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首词通过写景赞美渔家恬淡平和的自在生活,寄托自己怡然自得的隐居情趣,赢得了众多读者。相传宋代大诗人苏轼十分喜爱这首词,并且以《鹧鸪天》的形式扩写了这首词。  相似文献   

2.
《清平乐.村居》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首词。本组教材的编排主题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本首词的教学本人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为预习课。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选的五首词跨越了晚唐五代至两宋,这正是词兴盛繁荣的时期。所选五首词无论从思想情趣还是艺术价值上都有令人叹赏之处。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生字新词"藕"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词的意境。【教学重点】诵读此词,理解意思,想象情景,体会意境,受到熏陶。【教学难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初读感知师:她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巨星,她是宋朝杰出的女词人,她也是婉约派宋词的代表人物。她是谁呢?请看,板书(如梦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这首《清平乐》是"一九二九年秋"做的,在刊本上标题为《蒋桂战争》.关于这首词,我在一九六二年曾经写过一点读后感.目前《光明日报》准备把主席的墨笔手迹发表,同时要我再写出一些体会.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这首词无论从内容上或者格调上来说都是革命的词.要读懂得这首词,首先要重新温习一下当时的革命形势.当时的中国基本上还是军阀混战时代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词界女皇帝",李清照的作品颇为引人注目.本文就她的几首咏花词去体会作者在咏花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喜好、情趣、憎恶、哀伤与忧愁,咏叹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君国之忧,寄托深邃,寓意含蓄,意境曲折层深.  相似文献   

7.
唐代隐士张志和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通过写景赞美渔家恬淡平和的自在生活,寄托自己怡然自得的隐居情趣,赢得了众多读者。相传宋代大诗人苏轼十分喜爱这首词,并且以《鹧鸪天》的形式扩写了这首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苏轼的这首词直接摘取了张志和原词的四句,巧作安排,增添了若干句,可谓是《渔歌子》扩写和阐释,对于理解《渔益的。歌子》的寓托,是…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七年级选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景物的词。其另一首词《清平乐·村居》同样反映温馨而富有情趣的江南农民生活情景。这两首词都给人以清新之感,容易让人感  相似文献   

9.
《清平乐&#183;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被选人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作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难得一改粗犷豪放的词风,写出了这首田园风味浓厚的古词——《清平乐&#183;村居》.很多教师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往往从字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醉”和“喜”,据此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从中揣度他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到底词中的“醉”与“喜”该作何解读,让学生如何体会作者的深意呢?笔者听到薛法根老师与众不同的解读,眼前不由一亮.现根据薛法根老师《清平乐&#183;村居》的课堂实录,对他的另类解读进行赏析,以期对古诗词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正>《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第一次以一篇课文的形式出现的宋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宋词的韵律美、画面美、色彩美、意境美呢?一、"词"与"诗"比较,体会词韵教学片断一:1.师:同学们,读着这首词,你有没有发现词与诗有什么不同?词又有什么特点?2.指名交流。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词界女皇帝”,李清照的作品颇为引人注目。本文就她的几首咏花词去体会作者在咏花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喜好、情趣、憎恶、哀伤与忧愁,咏叹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君国之忧,寄托深邃,寓意含蓄,意境曲折层深。  相似文献   

12.
<正>一、揭示:常态课下古诗词教学的流弊以苏教版第十二册《渔歌子》教学主要流程为例:1.朗读——指导读得慢一点。借助标点,读出这首词第三句的停顿和节奏。2.理解——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到的景物,连起来说说景物组成的画面。3.概括——介绍张志和生平,归纳词的主题。4.积累——背诵、默写这首词。在这个常见的古诗词教学流程中,在教学策略上,追求的是"不求甚解"的境界——不管是朗读、解词析句还是把握主题都是浅尝辄止,教学流于粗浅;在教学效果上,开始于"这一首"朗读,止于"这一首"的诵背,以单一积累"这一首"为教学最终目标。不难发现:这一教学流程常套  相似文献   

13.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霄剩把银拉照,犹恐相逢是梦中。这首《鹧鸪天》既是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北宋婉约词中的名篇之一,向为论者所称道。然而,究竟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应视为男性还是女性,词中所抒发的感情究竟是欣喜还是愁恨,文学界却没有定论。长期以来,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即作者自己;并认为这首词的内容是表现作者与他所爱的情人久别重逢后的欣喜之情。这种看法当然不无道理。但是,反复体会这首词中抒情主人…  相似文献   

14.
1.自主阅读,借助资料,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意思。2.反复诵读并借助想象,着力体会“醉”与“无赖”的情味。感受这首词内隐的情绪,引发与词人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及词作风格。2.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本上两首词,体会作者在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3.引导学生掌握用知人论世和解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词。二、教学重、难点1.从意象、意境入手体会词人在两首词中不同的愁情。2.对比朗读,把握词人的创作风格。三、教学方法阅读、朗诵、探究、讨论。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乐曲分析:这首乐曲是歌剧《卡门》的选曲。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的情趣。全曲结构工整,分 A、B 两个乐段。A 段轻巧诙谐,给人以小心翼翼的感觉;B 段旋律大起大落,节奏鲜明强烈,又给人一种紧张、急切的感觉。A、B 段的旋律变化正好与我们要做的游戏“猫和老鼠”中的动作变化相吻合。目的:1.熟悉乐曲,感受乐曲生动、诙谐的情趣,体会 A 段、B 段乐曲给人  相似文献   

17.
朱云娣 《考试周刊》2011,(29):71-72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认识叹词,体会所表达的情趣。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赶海的无限乐趣。 3.初步了解作者"首尾呼应"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8.
《菩萨蛮大柏地》是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词 ,词中主要描写了雨后大柏地的壮丽景色 ,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分辨词中的事物和联想 ;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是 :体会“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简介时代背景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全套小学语文教材中只选编了一首词 ,这就是毛泽东写的《菩萨蛮大柏地》。学生对“词”的文体特点十分陌生 ,讲读前要以本课为例作简单介绍。“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  相似文献   

19.
<正>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媚好""无赖"等词语,能大致说出词的主要内容。通过诗词比较,初步了解词别具一格的形式。2.按平长仄短、灵活多变的方法尝试吟诵,诵出词的韵致,激发对宋词的诵读兴趣。3.紧扣词眼,移情想象,体会村居的诗意,感受词人别样的情怀,提升生活的审美情趣力。教学过程:一、诗词比较辨词格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清平乐村居》,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生:齐读课题。  相似文献   

20.
陈亮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他不仅是南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而且是当时一个颇有成就的词人.一九七四年中华书局印行的《陈亮集》共收他的词七十四首,一九八○年唐圭璋编订重印的《全宋词》也共收他的词七十四首,可见他的词现存仅只此数.据《陈亮集》注,这七十四首词的出处是:《龙川文集》三十首、《宋元三十一家词·龙川词补》二十八首、《全芳备祖》八首、《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五首、《永乐大典》三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