习仲勋不惑之年得子,给儿子起名"近平"寓意深远。  相似文献   

16.
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曾在延安时期负责和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宣传实践中,习仲勋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了"为群众办报"这一以人民性原则为核心的新闻宣传思想,对后来的主流新闻报道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文将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创办和领导的《关中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关中报》走群众路线、关注民生、入乡随俗的报道特色分析,剖析和厘清习仲勋新闻宣传思想中人民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为当今媒体新闻宣传提供良好的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7.
1四十年的艰辛与辉煌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位于北京东城一幢古老的法式建筑里,这里曾经是民国初期的总统府和稍后的北洋军阀的执政府.当笔者走进中心斑驳厚重的大门时,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猛然攫住了整个身心.资深干练的中心主任谢自立教授在他的办公室里,以一种充实而平静的口吻,向笔者谈起了书报资料中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8.
习仲勋、彭德怀两人均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习仲勋与彭德怀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奋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建国后,两人政见一致,遭遇相同.习仲勋一直深深地怀念和敬重彭德怀,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与彭总西征 1936年,中央红军在西北形势严峻:蒋介石趁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回师陕北未来得及休整补给之机,即调嫡系胡宗南部、陕北地方军、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张学良的东北军、阎锡山的晋军共154个团25万人,围攻陕甘边区.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习仲勋系中共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共改革开放的领军型人物之一。特别是革命战争时期,在陕北土生土长的24岁的习仲勋就被党和人民拥戴为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花甲岁月近古稀之年的习仲勋主政广东,锐意改革,大胆开放,被干部群众誉为"广东改革开放第一人",被国内外所广泛赞誉。细读史书,笔者以为,习仲勋不同凡响的丰功伟绩与人生出彩,与他脚踏实地的"群众观"是分不开的。习仲勋的"群众观"将更加坚定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信心与毅力。  相似文献   

20.
“我选择了当‘矿二代’” 几年的社会闯荡,误打误撞,没有奋斗目标,不就是想找个前进方向吗?他暗想,煤矿这行也许就是他这辈子的出路! 黑保军从河北省邢台技校毕业后,带着愿望和憧憬走向了社会.他曾经在山东临清、河北邢台等地的饭店里洗过碗打过杂,也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和水暖工,还在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里当过质检班长.他在许多行当里懵懵怔怔干了好多年,好像没有方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彷徨.他曾经向一位厨师讨教“诀窍”,厨师告诉他:“人干啥都得一步步走过来,哪个行业不得辛苦个十年啊!?就说学厨艺,从配菜、助手,再到主灶,不都是一步步熬啊,不吃苦头不下功夫,干啥都是没出头之日的.”他记住了厨师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