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省内动态     
武汉市举行首届小学数学立体说课展示交流活动
  3月20日,武汉市小学数学立体说课展示交流活动在该市育才小学举行。来自江岸区育才可立小学的徐映等11名教师作了展示交流。活动现场“咔嚓”声此起彼伏,近500名观摩学习的教师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立体说课的精彩时刻。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刘莉老师出席活动并作精彩点评。刘莉说,承载着武汉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首届立体说课,内涵深刻,形式丰富,通过不断创新教研形式,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刘莉在讲话中指出,按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田慧生的观点,未来教研要从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变,总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研究重心要实现由研究以教为主向研究以学为主的转变;二是由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向基于事实和数据的教学研究转变;三是由注重统一性的教学要求向注重个性化的服务转变;四是要由关注知识传授的研究向关注全程育人、综合育人、全面育人的研究转变;五是要由单纯的关注教材教法研究向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全要素研究以及服务区域及学校发展转变;六是要由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基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的现代教育模式的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这不仅是新课程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中学教师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敏锐的教研意识,结合教学实际问题展开教学研究,逐步由单一的教学型、技能型教师向综合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  相似文献   

3.
高中新课程改的全面启动,物理教师面对新的形势,需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智慧型教师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各学校都加大教学研究力度。在学校,教学研究成为推动课改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形式。因此,各校强化学校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积累了很多经验。笔者作为学校教研组长,以物理学科教研为例,对有效教研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基于同课异构的听评课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手段,是教师日常教学、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是连接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一条重要纽带.通过基于观察量表的化学课观评课同课递进教研实践活动,可以让观课教师通过观察他人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可以让上课教师及时改进教学设计,实现学科教研活动由传统的专家理论指向型听评课向一线教师的实践指向型观评课转变.  相似文献   

5.
高智钧 《学周刊C版》2019,(3):135-136
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研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和教研技能。在网络教研应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了多角度反思的支持条件和能力,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我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改革,实现了从传统教研向网络教研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研员实现角色转变,即从对教师外部统一管制的约束型向"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引领型转变,从对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外型塑造向玉成教师打造个性、创造性的课堂境界转变,要求教研员成为基地开放性学术襟怀、前瞻性教育眼力、研有所长、就有所示的"导教"专家。教研活动应由以往注重教材教法,发展为全面关注课堂中教与学的行为。作为教研员,能否指导教师抓住教学中的关键事件,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已成为一种突出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依托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实现三个转向: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从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向教育教学与教师发展质量并重转变。建构依托校本教研的教师发展模式: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建构专业发展课程,展开目标导行、主题教研、跨学科教研、特色教研四条路径,培育三根支柱:增强团队支撑、优化教研生态场、优化教研评价制度。依托校本教研,提供教师发展的目标导向、课程载体、实施路径、保障力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赢得源自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力、激发力、内生力。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校本教研"是伴随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重要的教学制度。它适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全新的教研方式,已经成为教师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校本教研是一个正在探索与发展的新事物,在校本教研经验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性趋向,即校本教研将从非常态化活动向规范化教学制度转变;教师将从非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将由临时性措施向常规型机制转变;校本教研将由单一的以校为本向校本校研、学区教研、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教研网络转变。  相似文献   

9.
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引导教师围绕自身所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而开展的教学研究工作,本人觉得当前应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由传统评课型向研究型转变:由统一型向校本型转变:由研训分离向研训一体化转变:由定期性向经常性转变。下面就围绕这四个方面的转变谈点本人的拙见浅识。  相似文献   

10.
说课     
说课是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形式,能够促进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深入思考,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教师由模仿型、辛苦型向学者型发展转变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The interrelationship among English teaching,learning and testing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a field research on test in English listening class. The teachers' efforts to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in listening class is also a focus in it.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影响成就口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拔效应有诸多相关因素,本文采用问卷及访谈的研究工具.以两所在期末成就测试中增加口语测试的大学的80名英语教师为对象.对与教师所持的成就口语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的观念相关的11项因素进行调查,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成就口语测试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有五项因素与教师所持的反拨效应的观念有关.作者探讨了其原因.并对如何促进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大学英语课也不例外,关键是教师必须加快由专科教学向本科教学的转型.为此,应立足于教师素质转型,从教学质量观念、人才培养观念、自身学习观念、职业道德观念与科学研究观念等5个方面系统提升英语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的实现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从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和认知语用学的可供性提取理论来看,英语教学话语有效性建构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提高认知式语言使用中的真实性、互动式语言使用中的恰当性、表现式语言使用中的真诚性;二是重视教学话语的主体间性,做好教学话语的可供性提取。  相似文献   

15.
合作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展示一观摩型合作教学是目前在高校英语教学实施阶段中采用的较为广泛的合作型教学方式。文章立足于展示一观摩型合作教学的特点,探讨它在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反思能力的有效影响与作用。从而使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内省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初教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不尽人意。应通过对高职初教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寻找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升高职初教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初教英语专科生职业技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实证定量分析发现:教师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上的差异和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差异造成了学生语言成绩上的显著性差异.虽然学生的语言成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是教师的素质显然是重要因素之一.切实增强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无疑是教师发展重要的方向,是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和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口语测试对口语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引起了高校英语教师的普遍关注。口语测试以考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它能以反馈的方式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认知策略。口语测试按发展时间可分为结构主义口试和交际口试,测试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在测试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公平公正,要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教师应开展行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动研究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大学英语教师开展行动研究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应该积极和他人进行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0.
反思性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立足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课前、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反思活动,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素质。坚持写教学目志、认真组织听课活动、细心观看教学录像、积极开展行动研究、虚心接受教学评估,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