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沈从文“乡下人”观念的形成,以及在这种观念蕴育下生成的一系列独特的艺术风格-神奇美丽的湘西自然风光,异样的风情民俗,富有生命力的纯朴人物……从而阐明“乡下人”观念在沈从文创作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克纳与沈从文分别是 2 0世纪东西方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也都是最优秀的乡土作家 ,创作的高峰期也都在 30~ 40年代。他们都出身农民 ,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 ,都追求人类原始的人性、淳朴的人情、古朴的民风 ;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罪恶极度不满 ,而又对传统社会的痼疾大加挞伐 ,因而显示出相似的追求和相似的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作家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居,这一自我定位既凸显了城乡文化落差在其精神上的烙印,也蕴含着知识分子在改造社会上作出的可贵探索。他对乡土的挚爱升华为对人性的思考,尤其对强健的原始生命力的讴歌与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的萎靡异化的反思,在当下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怀有浓厚的"乡下人"情结,"乡下人"立场在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沈从文的"乡下人"立场主要源于他对社会人生的"焦虑",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其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乡下人"立场既体现了沈从文个人境遇与社会生活相抵触而产生的反抗心理,也蕴舍了知识分子改造社会与人生的理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5.
作为“乡下人”所具有的多元化立场的沈从,在其小说创作的叙事中建构了多个不同的叙述主体。如何深入理解沈从这个“乡下人”的内在化意蕴,判断其化立场和身份是全面、准确分析沈从创作的一个关键。本借叙事理论的一个契入点,从叙事的叙述主体的视角和叙述态度这个角度来考察沈从的创作,深入作品的内在世界,分析沈从这个“乡下人”复杂的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的"乡下人"创作体现出一种对现代性的反思特质,对现代文明进行自我质疑和批判,为现代文明提供了一面反观之镜,为当下的"生态人"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乡下人”角色认知,是作家的一种理性认识,表现了作家对自我内在精神的把握与需求。“乡下人”在他这里代表的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生命,是与都市文明异化的人性相抗衡的力量。而他的“乡下人”角色认知,使他对于笔端的城市女性形象,流露出了不同于他倾注于湘西女子难以言说的温爱之情,对城市庸俗女性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对都市新女性则赋予了真诚的赞美,并以此作为作家寄托湘西心灵之梦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自称“乡下人”,在他的作品里,毫不掩饰他对“乡下人”的称颂,对“城里人”的厌恶。本文考察了沈从文创作指向和艺术实践,解读他的“乡下人”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沈从文的“乡下人”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以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为描写对象的作家,沈从文有着很深的"乡下人"情结,是苗汉血统的出身注定了他"乡下人"的特定身份,而青年从军的生活经历又使湘西成为这个"乡下人"写作的沃土,尤其是城市与乡村的观照,使得沈从文一生都在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乡下人"身份.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历程印证着中国现代历史的脉搏。在中国社会与政治的激烈变动中,有的创作者表现出种种变动,前后时期的创作表现出不同的色彩与风格。有的作家在历史与现实的表象下,始终保持着自己不变的言说立场,体现出一种执着与韧性。沈从文就是这样一位创作者,在历史的浮光掠影中,始终保持着自己“乡下人”的立场,永远珍藏着自己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  相似文献   

11.
在沈从文的文学生涯中,"乡下人"的自我认同无法回避。对沈从文而言,"乡下人"不仅作为重要资源建构了其文化身份,而且作为美学概念支撑了其文学世界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同时,"乡下人"作为一个意识形态范畴,回应了1920-1940年代中国现代性话语。对沈从文而言,"乡下人"的自我认同经历了一个建构与发展的过程,从作为进入都市文化圈的捷径,到建构"中国形象"的资源,以至文化建国理想的重要支撑,折射了中国走向现代过程中城市与乡村、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等概念之间的复杂关联,呈现出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广阔外延与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12.
13.
钱伟 《文教资料》2010,(26):18-19
沈从文笔下塑造的“乡下人”包括以水为生的男人、如溪水般的少女、凄苦善良的妓女等。这群“乡下人”表现了作家的人生理想。沈从文从人性的角度着力发掘这些人生活与情撞击而闪现出的火花,并从火花中提炼出独特的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站在湘西"乡下人"的立场,用湘西"乡下人"的眼光来审视社会。他所塑造的"乡下人"形象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独特认识价值,是"乡下人"的写真。在他们大多数人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与沈从文分别是20世纪东西方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都是最优秀的乡土作家,创作的高峰期也都在30-40年代。他们都出身农民,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都追求人类原始的人性,淳朴的人情,古朴的民风;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罪恶极度不满,而又对传统社会的痼疾大加挞伐,因而显示出相似的追求和相似的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6.
沈从在其以沅水流域乡村人事为描写对象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以平常生活的具体事件揭示人物灵魂,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湘西社会中一系列极富个性的“乡下人”形象。他笔下的“乡下人”具有别人无法替代的认识价值,是“乡下人”的写真。  相似文献   

17.
“乡下人”的反抗——浅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思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眼光对湘西生活图景进行世外桃源式描绘,创造了美丽多情的乡下人世界,聊以自慰的精神寄托表达了对城市的不满与反抗。  相似文献   

18.
自诩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与具有士大夫气质的汪曾祺在为人处世和文学研究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的作品。让人感到一股被压抑的悲剧意识,其中都无不体现他们对普罗大众生存状态的关注与关爱。  相似文献   

19.
"乡下人"作家沈从文和"农民"作家贾平凹都以寓居于都市的"乡下人"自居,都在作品中充分体现出对都市文明的忧虑与对城乡文明的审视,在创作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因创作视角和创作模式等处的差异,作品中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内涵。就二人创作中对城乡文明审视和批判的情况来进行比较,沈从文作品中更多地凸现了对城的批判与讽刺和对乡的自然与美的赞扬,对乡的审视更多几分理想色彩,而贾平凹的作品中则对城乡更多一些双向的审视和批判,更多了几分厚重与苍凉。  相似文献   

20.
毕淑敏 《新读写》2013,(7):40-41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塘,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主人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的半尺长的鱼,架在炭火上烤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