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请你在图中的五个汉字上各填一个四笔画的偏旁部首,使之成为另一个汉字,并且连起来成为一句五言唐诗。想一想,添一添,错了再重来。图得是个乐。猜偏旁连唐诗@陆桂林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燕歌行》第一句中“残贼”的解释为“残暴凶恶的敌人”(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53页注释⑦),明末清初学者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唐汝询对残贼的理解为...  相似文献   

3.
猜一猜     
猜一猜弹丸之地打一字(尘)大胆地想打一字(憨)死无闻于后打一成语(千古绝唱)漫谈打一成语(口若悬河)火烧赤壁打毛泽东诗词一句(看万山红遍)问于孔子打一地名(商丘)开口先呼有钱人打一国名(阿富汗)母之命打一电影(妈妈要我出嫁〕一唱雄鸡天下白打一报名(光...  相似文献   

4.
藏头成语谜     
陈江华 《语文知识》2006,(6):F0003-F0003
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各填入一个字,组成20条成语。填进的20个字可组成一则五言四句的谜语,谜底打一物。  相似文献   

5.
一次,女儿出了个谜语让我猜。谜曰:一院隔成了两下,五男二女分家。两家打得乱纷纷,打到清明才罢。(打一常用物)我就清。我的思路是,既然谜语中提出到了“清明”二字,那么,这就一定是清明前后使用的一种农具,可是任我绞尽脑汁,也不能破译其奥妙!我只好缴械投降,女儿也就击诉我:“这是算盘。”果然妙极!谜语既点明了算盘的形状──“一院隔成两下”,下有五个算珠(五男),上有二个算珠(两女),而且点明了它的计算功能,“打”算盘要“打到”结果“清楚明白”(清明)了才罢!我恍然大悟,挺无奈地说了一句:“我还以为是清…  相似文献   

6.
星期天,小李带孩子应邀来我家小聚。一年多不见,他那刚满五岁的孩子强强大有长进,当场背了几首唐诗,讲了几句英语,还画了两幅画。到了午餐时分,我爱人整理好餐桌,刚端上冷盆,只见强强爬上凳子,抓起一只鸡腿就啃。这时,小李面露窘色,拉过孩子要打,被我连连劝住了。我恳切地提醒他:事到临头,打是不管用的,在平时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不能忽视从小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餐桌上的礼貌是人们交往时礼貌用语,文明举  相似文献   

7.
通过唐诗选本研究,我们发现明代唐诗选本大量选录韦应物五言古诗,数量仅次于甚至超过李白、杜甫二位大家。究其原因, 乃在于明代批评家认为唐人的五言古诗,大多有律化的特点,而韦应物五言古诗则承汉魏之古正,祖渊明之冲和,得二谢之精致,乃古诗之正宗。  相似文献   

8.
巴人善歌,清江流域至今仍然十分流行的五句歌就是巴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民间歌师吸收唐诗七绝和楚辞的优点而创作的,最能体现巴歌风味和特色,是中外诗坛上的一种险怪诗体。句单、韵密,以第五句为诗眼。清江流域五句体的成熟,标志着中国诗坛平仄一统局面的彻底结束。五句体诗歌全方位的成熟,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楚辞、唐诗卓越的艺术成就,更有待于西部经济的繁荣和腾飞。  相似文献   

9.
新年游艺宫     
新年游艺宫一、节日灯谜1.诸君猜谜,不要多言,不要走,且站在一旁,对着细想。(打一字);2.欢欢喜喜过新年(打花名二):3.在希望的田野上(打一字);4.一月一日非今天(打一字);5.只因自大一点,惹得别人讨厌(打一字);6.消费者举手赞成(打常用词...  相似文献   

10.
高中第五册课本第四单元“阅读练习”讲到古代诗歌的诵读时说: “我国古代诗歌的节奏,与句式有密切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 (“二、二”式)五字句是三拍(“二、二、一”式);七字句是 四拍(“二、二、二、一”式)。”其实,古诗歌诵读的节奏,并 不如此机械呆板。 首先,古诗词的名式并不限于四、五、七言,还有短到二、三 甚至一言的。如《诗经·式微》:“式微、式微 胡不归?”《桓 灵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兼有一言的,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撞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长句则有多到八、…  相似文献   

11.
一、茶壶盖上的回文一只茶壶盖上均匀地写有“可以清心也”(见图)五个字,按顺时针方向,你能读出几句话来?二、招牌上的谜语诗从前,有一家店铺开张,招牌上写着:“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店铺顾客盈门,生意十分兴隆。原来这是一首谜语诗,每句打一字,连起来读是一句广告词。你能猜出这句广告词吗?三、彭德怀自谦的话彭德怀元帅功勋卓著,人民群众称颂他是“人民的伟大儿子”。彭帅知道后,巧妙地变换词序,使原话变成了一句自谦的话。你知道他是怎么改的吗?四、谁最喜欢“辣”赵、钱、孙三人在一起比吃辣椒。赵说:“我不…  相似文献   

12.
<正>四句型小诗绝句,是一种最简练的诗体,有“古绝(句)”与“律绝”(唐绝句)之分。五言绝句(简称“五绝”),起源最早,约始于汉季,前人多称为“古绝”,五绝在唐时发展为律绝之一,而平仄(解详后)不拘的五言古绝仍然并存,但唐人五绝以律绝为多,古绝则较少。  相似文献   

13.
迎春灯谜     
①解闷散心〔打字一〕②月落乌啼〔打字一〕③十分即一寸〔打字一〕④喜上眉梢〔打字一〕⑤外来语〔打成语一〕⑥水中捞月〔打成语一〕⑦凿壁偷光〔打《三国》人名一〕⑧金玉湖中结良缘〔打台湾景点一〕⑨煎饼不在店里做〔打上海景观一〕輥社稷安定〔打国名一〕輥沪产元宵〔打五言唐句一〕(卷帘格)輥一枝红杏出墙来〔打《红楼梦》人物名一〕輥历史测验〔打学科名一〕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多彩,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诗人笔下得到了生动深切的反映,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蔚成百花齐放的壮观景象。在现存的近五万首唐诗中,将近一万首是绝句,它们是唐诗中的艳丽的奇葩。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它继承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自风,雅、颂衰亡以后,一变而为骚体,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唐人绝句,起源于乐府民歌,始孕于文人联句,到唐初开始盛行,诗人们开始广泛采用这种诗体写作。王  相似文献   

15.
1.Let's play soccer.一句中play一词该怎样理解? play在本句中作动词,表示"玩、打(球)",后接球(棋)类名词时,球(棋)类名词前不加冠词。 例如:I can play ping-pong.我会打乒乓球。He likes playing cards.他喜欢打扑克。  相似文献   

16.
唐朝的韭菜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 诗为五言,句子精短,与韭菜精致的模样很般配. 我觉得,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菜. 我读过的唐诗,涉及写蔬菜或韭菜的,几乎都是五言,很少有七言或更长的句式.这很可能是因为,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  相似文献   

17.
绝句是我国古典诗歌遗产中的重要体裁之一。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四句头的短诗。古代民间歌谣,有两句的,有三句的,有四句的。前两种不普遍,而四句一首的则大量存在。人们从长期创作实践中,逐渐趋向于四句两韵的格式,这种格式,头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只二四两句一定押韵,于是就成为一种通行的四句两韵体。不过四句一首的诗歌,句子的字数起先并无限制,有四言的,有五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经过长期发展,五言、七言两种,便占了压倒优势。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魏晋南北朝以来,南方的“吴歌”“西曲”,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五言四句;北方民歌存于《梁鼓角横吹曲》的,也有相当多的五言四句体。七言四句的,晋以来存有《并州歌》《豫州歌》《捉搦歌》(四首)和梁、陈间的《乌栖曲》(十余首),《栖乌曲》(四首)之类,虽不算多,但已可看出发展趋势。不过,这种五或七言四句的诗歌,还不能叫作绝句,因为从音律上看,绝句又是格律诗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蒲渝 《早期教育》2005,(6):15-15
一次玩结构游戏,小宇动手拿了龙龙的玩具,龙龙执意不肯。小宇用力打了一下龙龙,手还没缩回来,嘴里已经很顺溜地冒出一句“对不起”,说完依旧继续和龙龙争抢玩具。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告状。我走了过去,龙龙像见了救星一样哭诉着说:“他抢我的玩具,还打我。”小字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龙龙满脸通红,鼓着嘴出人意料地冒出一句让人吃惊的话:“我打你一下,也给你说对不起。”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四五单元综合训练基础知识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①佃··农()②勉强·()③暂·时()④横·蛮()⑤不辍·()⑥大声疾·呼()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既使()年()坚苦()婉惜()通肖达旦()司空见贯()三、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1母...  相似文献   

20.
初唐后期,以科举试诗制度化为标志,近体诗的格律化篇制跻身为一种得到王权确认、受到法律保护的篇制系统,使之不仅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章句秩序,还承载与彰显了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王朝秩序。自唐至清,基于政才选拔与王朝审美的需求,科举试诗以功令的形式对近体诗的篇制作出进一步的约句准篇:在言数上始终为五言,在句数上则出现由十二句到十六句的变动。稳定的五言是五律文体地位、美感特质及宗唐诗学影响的结果;句数变化则是唐人诗体观、以对仗为主的科举考查要点、考试程序变动及律诗运行原理等因素复合形塑的结果。王权不仅塑造了适合政才选拔的科举试诗篇制系统本身,也给中古以降汉语诗歌篇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