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之舵》一文从大自然的“变”与“不变”中引入话题,提出观点“变与不变,须掌握船舵,选准方向”。继而围绕中心,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并引出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深化了主题。从内容上看,本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有丰富详实的论据,有一定社会意义,针对性强;表达上,能做到结构严谨,首尾呼应,语言富有韵律,节奏感强,尤其是文章开头和倒数第二段散文化的语言,显示了作者较好的语言功底,但个别语句衔接有些牵强。依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此文基础等级可给47分。从发展等级看,本文立意深刻,有辨证的思考,可打10分…  相似文献   

2.
人生之舵     
《人生之舵》一从大自然的“变”与“不变”中引入话题,提出观点“变与不变,须掌握船舵,选准方向”。继而围绕中心,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什么可变”,“什么不可变”,并引出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深化了主题。从内容上看,本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有丰富详实的论据,有一定社会意义,针对性强;表达上,  相似文献   

3.
同一切工作一样,语文教研工作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近年来,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比较,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象我们这样一所规模不大的农村中学,语文教研工作决不能贪大求全,急于求成;而应该努力做到“三求”——方向求准、课题求小、措施求实。尽管这还说不上已经认识了教研工作的某种规律,但我们确已从中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4.
自我批判     
此文构建的意象能做到形神兼备。在“竖勾”一节中, 从“结尾处突然转弯”引出“懦弱”——由实到虚地扣紧题目“自我批判”。扣题更妙的是,从形中引出其神,“凤凰涅槃”——“这一‘提’警醒了我,使我明白,在忙碌的一生中,不忘用自己的智慧去把握生命的过程,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用“否定之否定”来解读题意。此文构建的意象,分而后能合——“是‘我’字中的这一点让我能够谨慎地给自我添上得意的一笔,学会去给自己的人生添上完美的句号”——本文有鲜明的中心思想,不是关于笔画的游戏文字。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毛糙做得多。”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也不要绝对化,有些“慢工”不一定能出“细活”。快  相似文献   

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写的是观庐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有不同的风光。新闻写作也同样是一个道理,正面去观察,并不一定“识得庐山真面目”,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侧过脸去看,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进行独创性的思考分析,平淡无奇的事,也许就能“看”出峰峦叠起的新天地来,新闻也会由此而出“新”。 侧面观察,易于捕捉到常规新闻外的“边缘新闻”。我们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常常埋怨自己身边没有新闻可写。除了没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原因外,从思维方式上,不会多层面去看问题、分析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只要…  相似文献   

7.
<正>考场作文深度写作,主要是相对于考场作文的模式化、浅表化、庸常化写作而言的。在考场写作中,大多数考生能做到不偏离题意,围绕论点展开写作,能够就事论事,但若想进阶到下一个层级就有困难,如将道理讲深刻,很多学生是达不到的,他们的文章只停留在立意的表层,不会深入思考,挖掘不出材料背后的深刻内蕴,距离作文的发展等级也就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考场写作“症候”的角度试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求比题是物理题型中的一类,应如何求比呢?因比的这类题中,从问题与题设条件来看,可以把题中物理量分为两类:其一是所求比的物理量;其二是与所求比的物理量有关系的相联量。依这一特点,求比可按“三步法”进行:首先,分析题意,明确所求比的物理量与相  相似文献   

9.
为帮助学生搞好毕业前的数学总复习,我常采用如下三种方法。 1.知识归类,形成网络。例如,复习几何初步知识时,教师先从“点”出发,引导学生弄清“三线”——直线、线段、射线,又从直线引出“垂线、平行线”,从射线引出“角”概念和角的分类,从线段引出“面”的概念——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含扇形、环形);最后从面出发引出“体”的概念——长方体、正方体、堤坝体、圆柱和圆锥。这样,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点、线、面、体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几何初步  相似文献   

10.
曾听过一句玩笑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还是不行,就看我看你行不行!”细品之下,觉得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尤其是放在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代数》第一册(下)第40页有一道题:“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与3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15.5吨,5辆大车与6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35吨.求3辆大车与5辆小车一次可以运货多少吨?”对于这道题,常规的解法是:设大车、小车一次分别可运货X吨和y吨,根据题意列方程组解得x、y之值后,再求3x+5y的值.这种常规思路同学已经掌握、在此不再重复。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思考:这道题能不能避开“求x、y的值”这一步,直接去求得3x+5y的值呢?当然能!你看:解(1)×7-(2)可得9x+15y=73.5两边再同时除以…  相似文献   

12.
说理性童话蕴含的“理”,有的在字里行间直接揭示出来,有的则是蕴含在情节之中。对于在字里行间说明道理的童话,阅读时.要用心思考.看文章中哪几句话最能表达出全文要说明的道理。如果能准确的找到这几句话,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中  相似文献   

13.
巧画线段图     
小学数学第五册在继第三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编排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虽然这三种应用题数量关系相同,但后者需要逆向思考,学生往往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就成为教师首选的辅助手段之一。但是,如果按照通常画线段图的方法,先画出表示条件的线段,再画出或找出表示问题的线段,仍然摆脱不了逆向思考带来的困扰。因此对这种应用题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时,往往会消耗大量时间。下面…  相似文献   

14.
怎样办好成人高考辅导班沈阳市成人高考辅导教研中心易薇有人说社会力量办学带有一定的“市场性”。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这是因为它靠竞争求生存,靠教学质量求发展。根据多年来举办成人高考辅导班的经验,我们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聘请优秀教师任课是...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高中数学中,求二面角大小的方法通常有两类,一是用传统几何法“先作后求”;二是用空间向量法(主要为“面法向量法”)“只算不作”.前者因植根定义,易为学生理解,但对如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如何将二面角的平面角构造在有效图形中)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尤其在某些“恶劣环境”下),学生较难掌握;而后者虽无需构造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仅凭计算即可解决),但却存在着“平面法向量方向不易判断”的“硬伤”.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能兼顾两者优点,又能回避彼此不足的方法?本文介绍有棱二面角的“另类”向量解——“棱法向量法”,并例说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考生大都以为话题作文“好写”,但落笔后又出现了种种问题。据笔者了解,2001年—2003年高考全国卷考生作文的弊病主要反映在下列诸方面。(一)审题不严,偏离题意。2001年高考试题提供了一则寓言,目的是引出话题,按说审题并无难度。但部分考生既不重视把握话题的内涵,也不注意搞清题目要求,或把“诚信”误作“诚恳”、“自信”、“信仰”等理解,严重偏离了题意;或把“诚信”理解为“忠诚”、“信任”,这虽然与“诚信”有关联,但毕竟不是同一概念,不能等同视之。2002年高考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在引出话题前,命题人提供了一则登山者救人的…  相似文献   

17.
教材内容《26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启示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的道理。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剪枝的学问”,我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在品味语言中,深入思考。并引领让他们与文本进行对话,并在对话中感悟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以期能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通用五年制十册55面总复习第10(2)题时,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先出示题目:“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75.4减去x等于27.4。”教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向学生发问:“谁能列出这个方程?”一个学生答道:“这个方程是27.4 x=75.4。”教师对此不予理睬,又让另一学生答道:“这个方程足75.4=x 27.4。”教师仍不予理睬,并产生了急躁情绪,对学生不无责备地问道:“题意这么明显,就不能按题意线索列出方程?”  相似文献   

19.
古人读书的要求有两条,即“出”和“入”。“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我们教学生读书写作,也要让学生既能“入得书”,又能“出得书”,方才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这就首先要求教师能“入得书”,“出得书”,在教学中将“读”和“写”两个重要环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学行所悟、学为所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学第一册教材中讲了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即“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通过复习,要求学生弄清楚求总数,求剩余这两类加减法应用题的题意,会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