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儿时的记忆里,年轻的母亲是村里公认的"女高音",如果我们兄弟几个谁做错了事,保证就能引得她来上一段——小时候,母亲不像父亲那样用宽大的手掌结结实实地教训我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总认为爸爸不爱我不疼我,只要我做错了事他就吼我。甚至动手打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他让我畏惧。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总认为爸爸不爱我不疼我,只要我做错了事他就吼我,甚至动手打我。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他让我畏惧。  相似文献   

4.
祝天艳 《师道》2002,(6):57-57
在人生的长河中,影响我最深远最牢靠的是我母亲的微笑。它重重烙印在我的心中,铭刻在我的脑海。总是那样温馨,那样慈祥。儿时,当我不愿做事时,母亲从不狠狠地批评和指责,而是微笑着——指着我看那含辛茹苦的父亲;当我做错了事,母亲也不开口骂我责我,而是微笑着——摇摇头摆摆手罢了;当我取得成绩时,母亲更不是大声夸奖我,而是  相似文献   

5.
休息一会儿     
儿子做错了事,被我训斥后大哭了一个小时之久,我没有理他。待他不哭了,我问他:“你不哭了?”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我因为粗心做错了一件事,坐在沙发上生闷气。五岁的儿子发现我情绪有异,小心地问:“妈妈,谁惹你生气了?”我说:“我气我自己。”“你为什么会生自己的气?”儿子好奇地问。听着儿子幼椎的问话,看着他那吃惊的表情,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问儿子:“你有时做错了事,自己不生自己的气吗?”“你不是都打我了吗?”儿子很快反问道。我哑口无言。听儿子话中的不以为然的语气,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是呀,儿子平时做错了事,我总是说不了几  相似文献   

7.
“这不是我的错”,五六岁的孩子通常不情愿承认他们做错了事,所以经常会这样跟爸爸妈妈申辩。学会逃避责任可不是一件好事情,下面几招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做错了事,母亲不会顾及我是女孩而放弃对我的惩罚。记忆中,父亲很少打我,记得唯一的一次,是在我13岁那年。那年的我,不知天高地厚,开始学会了叛逆,学会了不满,学会了与父母顶撞。清清楚楚地记得一本被翻过的日记,成了我与母亲那场争吵的导火索,而我用了一句很恶毒的话刺伤了母亲的心,接着父  相似文献   

9.
自我测试     
1.qi qiao奇怪2.有教养的人做错了事,便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谅解,他们认为这样才既不失体面自己也能坦然。”(意  相似文献   

10.
过去,我的教子方法是“棍棒底下出人才”。女儿稍不如我意,我就铁青着脸,狠狠地骂:“你这个没出息的!”我还喜欢打人,,女儿做错了事,我的火气就上来了,忍不住便顺手打她几下,似乎如此才能解恨。  相似文献   

11.
休息一会儿 汤姆做错了事,被爸爸训斥后大哭起来,爸爸为了让他记住教训,硬着心肠不理睬他。  相似文献   

12.
张偌琳 《今日教育》2007,(11):32-32
小时侯的我是个自尊心特强的孩子,喜欢老师表扬,即便是自己做错了事,也希望老师能“放”我一把,或者给我机会改正,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我训斥一番;即便是我不会做,也渴望老师能给我细心地帮助,而不是剥夺我尝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有些同学做了错事被老师批评后,就对老师不满,甚至怀恨在心。其实,老师批评我们是为我们好,如果我们做错了事,老师不批评或不管,才是不关心我们的老师,也可以说不是好老师。  相似文献   

14.
长大     
曾经很多次这样想过、说过“:唉,人为什么要长大,如果能够永远不长大,那该多好!”是的,如果不长大,世界是如此美好、快乐、无忧无虑。父亲虽然严厉,不大显露慈祥可亲的一面,但我觉得他很伟大,仿佛没有什么事是他办不了的,只要有他在,一切都是稳稳当当的。母亲很能干,家里的柴米油盐、琐碎家务都由她辛勤操劳着,而我就那么快乐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如果做错了事,父母是决不袒护的,但是如果我受欺负了,父母肯定是会为我出头的。那时候,朋友之间也根本不存在不信任、互相欺骗的问题。即使有时候拌嘴吵架(大多是为了争吃的、争玩的),…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时代》2008,(1):39-39
我有个重男轻女的奶奶。从小到大,奶奶都很偏爱哥哥。我做错了事,奶奶关门就打,而哥哥犯了错误,奶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苦恼啊。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儿子不愿意接受批评怎么办?6岁的儿子做错了事,不愿意接受批评。我们说一句,他学一句,弄得我们哭笑不得。我该怎么和他沟通?刘莹:看来这个小男生在受到批评时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拒不认错,和这样的孩子说话还真要动些脑  相似文献   

17.
与学生个别谈话,是班主任经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的重要方法。怎样提高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教育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营造轻松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班主任找学生个别谈话时,学生普遍存有这几种心理:一是揣测心理。谈话前,学生因不知道谈话的内容,往往作出种种揣测:老师为何找我谈话?我做错了什么?谁告了我的状?等等。二是防御心理。有的学生做错了事,而又幻想老师可能还不太了解,故谈话时表现得很“镇静”,面对老师的提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或推脱,或搪塞。三是对立心理。…  相似文献   

18.
掌声响起来     
过去,我推行的教子方法是“棍棒底下出人才”,具体实施起来,一是打,二是骂。女儿稍不如我意,我就铁青着脸,狠狠地骂:“你这个没出息的。”我还喜欢打人,女儿做错了事,我的火气就上来了忍不住地顺手打她几下,似乎才解恨。  相似文献   

19.
游艺转盘     
笑一笑休息一会儿弟弟做错了事,被哥哥训斥后大哭了一个小时之久,哥哥没有理他。待他不哭了,哥哥问他:“你不哭了?”  相似文献   

20.
这件事情让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姜老师有点变了,没有以前那么凶了。但我想,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变呢?我们长大了,变得比以前懂事了,做错了事,知道要主动承认错误。这样,老师也就不会无缘无故地对我们发火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