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一、更新教学目标理念,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已经不是单纯地以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技能为主了,而应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上.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远远不够了.文章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计算机项目式教学的理论支持,1.现代教学论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项目式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相似文献   

4.
按照教育学的观点,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这就是说,传授知识和传授技能是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培养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国家的中学计算机教学工作,却一直对传授知识比较重视,相对地忽略了其中(主要是算法语音知识)的技能教学工作。这种教学中的偏向,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中学生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高分低能,最典型的表现是多数学习算法语言课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上机操作能力差。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算法语言课教学中的这种偏向,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远远不够了。文章结合创新教育理论与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从三大方面阐述了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对于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进行了新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逐渐由对课本的关注转向关注学生、关注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上,也由关注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变为关注知识传授方式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按照"以人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知识的传授,设计课堂教学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记住与掌握传授的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一种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因此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用"任务驱动"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计算机教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固定课程,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必要课程。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些问题。1.固定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具体讲解,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照本宣科,没有融入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采用的多是给予式教学,教师讲授的多少跟学生收获的多少不成正比,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的制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途径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掌握计算机知识,学会计算机操作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全社会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已远远不够,必须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围绕数据库教学作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把注重知识的传授逐渐过渡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传授初中学生语文知识、丰富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终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语文素养的提升来增强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来创设高效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正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古人在做事时已经看到方法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已经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而是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教师的表演,不是让学生知道那些知识,而是让学生从中获取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教学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对固定(其最低限度已经写入课程标准).但是,通过何种方式来传授这种已经设定了的知识,却随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同,持有的教学观念不同,获得的教学经验不同,理解特定数学知识性质不同,揣摩发生特定知识的学生认知方式不同,估计发生知识时学生现场心理活动意向不同,存在多种选择余地.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发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成为不可或缺的办公手段 ;计算机课程也成为各个层次、各种专业学校的必设课程 ,而且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 ,如何能使学生掌握好计算机这个现代化工具 ,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关系  教学过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 ,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有效地发挥各自的能动性 ,对教学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其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要按照"以人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来组织教学。本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改革和"1+X"设置的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狄治 《考试周刊》2011,(60):194+134-194,134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学习资源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可尝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CAI是一种计算机帮助教师传递教学信息、实践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形态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计算机专业中的基础理论课程在计算机的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门课程教学不仅仅包括教师的主动传授 ,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 ,作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清楚所学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目标 在教学前 ,要弄清楚这门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目标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所在。2 .注重习题和上机实践 在整个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 ,习题和实习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程度决不亚于知识传授。所以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实践———指…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开放教育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在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于Moodle平台的思政教学设计中,秉持"将思政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和"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践表明,课程思政教学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过渡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对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的剖析,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为顺应时代要求,新课改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然而部分教师无法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这样就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另外,图形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仍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但会使直观生动的计算机知识变得抽象、呆板,更会使学生已经疲惫的大脑僵化起来。学生听课时更会感到被动、枯燥乏味,对学习失去信心。同样给教、学两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都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