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跃滨 《精武》2004,(5):38-38
身法是指形体运动中伸缩、起伏、翻转、俯仰、回环过渡变化的方法,也可说是以腰为轴的运动方法。腰是全身四肢的总枢纽,八法虽各有其法,但均以身法来反映。而身法要灵活,还必须要与手、眼、步、精神、气力等因素紧密配合才能完成。本文将从长拳的习练经验出发,进一步探讨长拳身法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胡克禹 《武当》2013,(12):15-17
"身法"是太极拳的"五法"之一。手、眼、身、法、步这五法中,身法被排在第三位。这是因为练拳时如果没有端正的身法,后面的用法和步法便无从谈起。各式太极拳都十分重视对身法的要求。诸如武式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就有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护肫、裹裆、松肩、垂肘、尾闾中正、虚实分明、气沉丹田、腾挪、闪战等十三条要领;孙式太极拳对身法则有"九要"的要求。即:一要塌(塌腰、塌腕);二要扣(扣肩、扣膝、扣趾);三要提(提肛);四要顶(舌顶上腭、顶头、顶手、顶膝);五要裹(裹肘、裹胯、裹膝);六  相似文献   

3.
随着长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拳身法训练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身法是指形体运动中伸缩、起伏、翻转、俯仰、回环的过渡变化的方法,也可说是以腰为轴的运动方法。术语说:“以腰为轴,四肢为轮,轴转轮动”,“起跟在脚,发于手指”。充分说明腰是上下身的总枢纽,所以说,八法虽各有其法,然均要身法来反映,而身法要完满恰当,还要与手、眼、步、精神、气力等紧密配合,因此正确地理解身法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李春光 《武当》2012,(7):28-29
五行合一处法原文远践近躜躜进合膝沾身纵力手起如挡搓落如钩杆摩经心一动浑身俱动心动如飞剑肝动如火焰肺动成雷声脾动挟肋功肾动快如风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起落二字自身平盖墷卋一字是中身身似努弓拳如药箭能要不是莫要停住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摇上法须要先上身手足齐到终为真内要提外要随起要横落要顺打  相似文献   

5.
杨龙 《武当》2014,(12):15-17
谭师本伦先生说,凡拳皆有定法,松溪神意派亦有三法,即上中下三法。三法中又各有三法,即上三法、中三法、下三法,三三共九法。练熟上中下九法,即得周身秘诀。一、上三法上三法为调手三法,即上下、左右、里外。调手三法,非狭义的指手法,它包括一切攻防方法,既指攻击,亦指防守。头肩手肘胯膝足,谓之七拳。松溪神意派更有腰肋打人一技,是为不传之秘。  相似文献   

6.
郭树璞 《武当》2004,(8):7-7
武当拳身法示要,是节选于我老师河北省沧州有名武师郭晋武讲的武术秘诀。老师讲,武当拳法在与敌搏击时,身法最为重要。身法之关键,须于手足之动作灵通一气,进退有方,躲避得机,起落如式,变化迟速,不失其矫捷敏快之法。如是,法术完备,应用得力:拳谚日:“何为打,何为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为闪,何为  相似文献   

7.
一套好的拳术形式应当是攻防兼备、动作流畅、动静结合、气意神随,其内容应当包容基本动作、基本打法、基本步法、基本手型、基本身法等。下面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制暴十六式的5-8式。这一套拳术,容基本拳法、腿法、肘法、膝法于一体,结合了  相似文献   

8.
潘双喜 《精武》2006,(11):23-23
传统少林功夫的技击法,大都是从功法中拆变出来的,每一功法非打即防,举一反三,可演变出无数的用法。其功法与功法之间紧密相联,有着普遍性与特殊性。传统少林功夫技击法,并非以刚猛暴烈为特点,它的技击原理是以柔克刚,手法与身法相合,内外相随,六合归一。在技击中对方的劲与我的劲相互接触时,即产生了合劲击打的效果,也就是我自身的心意济动、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上下、左右、前后形成的合劲(即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手与脚、肘与膝、肩与胯的六合),此谓自身之六合。再者对方进攻刚一触动时,我随即应招,这就形成敌我双方的合劲。而敌我之合又可分为意合、形合、劲合,此谓敌我之六合。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5,(3)
第三路 二十、左单掌 1、身体向左转45度,左足向左前方迈一步,右足跟随之悬起,腿膝微屈于后方,同时,两臂手成平掌引落至腹部,转成正掌,互成交叉,右臂在左臂外部(图51)。 2、右足上一步置于左足前,左足跟随之悬起,腿膝微屈,同时,右臂反掌由左向上旋转至右  相似文献   

10.
张笃新 《精武》2007,(11):22-23
拳法的精要多在于步法,无论手法身势如何变化,都离不开步法的相衬。面对身形不同的敌人,要使用战术不同的步法。在战斗中,步法的变化关系到技术运用后的打击效果。在交手上法中,以手为先锋,攻防兼备,出手即要牵制对方,沾则粘,粘则展。进法者以足为妙,硬上硬进,踢进踏实,起步在前,落过于后,手为将,足为帅,拧转翻插,起落纵横,手足合一,则在实战中走即把人走出去。胜败的关键多在于步法,手到步不到为一失,与高手较技一触即明。只有在精湛、收纵、吞吐自如的步法的配合下,才能步助拳势,走助拳威。形意拳大家郭云深前辈,以崩拳无敌天下。探其艺,绝非仅凭一崩拳,实乃足下有活。步助拳威,打人尽在走中,一击即能穿膛透胸,让人不敌。过去有的心意前辈练步成痴,在出门赶路时,以鸡形步追逐奔马遭路人嘲笑而不理,自取其乐,最终练成实战之步法而成为一代心意巨擘。总而言之同,拳者要由内心真爱,视练武为一日三餐,人生一日不可缺少。心诚则灵,好动则行,行动则练。心练、身练,日日在练则百遍成精,千遍成灵,万遍成神。一日不练为为缺,两日不练为失,三日必练找回来,风雨无阻。所以,  相似文献   

11.
预备动作:两臂下垂并步立,撤步摆掌左手穿,提膝落穿上步连,第一段迈步格挡防拳攻,右腿弹击左拳冲,右脚落步体左转,右格左冲弓步变,蹬地摆臂跃步穿,搂手变勾腿蹬起,扣脚变掌左手穿,第二段提膝勾手体后转,起身变‘掌左手盖,右腿全蹲左腿铲,右腿蹬起步上前,右掌掳手抓拳翻,双掌齐摆眼随看,搂手撤步体右转,转体抡臂成立圆,落脚落手把腰转,第三段两臂抡直向右转,上步横推提膝穿,起身绕步左手搂,换跳抡臂震脚盖,上体右转马步变,左拳变掌头上架,落手交叉前后分,落脚变拳体左转,第四段摆臂跳起体翻转,伸臂抡圆体后转,左落右收左臂伸,塌腰收腹胸挺起;…  相似文献   

12.
郑剑锋  张秋 《中华武术》2003,(11):52-55
通背实战摔击法摘于通背一百零八击技实战法及奇形绝命腿法和通背摔法。以手法、身法、步法、腿法相合为击技实战所用。 此实战摔击法汇通背击、摔、拿、腿法之精、之绝,各法贯通,相辅相成,腿击手掩、手攻步辅,上下合一,内外合一,拳到步到,远踢、近打、贴身摔得心应手,特别是其中的腿法以暗腿、绝腿、进步为主,以  相似文献   

13.
8.软步:软裆萎膝,叠步“过劲”,足膝偏撇,掀脚拔跟之谓也。裆部即会阴部,站行拳裆要圆而虚,要裹裆、吊裆,不可夹裆(尖裆)、平裆。它的原理与拱型桥洞建筑是相似的,这是因为拱型的抗压承重能力大于尖形及水平形。两胯根撑开,两膝呈微向里扣之意,裆自然能圆。会阴处虚虚上提,不使其有下荡之意,档自然能虚。裆的虚圆,使胯骨的骨节撑开;胯骨节周围的韧带极紧,必须撑开撑圆至足,以增加其伸缩旋转的灵活性和扩大其活动的幅度,使下盘轻灵而旋转无滞,并加强腿部的弹性和弓劲。而软裆,即表现在仆步、弓步、马步等步法时,裆部…  相似文献   

14.
游身八卦连环掌,是在清朝晚期由董海川之高徒程廷华所创。演练采用了游身之术,动作与游龙相似,姿势优美,用法独特,根据它的风格与特点而定名"游身八卦连环掌"。游身八卦连环掌,是以八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武术拳种,练法风格是掌法为主,步法为根,身法为本。内外相合,混元一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而不滞,柔而不散,刚柔相济;腰画圈,手画圈,圈中有圈,层层不穷。练法特点:走、穿、拧、翻、搬、扣、劈、进。  相似文献   

15.
一套好的拳术形式应当是攻防兼备、动作流畅、动静结合、气意神随,其内容应当包容基本动作、基本打法、基本步法、基本手型、基本身法等。下面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制暴十六式的9-12式。这一套拳术,容基本拳法、腿法、肘法、  相似文献   

16.
少林捶把论     
释家捶把十要诀云:其一曰,明三节。其二曰,齐四梢。其三曰,闭五行。其四曰,身法。其五曰,步法。其六曰,手足法。其七曰,上法进法。其八曰,顾开截追法。其九曰,三性调养。其十曰,筋法。不难看出,捶把十法不是简单的经验堆积,而是一个完整有序的功法体系。其一是功法之基础,人体之框架。其二为筋  相似文献   

17.
李春光 《武当》2012,(2):27-28
手足法原文眼要毒手要奸足踏中门裆里钻眼有观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足有行逞之功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乘其无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出之前足赶后足后足踩腿弯后足赶前足前足拾后足起先前进在腿随心与眼合多一明心与耳合多一灵心与鼻合多一力心与舌合多一精先分一身之法心为元帅胳膊足为五营四梢左为先锋右为元帅手足相顾准备万般一旦无千招不无一招熟早知此应验过后见识不如无。  相似文献   

18.
十三、悠身赶挞 59.上动不停,身体向右拧旋, 往下伏动。随势,右腿屈膝内滚,向 右前方大步扣脚落步,足落于阴鱼 鱼脊处;左腿随右腿的向右扣步而 跟进落步。同时,右臂内旋,从上向 下往右弧线滚挞,掌置于身体右 侧,掌沿向外,掌心向下,成“虎爪 掌”形;左臂随势围身右挞,置于腰 前右侧。眼视右方。(图60) 要点动作58~59 赶挞的“赶”指赶步,“赶”有 追击之意。悠名旋扇是使对方身体 失中,赶挞是在对方身体失中时的 追击动作。左腿随右腿大步向右前 扣步而跟进落步,其意是保持适宜 的步形。动作要有连续进攻的感 觉,要求动作流畅,注意拧旋坐顶 的身法。  相似文献   

19.
形意拳三体式要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火居士 《精武》2008,(2):53-53
三体式,桩功修炼之法。始于郭维翰先师,李洛能行意拳发扬之。今之山西,河北二派形意拳之三体式,各有独到,然非繁琐而无头绪,即简约而不兼备,且囿于天、地、人三才旧说,陈列愈多,而习者愈困惑,皆非古人原意。吾师尝云:三体式乃三节、三法(手、足、身)之条目,七拳之纲领,盘根之捷要,而兼为养气,炼气成大丹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六合拳论     
郭强  成守海 《武当》2007,(9):34-35
六合拳法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是锻炼人的精神、意念、内劲与身体四肢百骸合一,以技击为宗旨的拳术。由于六合拳动静结合,内外双修,刚柔相济,从而要求在演练与技击中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六合统一,故为之六合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