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井眼套管开窗侧钻是油田中后期有效的挖潜手段,可以使套损井、停产井、报废井复活,提高油田采收率和产量。随着陆地油田进入中后期,小井眼套管开窗侧钻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对小井眼套管开窗钻井的遇到的工具选择、开窗、侧钻、井眼轨迹控制、钻井液选择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总结,提出了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小井眼套管开窗侧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图4430C1井本布图油田一口小井眼套管开窗侧钻井。套管开窗段钻具扭矩大,小井眼轨迹不易控制;斜井段煤层发育,井壁不稳定,井眼尺寸小,井眼清洁困难;油层套管与二开井眼尺寸间隙小,固井施工时压力大,固井质量要求高。为此,本文采取了优化井身剖面,优选小尺寸复式铣锥,优选钻井参数,应用聚磺防塌钻井液体系,应用韧防窜水泥浆体系,顺利完成了该井的钻完井施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井眼侧钻技术是油田利用老井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国内各油田竞相开展了此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但在双层套管开窗、小井眼优快钻井、小井眼小间隙固井等关键技术上还存在问题。大港油田随着近几年市场工作量的增大,不断探索新型实用技术提高小井眼侧钻技术水平,通过对开窗工具的改造完善,顺利实现了双层套管开窗;通过改进钻头结构,完善钻头型号,适时应用大角度马达,完善定向钻进工艺措施等方法,提高了优快钻井水平;通过开发新型水泥浆体系、密度可调的隔离液,优选完井套管规格,进一步提高了小井眼小间隙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4.
丁少华 《内江科技》2010,31(5):94-94,72
选取侧闵24—6平1井,进行了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相关工艺研究。通过轨道设计,钻具组合,钻头选型,水力参数,火成岩防漏堵漏等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对该井施工瓶颈技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梁肜林 《内江科技》2014,(3):56+64-56,64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套管损坏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很多井下复杂状况井用常规的修井技术无法修复,导致老区内部储量损失,通过对套损井进行开窗侧钻施工,重新侧钻到设计目的层,使老井获得新的产能,同时节省征地、道路建设等费用,有效降低投资,提高开发效益,是老油田内部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依据开窗侧钻井的完井方式和井身结构特点,在总结气田常规压裂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小井眼压裂工艺及配套技术。针对小井眼压裂工艺,介绍了压裂方式的选择、压裂管柱的优化和压裂施工参数的优选及其相应配套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潘广辉 《内江科技》2010,31(4):75-75,91
SZ-1D9S3井原井D9井出砂严重,防砂丢手可能已被砂子埋死,为了减少作业风险和作业工序,不进行打捞丢手作业直接进行开窗侧钻。该井由177.8nun套管内开窗,开窗位置井深1577.62米,开窗段井斜角达36.180,又属低边方向开窗,难度较大。谊井采用由胜利油田钻井院研制的SZ-152型斜向器及XZ-152型复合铣锥仅用时13h就成功完成了开窗作业。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膨胀套管技术在塔河油田深层侧钻水平井TK6-463CH中成功实施作业。这是该技术首次在国内深层侧钻水平井中作为技术套管使用,并创造了国产直径139.7毫米膨胀套管单次作业最长437.22米和作业最深5508.04米两项纪录。TK6-463CH井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利用开窗侧钻水平井开发塔河油田奥陶系剩余油的一口重点试验井,该井由胜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报废井、停产井越来越多。为了保持原油产量,国内外普遍重视通过套管开窗侧钻使停产老井复活并增加产能。本文从国内外侧钻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景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长深D平1分支井为例介绍了松南长岭1号气田地质简况,欠平衡水平井分支井钻井剖面优化技术、研磨性硬地层造斜钻头优选、动力钻具优选、分支侧钻工艺以及欠平衡水平井压力控制技术和完井工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赵红 《今日科苑》2008,(4):92-93
注水泥施工后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水泥环,使水泥与套管,水泥与井壁固结完好,胶结强度高,油气水层封隔好,不窜、不漏。但是由于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注水井干扰日益明显,套管开窗、小间隙井口数日趋增多,给固井工程带来了新的技术难题。为此,最大程度地保护产能,提高固井质量,提高油气产量,延长油井寿命,对油田后期顺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侧钻小井眼由于其自身井眼小,井斜大等特殊性,极易发生复杂情况和事故的现状,结合侧钻小井眼钻井施工的特点,通过对侧钻工程事故的调研,分析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预防措施,为以后侧钻小井眼钻井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侧钻井由于井身结构的影响,侧钻段堵漏后存在钻塞困难,且钻塞易造成套管磨损严重、套管变形等问题.为此,研发了新型复合堵剂KD,并对其堵漏工艺进行了室内优化研究,形成了不留塞封堵工艺技术,以达到完善注采井网、恢复产能的目的.现场施工5井次,成功率100%,累积增油4750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七区西单元经过二十多年的强注强采,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在平面上高度分散,采用常规方法挖潜在适应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已很难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而长期报废停井附近区域由于井网失控、水线绕流等原因,形成剩余油滞留区,成为剩余油挖潜的又一增长点。因此,孤东采油厂利用报废油井,在七区西单元开展了开窗侧钻水平井挖潜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试验表明,对于高含水油藏,在应用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后,油藏的整体采收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有较大的剩余油挖潜空间,该技术在这类油藏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古平2井薄油层防碰绕障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古平2井钻井过程中井眼轨迹控制、轨迹测量、邻井防碰绕障等技术措施,详细分析了该井的技术难点以及解决方法。该井水平段设计靶半高为0.5m,中靶精度要求高、目的层浅、地层松软,还存在三口井的防碰绕障,轨迹控制难度大;采取合理利用单弯马达配合LWD的导向钻井技术控制井眼轨迹的方法,取得了高效、安全、精确地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井眼开窗侧钻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TUHA油田开发状况和油藏特点,对小井眼侧钻及配套技术进行研究和完善,特别是在小井眼侧钻井钻头选型技术、小井眼侧钻井钻具结构优化技术、小井眼MWD复合导向钻井以及小井眼扩眼技术、新型完井管柱优选、增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取得进展,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钻井周期显著缩短,与上一年度相比,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95%,钻井周期缩短69%,事故复杂时效由14.6%下降到1.9%,侧钻井开发效果创历史最好水平,对同类型油田开发小井眼侧钻技术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正典  孙德宇 《内江科技》2011,32(2):108-108
针对苏217井上部地层易井斜,钟摆钻具常发生卡钻事故,PDC钻头小钻压防斜效果不好等特点,根据静力学和动力学防斜原理,通过选择钻具组合和优选钻井参数,控制住了井斜,提高了钻井速度。避免井下复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加密射孔和酸化施工,以及实施套管内开窗侧钻,是恢复油井生产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铜庄灰岩储层的岩性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了铜庄灰岩储层特点,提出了提高灰岩储层采收率的工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季东 《内江科技》2013,(6):161-162
为充分利用地质、工程报废井眼,低成本挖掘油藏剩余油潜力,侧钻(定向、非定向侧钻、侧钻水平井、分支井)已越来越多的用于油田开发。而侧钻小井眼井油层套管内径小,相应的修井工艺技术及井下工具极其贫乏。本文从现场实例应用出发,介绍了小井眼解卡打捞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下二门区块位于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东部泌阳—栗园大断裂旁侧,构造形态为一被断层复杂化的轴向近南北向的短轴背斜,东翼被边界断层切割。在河南油田众多的断块油田中,下二门区块无论在储量还是在产量上均居首位。但是该区块地质条件颇为复杂,首先该区块上部地层倾角较大(6°~18°),井斜控制难度相当大,地层裂缝发育易漏失,泥岩分散造浆严重;中下部地层易吸水膨胀,剥落掉块;下部地层压实程度高,机械钻速低,目的层地层压力高易井涌。致使该区块钻井施工难度大,钻井周期长期居高不下。为此本文针对下二门区块地层特点和钻井施工技术难点,采用优选钻头、优化钻进参数、加强井身轨迹控制以及优选钻井液体系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