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各个学校进行《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教育与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确定了课程的价值:“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体魄,也要关注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的教育也是体育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毫无疑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用《新课标》)的实施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新课标》的内容设计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新一轮改革实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因素。本文将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揭示了现阶段陕西农村中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分析了影响其行为现状形成的因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陕西农村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以改善农村中学生体育行为、促进农村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荣娟 《天中学刊》2011,26(5):112-1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6地市8所城市中学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总体状况较以前有了明显好转,但仍达不到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一基本要求;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锻炼态度、锻炼项目以及影响其锻炼的因素等,存在着性别、年龄、年级等方面的差异。体育工作者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实施体育课程改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锻炼中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如何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理解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入手,科学看待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同时,要注意《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简单相加,体育与健康课程也不是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它只是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中国营养学会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学生健康课程标准作为测评的内容和目标依据,以SOLO分类理论为技术路线,以学生的饮食观念和饮食行为为内容的饮食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学生健康饮食意识较为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学生的健康饮食知识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偏食情况严重.相关部门应重视中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针对不健康饮食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体育课程中,许多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走出校门就和体育说再见,种种现象使得国民体质的提高成为一个不再轻松的话题.针对这种现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作为重要理念,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这一理念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看作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和其他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看作是使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新思想,更体现了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高度关注,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学校体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潍坊市中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后一年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课程实施后的第一年,学生的学习情感、健康水平、技术技能掌握情况、参加课外活动情况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由此可见,健康行为是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从日常学习、体育锻炼、人际交往、饮食就餐和课后休息几方面着手,指导学生的健康行为,有效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其良好校园生活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十分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运动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项红 《教育教学论坛》2012,(26):274-275
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构建为基础,建立理论假设,通过SCL-90测试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量表各因子得分,并与常模比较,以期改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互动模式,并力图是指产生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多元评价机制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课程目标以体育文化认知与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品德素养的多元整体发展。表明体育教育功能的多元性和课程价值的整体性,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心身健康全面发展的意志需求。课程多元整体目标对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对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了全新、  相似文献   

14.
论新课标下体育学习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必需和重要的环节,评价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意志、习惯等素质进行评价,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个人努力程度的评定.通过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改进学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是根据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参与和组织学习,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更自觉、更主动;学习过程更优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教学观念的开放 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取决于学校体育观念的开放。通过体育课程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锻炼、学会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昆明市部分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影响中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家长不重视,课业负担过重,体育意识淡薄,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及体育文化氛围等.提出要重视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增强家长的体育意识等建议,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通过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因此,学校体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程的最高和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并在各方面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决定课程改革的因素是社会需要、学科发展和学生身心特点。这三个因素中有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可以引发课程的改革。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正是由于这三个因素同时发生作用,因而进行了课程改革,2000年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以下称《新大纲》中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内涵”。一、新的指导思想新时代呼唤新的指导思想。新的指导思想来自哪里改革开放20余年体育教育改革的丰富实践是新的指导思想产生的土壤。一以人为本的生命质量观《新大纲》十分强调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体育与健康是…  相似文献   

20.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功能定位 体育与健康本是相对独立,又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1999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重新对教学大纲进行补充和修订,其中将原来的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这门学科最大的变化,不只是增强健康教育内容,诸如运动营养、运动环境等内容,而是更加突出体育课程的健康目的和价值。传统观念中的体育教学,只具有单一的学科性质,只是作为学校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只是以身体锻炼和行为实践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