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喜欢文学!她让人恬静、深思、向往,她写尽人间的真、善、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处在什么地位,都能从她那里得到温暖、启迪和智慧!很小的时候,文学给了我最初的小小甜蜜和自信。我曾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专司人间的真、善、美……虽然现在的职业与小时候的梦想有一些差距,但事实上文学已经渗透到  相似文献   

2.
也许,我充当过几天“南方的好天气”,温暖过她。她却不知,她同样掌起了我的灯——她让我知道了什么叫担心,什么叫责任。更让我知道,我还是个有力量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3.
1999年2月28日,星期日,当噩耗飞来之时,我呆住了。我们的文学祖母那么快就离去了吗?我从未为她的离去而准备过什么!但是,祖母却在这一天,猝然地弃下我们离去了。这个星期日,我一直坐在书桌旁含泪悼念我们中国文学的祖母!我还记忆犹新,当年我接到“世界华...  相似文献   

4.
初遇时光     
文学是我的生命吗?不是。 文学是我的信仰吗?不是。 在很早的时候,文学对我什么都不是,可是,现在,写作居然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她能给我光亮和温暖,还能陪我打发寂寞,我发现她是能够让我倚靠的,有一种投契的欢欣,于是,我便时常被她照应着。似乎,可以不那么孤独惶恐了,到后来,便成了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5.
我没有面对面地采访过她。我只是静静地看过她的舞蹈。即使如此,她给我的启发已足够多。
  她让我去思考,什么是舞蹈,什么是生活的真相。当我们忙忙碌碌走在世间,有没有那么一刻驻足仰望,追寻自身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爱写作、想成为作家的人差不多都想过这两个问题:写作是什么?我该写什么?初接触写作的人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但读多了便会爱上写作,继而想到:什么才是文学,写作是怎么回事,我该写什么以及怎么写。其实,写作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滁州学院学报》2016,(6):27-30
"华裔美国女作家"是谭恩美经常被提及的身份标签,体现了她作为华裔、女性和作家的三重身份。谭恩美的多重身份意识在《我的缪斯》这本散文集集中体现,并可在她的虚构类作品中得到印证。谭恩美在创作中带入了"我从哪来?我写什么?我为何而写?"这类问题的思考,让她的创作更贴近人类普遍诉求的希望和爱的主题,成为美国华裔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这就是语文     
对于语文课堂,相信,在听了众多的优质课精品课后,如何回归最简单最朴实的常态课堂,是许多教师思索过的问题。薛瑞萍,一位仅得过市级赛课一等奖的普通老师,就以她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见解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本色语文”的课堂。她“胆敢”宣称:“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和学生一起读写就是语文”!她究竟有什么独门功夫,使她能自信得近乎“狂妄”?  相似文献   

9.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20世纪一位独特的女诗人,她从未加入过任何文学流派或文学团体,但她的诗歌创作却在俄罗斯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其中,孤独是不能绕开的话题,孤独似乎成为了她的某种标志,不仅贯穿在她的现实生活中,也渗透在她的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10.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猎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  相似文献   

11.
我班有一个叫王东星的学生,近一个月来,每次家长送她上学的时候,她不是闹着不来,就是不吃饭就来。家长把她送到学校要走时,她总是号啕大哭,声嘶力竭的,常常把我的心哭成一疙瘩。看她越发消瘦,整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担心她染上了什么慢性病。为此提醒过她父母,可她父母说,已经到医院检查过,她并没有患什么慢性病。我也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一箱子面具     
亦舒 《课外阅读》2008,(5):35-35
我要有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有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相似文献   

13.
杨云 《班主任》2011,(8):34-35
下课后,一个小女孩突然从我身后走过来,轻轻叫了一声"杨老师",我问:"有事吗?"她欲言又止。我没教过她,也不认识她,心想她可能有什么困难,便低头诚恳地说:"没事的,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她迟疑了片刻,说:"老师,您长得特像我哥哥,每次看到您,我  相似文献   

14.
含羞草     
她是我祖父的一个老邻居,是除了我外婆、祖母外对我最和善的一个老奶奶,虽然我不知道她姓什么、叫什么、有多大岁数了。老奶奶每天都会推着一辆改装过的四轮小车,上面嵌着  相似文献   

15.
在二十七岁零八个月以前,我根本没有想过要从事写作。写作的念头,不是我,而是还没有成为我妻子的那个人的主意。她说:“你为什么不试着写作呢?你干这个挺合适。”我带着淡淡的笑意听她说话,因为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如果你是英国寄宿学校或英国大学培养成人的,如果你爱好娱乐和旅行,是个没有实际经验的律师,挣得微薄的工资,那么,你未必会认真地从事文学。不过,你可以从喜爱的文学里得到乐趣。  相似文献   

16.
历史人物杨玉环很早就进入了文学领域,李杨故事成为众多文学样式相当关注的题材,诗歌、小说、戏曲都有不少作品反复描写过这一人物,综观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我们发现她的形象有着明显的演进痕迹,作为政治形象她从被动牺牲到咎由自取到无畏奉献;作为爱情形象她从沉溺享乐到污秽不忠到纯洁忠贞、勇于牺牲,最终成为丰满独立的文学典型。  相似文献   

17.
燃烧的晚霞     
在我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印象最深的老师要数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和当地人一样,为了劳动方便,头上扎着两只小羊角辫,阳光的暴晒使她一身皮肤油黑。她教我课的时间不长,前前后后才一年。然而正是她,成为所有老师中我最敬佩的一个,以至进了师范,直至今天走上教师岗位,如果要写我的老师,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她。我和她是同村人。她比我大四岁半。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过许多游戏,我只知道她叫毛妹子。后来她成了我的老  相似文献   

18.
生命不能承受之爱 婷婷今年17岁,在某所示范高中读高三。她曾陪同学来过几次心理诊所,所以跟我挺熟。一个周末的下午,她自己来了,稳稳地坐在椅子上,不像是来玩的。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猜她想跟我谈点什么。于是我问:“怎么,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  相似文献   

19.
女儿今年13岁,不知怎的,这两年我俩总是不和,什么都说不到一块儿,凡事她有理,处处和我作对。为这事,我曾用过很多办法,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效果甚微,我百思不得其解。女儿放暑假了,让她去参加个“班”学点什么,她说我应尊重她自己的意见,给她一点自主权。我怕她每天在家,一不小心会发生冲突乃至“战争”。于是,我想  相似文献   

20.
妻说     
我和妻子结婚快十年了,我还从来没有在背后说过妻子。她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只有初中毕业,不像我有大专文凭,且是中文专业的。可她的口才并不比我弱,我们俩争论的时候,大多是我败下阵来。有时我想,是不是我的学问没有用上?且与她来讲讲大道理。可是,讲不成,没有人听,一个人讲起来有什么意思呢?于是我只好不谈我的哲学,不谈我的文学。估计二人即将发生争论时,我就先挂免战牌。妻子比我小三岁,现在却也是三十岁的人了。而在我面前,我总认为她还不懂事,有许多生活中的事儿她几乎是一窍不通。我对她进行批评指正,可她又说我是在卖弄“学问”。我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