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要有意境,这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古诗是这样,新诗也是这样。可以说,没有意境,就称不上好诗。标语口号的诗,与意境绝缘,没有诗意,严格地说,它算不上诗。这里,让我以郭老解放后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骆驼》为例,谈谈新诗创作的意境。大家知道,郭老从少年时代开始写诗。青年时代,正值“五四”革命高潮,他诗情爆发,创作出了著名诗集《女神》,奠定了我国新诗发展  相似文献   

2.
船山说《诗》,对兴观群怨有不少独特的见解.这从里入手,可以找到船山诗论的基本特色。兴观群怨是诗歌的几种社会功能。孔子论《诗》,说它具有这样的功能,自这以后,人们长期讨论这个问题。它在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汉人说《诗》,一首一首地审视它们的社会功能,最典型的代表是《诗序》.它标明哪首诗是“美”,哪首诗是“刺”,或者是“闵”、“戒”、“思”、“忧”之类.没有明白标出这类字眼的,字里行间仍然有一层类似的意思在内.《毛传》标明一百一十六首是兴诗。虽然大家对这个“兴”的认识不尽一致,但可以肯定它是诗的一种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帆 《人民教育》2007,(24):7-12
从没有一首诗,这样深深地扣动我的心弦: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温家宝总理曾这样阐述诗外之意:"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这样一朵浪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世态炎凉,没有心中忧愤,没有世间争斗,它是那样清新活泼,那样令人陶醉,那样无忧无虑,字里行间渗透着和谐与美好,它就是童心如花、天真烂漫的童趣诗.  相似文献   

5.
“没有酒的时候,到河边去捧饮自己的影子;没有嘴的时候,用伤口呼吸。”这是法国一位诗人的诗句,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读到了这句诗,只记得当我小心地将它读出之后,整个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 紧随其后的,是我深深的解放感,于是幻想从禁锢的思维牢笼中解放出来,游弋在自由的空气中,不停地飞旋。 我要说,我并不是一个善于幻想的人,在我爱上诗之前,我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幻想,是诗为我推开了幻想之门,是诗带着我走进了幻想的殿堂。 “今晚,我蘸着夜色给你写信,星星是逗号,月光是思念。”富于浪漫色彩的诗,…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诗词艺术有着非常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它是人类抒发情感最为重要的语言媒介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诗词艺术来开拓自己真实的精神世界。孔子曾这样描述"不学诗何以知礼?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古诗词它本身作用的多样性,本文就时间的推移对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风格与特点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在中小学生的写作空间中没有给诗留下任何席位,高考作文试题总是嵌入"诗歌除外"的字样,而高中教才总是只把诗当做学习的材料,很少将诗编入作文序列.更奇怪的是初高中教材多年以来很少选谈怎样写诗的文章. 终于从新教材中看到了这样的课文:《谈中国诗》 (钱钟书). 这篇课文将中国诗和西洋诗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很多特点,诸如:研究中国诗不能寻找一般印象,而要研究"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中国没有史诗,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中国诗不厚重,显得清淡、安和;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更多的是诗的特征.这些观点让人读后觉得朴实、新颖、信服.  相似文献   

8.
诗生活通讯社消息,就中国当代文学什么时候才能够出现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问题,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认为,文学曾经的“繁荣时代”不会再来了,也没有必要再来了。“文学从来都是这样的东西,你说它重要,它也不重要;  相似文献   

9.
《春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新编选的阅读课文.它是一首儿童诗,没有分节,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五句的文字和诗歌开头相同,从诗的结构看,首尾呼应,从内容看,不是简单的重复,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读起来也特别有韵味.它的教学要求,可以这样制订:1.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训  相似文献   

10.
王学华 《新作文》2003,(7):48-51
诗歌是诱人的玫瑰,没有一点披荆斩棘的勇气是不能碰它的。大家都喜欢诗,但真正认识诗的人就少了,能写真正的诗歌的人则少之又少。将诗歌教学设计得这样通俗易懂,可触可摸可感,真是难得,缘于王学华老师的严谨认真精到、更是缘于他是—位方家——诗人。  相似文献   

11.
意象的问题;在诗歌创作中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意象是诗歌思维过程的必然结果,是诗歌艺术的本质因素。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特别是诗意的深度。诗歌境界的妙处,如果离开了意象的内蕴,离开了意象间的整体结构关系,使几乎无从谈起。诗歌艺术,就是依靠外在形式──看似简单而内在又包容了诗人心灵深层意识可能的特殊语言载体来实现其独特的信息传递的。可以说,诗的意象已经进入了这种多维性质的表达层面。意象是以表象的物质形式显现于诗歌之中的,但它却是诗人超越物质实在而进行主观重构的结果。凡是优秀的诗歌意象都是…  相似文献   

12.
达·芬奇的一幅“大公鸡”获奖了,但是达·芬奇并没有重视它,把他同其它获奖作品放在一起,直到有一位诗人为这幅画题了一首诗,达·芬奇才把它挂到了客厅的墙上,还把奖章挂在了画的中央,乍一看就像是公鸡的脖子上挂上了一枚奖章。从此,公鸡很得意,老是念着这首赞美自己的诗。诗是这样写的: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要比漂亮我第  相似文献   

13.
当代探索诗难懂,这是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当然,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探索诗。分析起来,原因是不是有两个 ?一个是探索诗本身确实不大好懂;另外一个是,我们平常学的作品,是不是过于古典化了,我们是不是还停留在 19世纪 ?  一回生,二回熟。我上过网,我有过这方面的经验。第一次上网,我也是分不清哪是哪,找不着北。上网次数一多,我也能得心应手了。我并不笨,我相信自己多接触几回,是能够理解这些探索诗的。我天生就是一个不怕困难和挑战的人,我还想试着写它几首这样的诗呢。   现在流行网络文学,诗歌是不是也可以时髦一…  相似文献   

14.
沈曾植是晚清著名的学者,他的诗歌是典型的学人之诗,诗中不仅有深奥的学术思想,而且僻典奥语,层见叠出。可以说,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以学问为诗的巅峰状态,造"学人之诗"之极,此前此后都没有人引学问入诗如此之深、之繁、之僻。沈曾植的诗歌表明古典诗歌发展到近代后期,基本丧失了清新朴实的天然之风,学问化长期潜在的问题使它的生息气脉已折耗殆尽。  相似文献   

15.
一、用有个性的朗读 ,为学生创设情感的氛围1 同学们 ,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妈妈”这个词?2 交代任务 :这节课 ,我们就带着这样亲切、深情、甜美的感受 ,学习“妈妈的爱”这首诗 ,我们不但要用情地读好它 ,更应把“妈妈的爱”印在自己的脑海中。二、用真实的体验 ,感悟诗歌的内涵1 请大家读读课文 ,看看诗中有没有使你感动的地方?2 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你们可以说说你们的感受 ,也可以读读表达你的感受。3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1)第一节诗使学生感动的汇报。①让学生具体说诗中哪些语句使自己感动了 ,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6.
有意境的诗是好诗,直白的、缺少甚至是没有意境的诗,也未必不是佳作,两者可以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7.
《马嵬(其二)》课后练习说:“《马嵬》一诗,前人评论说‘讽意至深,用笔至细’。”没有提到同情,包括《唐诗鉴赏辞典》等资料也是这样鉴赏的:“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版)但深入分析,既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是讽刺、批判唐玄宗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同情唐玄宗的。  相似文献   

18.
与诗同行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离诗这么近.在我的印象里诗是高高在上的,就像乐曲里的阳春白雪,又像绘画里的素净山水,高得让人不敢直视它的雅致.可经历了这么一段时间的校园生活,我发觉诗不仅在所谓的远方,更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  相似文献   

19.
顺序与功能     
梁武帝写过一首《子夜冬歌》的诗,其中有一句日:“一年夜将尽,万里人未归。”显然,这句诗不错,它成功地再现了这样一个沉甸甸的场景,即:新年守岁之际,一家人在期盼着团聚,可是,万里之外的那个亲人却还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     
我很喜欢这样的诗,一读上口就很有感觉,看来诗是万万离不开想像的,可以说没有想像也就无所谓诗。《音乐课》一诗充分展示了作者身上具有的“诗人气质”,十分形象地将从钢琴里流溢出来的琴声比喻成小溪,从而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贴切地描绘为“美丽的小鱼”,“在她的指缝间滑进又溜出/悄悄地,游进了/我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