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西晋大一统瓦解后各族纷纷建国的历史态势中,百济的道路代表其中一个重要类型。在"天下意识"下,百济与东晋南朝在形式上构建统一的政治体系、分享同一个文化世界。百济首次朝贡东晋便授官,这似与百济、夫余间的历史渊源有关,也是国际形势变动及各自内政需求的结果。自东晋起,对百济王除授形成常例,基本上每任百济王在即位之初便遣使东晋南朝,除授前王的官职。5世纪起,尤其是东城王牟大"内属",百济内部官僚由百济王假行职,再由南朝朝廷除正,也成惯例。与宕昌王、河南王相比,百济王在吸收江左文化制度时受到特殊优待,这是基于彼此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百济对东晋南朝天下秩序的自觉参与,使其国势盛衰也与江左王朝相应。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7,(5):109-115
百济是存在于公元前18年至公元660年为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政权,与同时期的高句丽、新罗相比,百济国力并非朝鲜半岛最盛,但是曾一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农乐和巫乐是百济传统舞乐的典型代表。但是随着佛教和佛教音乐的传入,百济的舞乐形式发生着悄然变化,在综合因素之下使百济佛教也呈现出不同于中原佛教的特点。由于百济舞乐和佛教在史料中的记载有限,并且极少提及其自身的演化过程,所以这一现象被大多数学者所忽略,成为可也研究的新视点。本文立足于史料和文物,站在历史学的角度,求证佛教传入与百济传统舞乐之间存在冲击和同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出现之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南北各地已有大量的城邑出现,随着夏商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正式的都城开发出现。夏商都城作为中国古都发展的起点,其布局特征对研究周朝都城及先秦其它各国都城的布局变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假期,爸爸带我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天都城。走进天都城,我大开眼界,城里到处弥漫着异国的情调。这里的建筑都是仿照法国风格建造的,简洁、明快、大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法兰西广场,非常宏大,四周围绕着一圈白色大理石柱子,显得异常奢华。走过广场,纵深处是个圆圆的大水池,上面立着奔马和人的雕塑,看上去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5.
公元475年汉城一役,百济被迫迁都熊津,是为百济历史上的熊津期。熊津初期百济面临着诸多困境,高句丽持续南进不断挤压百济的北部发展空间,因都城陷落使得百济政权在整个东亚秩序中处于低谷,政权内部经济基础受到冲击,王权孱弱、政局不稳。为摆脱诸多困境实现百济复兴,熊津期的百济诸王在不断稳定王权的同时,积极加强南部地区的经营,并通过活跃海洋交流来稳定其与南朝、日本列岛的通交关系。公元538年百济迁都泗沘,即为其政权破局再兴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吐谷浑自从西晋末年由辽东迁居青海后,一直延续了三个半世纪,其政权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前辈学者已做过一番探究,这里不做赘述。本文试图从吐谷浑历代统治者对都城地域与形制的选择,形成前期横向迁徙与后期纵向迁徙的特点,来进一步探究诸种自身因素与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关键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三国史记》是金富轼奉高丽仁宗之命纂修的一部汉文史书,它是朝鲜的第一部纪传体正史,成书于公元1145年。在《三国史记》中关于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主要记载于杂志的色服中,但我们可以从《三国史记》的记载中发现新罗、百济、高句丽的服饰特点,了解其发展轨迹,从中看出中国服饰对于三韩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都城邯郸是我国的一座重要古都。而赵国在建国与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建有多座都城。在对之开展的研究工作中,侯仁之院士对赵都邯郸城之组成及各相关部分功能与建成时间所作之论述虽具有基石作用;但不论是赵都邯郸各部分之功能、始建年代与历史时期之变迁、古都文化,还是赵国都城究竟有几座、由何处徙都邯郸、赵国都城文化传承与影响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推进赵国史、赵文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全宋词·张先词>中<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诗题中之"都城"是"成都"之错讹与颠倒.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时期清朝京师的安危是时局的关键。日本的战略目标在于攻占北京,压迫清政府投降.马关议和时又以进攻北京相威胁,旨在挟制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清政府从“宗社为重,边徽为轻”的观念出发,以“保全京师根本”为目标,屈辱求和,终以割地赔款的惨重代价换来京畿安全和“十数年无事”之“和局”。以至丧失天下人心,自取败亡之道。康有为等人的“迁都”之论代表了当时士人关于都城问题的普遍认识.  相似文献   

11.
游侠是都城多元文化的产物,唐代诗歌中的游侠形象,最典型地体现出人与都城空间的互动关系。游侠通过“游”的行为,不仅从物理上意义上打破了空间阻隔,也勾连起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社会意义上打破不同阶层的壁垒。游侠不仅是都城景观的观察者,也是景观的构成者,丰富了都城景观的美学层次。文学作品中的游侠形象,更是世俗欲望与理想光辉的集合体,他们有重利轻义、扶危济困的一面;亦有铺张浪费、肆意陈欲的一面。“以武犯禁”时,他们是秩序的破坏者;为王前驱时,他们又是特权的维护者和享有者。这种矛盾背后,正折射出游侠形象与都城间复杂而独特的关系。唐诗中的游侠形象,从地域及心理两个层面拓展了都城空间,并完成了对都城的人格化塑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的南京考古发现,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迹,诸如砖筑城垣、城砖存模印、瓦当、瓷器等等,证明了六朝都城建康城台遗址的方位。人们苦苦追求了一千多年。过去误以为鸡鸣寺后一段砖墙为台城遗留,后又误认今东南大学及成贤街一带为当时“宫禁”所在,考古工作者配合拆迁、基建工程,在成贤街一带寻找落空。2003年5月,终于在今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今大行宫、总统府一带,先后发掘出土城墙拐角、城壕、道路、桥梁、房基、水沟、水井等大型遗存,震撼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都城的一个飞跃发展时期.数量上数十或数百个诸侯封国都城同时并存;规模上突破了礼制等级制度的制约;形态上棋盘式布局格局和城廓制度初步形成;地域上遍及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呈现出由中原向南、北、西散射状发展态势,初步确立了中华大三角的都城分布格局,从而奠定了以后中国2000多年都城发展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4.
付义汉 《文教资料》2010,(28):98-100
鲜卑拓跋政权曾先后在盛乐、平城、洛阳等地建都。孝文帝时,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在迁都问题上,孝文帝与鲜卑责胄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孝文帝通过非常手段使迁都得以实现。但迁都后不久,北魏就开始走向衰落。孝文帝宁可众叛亲离,也要迁都。其原因只有探究孝文帝的所说所为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才能揭示。  相似文献   

15.
从《周礼.考工记》中的周王城制到明清北京城,中国封建社会都城制度的变迁,其一脉相承又变化诸多。同时,其都城规划与皇帝及其大臣的思想以及当时的政治制度的密切相关,或者说中国封建社会的都城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治制度的影响甚至是控制。文章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的变迁,剖析了政治制度变革的成因及其对都城规划的影响,尤其就《考工记》所述的周王城制度与曹魏邺城规划运两条线索所内涵的政治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似文献   

17.
皇城与郭区是中国古代都城空间结构的最主要分化,城、郭关系从原来的“以西为尊”、“坐西朝东”的空间结构模式,转变为魏晋南北朝后的“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郭区围绕皇城的空间结构模式,并且从原有的“多宫殿”制逐渐转化为“单宫殿”制.最终,形成外城围绕皇城、皇城围绕宫城,具有棋盘格式中轴线布局的“重城式”都城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8.
秦人自非子邑秦到定都咸阳.都城曾多次迁徙。学术界对秦国、秦朝都城的建筑布局研究尚少.在都城方向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认为秦国、秦朝的都城,其基本布局大体上都是宫殿区在西或西南,手工业、商业、居民区在北、东北或东;宫殿区坐北向南;城(单城或双城)坐西朝东。  相似文献   

19.
初唐历史中,对于刘仁愿其人的事迹,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他在海外奋战数年,为唐王朝开疆扩土建有相当的功勋。但是,新、旧唐书未为其立传,他的事迹只能从两唐书刘仁轨传及一些金石文资料中得其点滴。尽管如此,刘仁轨传中的有关记载仍有质疑探讨的必要。本文采用中、韩、日现存史料,对新、旧唐书刘仁轨传中的一些记载提出质疑,辩明刘仁愿在百济留守军期间所任官职,并对刘仁愿、刘仁轨在百济留守军后期产生矛盾的原因诸问题提出看法,以期对此一时期唐与韩半岛关系的硏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黄帝都城考     
寻找黄帝都城,是研究中华民族文明史这一重大课题,是我国历史学、考古学界最大悬案。依据文物普查资料,结合史书记载,通过野外考古逐一对号入座,初步认定,黄帝都城在辽宁省凌源市小城子乡萧杖子村高杖子村民组南2000米的山南坡上。其龙形堆(垒)石遗址为都邑所在,其凤形、龟形、麒麟形堆石遗迹构成黄帝都城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