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奇 《今日教育》2007,(7S):74-74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世界历史上光耀千秋的人物。只要你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史.你必然会对他抱崇高的敬意。多年来.我一直想走进这位伟人的思想深处.了解其不一样的人生。去年。恰逢其诞辰300周年纪念。于是。就在那些百年一遇的大旱日子里.我有闲躲在家里.怀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敬仰之情.静静捧读《富兰克林自传》。  相似文献   

2.
大家一定听说过海伦·凯勒吧.她的一生令每个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到底奇在哪里呢?看完了她的自传后,我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呐喊》是张雅文用生命书写的精神自传,她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文本中处处彰显,在她身上体现出的冠军精神、崇尚崇高与伟大、为尊严和人格而战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转型期弥足珍贵,是励志的最好样本.  相似文献   

4.
5.
叙述评论或评价是作者入侵的文本标识之一,往往反映了作者或叙述者特定的意识形态。在自传文类中,叙述评论则更多地服务于自传者的理想身份建构。文章运用自传叙述评论理论聚焦《富兰克林自传》中的叙述评论模式、结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身份建构取向,以期揭示富兰克林的父型形象是如何从"家族之父"升华为"隐喻国父"的。  相似文献   

6.
一万日元票面上印着学者福泽谕吉(1834~1901)的头像,可见其人在日本历史和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 作为日本近代启蒙大师,福泽谕吉译述宏富,贡献特多.不说别的,许多英文名词的日文译法最初均出自福泽谕吉之手,并传到中国.他又是卓越的教育家,庆应义塾大学的创始人.现代学术和现代教育,是福泽谕吉一生事业的两根支柱. 这样...  相似文献   

7.
<正>说到科学读物,你是不是会想到严谨、枯燥的语句?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感受,直到我读了高士其写的《菌儿自传》。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买来了这本只有118页的书。这么薄的书哪能读得过瘾?可谁承想,刚开始阅读,我便手不释卷。【小作者欲扬先抑,先说看不上这单薄的书,再突然转向爱不释手。阅读前后强烈的对比,让读者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好奇。】  相似文献   

8.
《富兰克林自传》讲述了本杰明·富兰克林成长和取得成功的经历,令人深受启发。加之平时通过观察和访谈得知在校大学生存在着诸多困惑,因此对《自传》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仔细研读,从中概括出富兰克林两方面的处世策略,值得大学生学习和借鉴:一方面,出门在外时善于结交朋友,也善待朋友,于是获得朋友的支持而取得成功,书中有许多事例可以佐证;另一方面,当在家赋闲暇时坚持自学,广泛阅读,制订计划,完善个人的道德品质,《自传》中记载了具体的训练方法。研究表明,《自传》有利于大学生克服成长中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走向成功和成才之道。  相似文献   

9.
鲁迅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的荒原意象是鲁迅先生苦痛和孤独在小说中的投影。从根本上说,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荒原意象正是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内心的真实体验。作者类似于灵魂拷问式的焦灼感,通过《呐喊》、《彷徨》的荒原意象得以展示。  相似文献   

10.
薛勃 《中国研究生》2011,(11):58-60
题记:之所以下笔写此文,是由于之前有某子以孔子、胡适自命向他人灌输自己的思想。后来觉得关于思想还是应该读其书略作了解才可作一番评论,胡适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如果仅仅扛着胡适的大旗做着有利于自己说理的事情,那便肯定是一种误读无疑了。之所以题名为从鲁迅到胡适,大抵是有几分眨鲁扬胡之意在的,原因在于从高中以至大学读鲁迅可谓不少,但是越读越困惑,甚至可以说走向了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但是读胡适却越读越感兴趣,让人神清目爽,怡然自得。当然这个褒贬自是有其争议的,我亦不敢靠着读了两本书便妄自菲薄,这些只是一点个人看法与意见而已,真相如何,有待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有很多人白手起家,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从鞋匠的孩子到美国总统,林肯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从奥地利的农家小孩到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从跑龙套的小演员到好莱坞巨星,史泰龙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12.
简论巴金《家》中的觉新性格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金《家》中觉新这一人物形象,具有矛盾而又复杂的性格特征。觉新生长在一个陈腐的官僚地主之家,深受封建思想、封建意识的浸染和桎梏;同时他处的时代又是五四运动之后,各种新的社会思潮风起云涌,因而形成了觉新这一人物形象的矛后面和复杂性,即诚实、善良、懦弱、驯顺、屈从、忍受、反抗等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13.
马克·吐温在《马克·吐温自传》这部他旨在敞开心扉、吐露心曲的作品里,将讽刺寄于幽默之中,以幽默为载体辛辣嘲讽了美国民主政治、宗教的虚伪性以及人性之恶。基于此,立足于《马克·吐温自传》,主要探究这些讽刺性幽默的幽默之因及其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巴金的散文中充溢着真挚的感情,跳动着一颗真心,像一脉心灵的流泉,滔滔汩汩,一直流向读者的心底。  相似文献   

15.
鲁迅在他的杂文《死》中这样写道:“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一个都不宽恕”,表明了他热烈的爱憎,分明的是非;“一个都不宽恕”,更不意味着鲁迅以一贯正确者自居——鲁迅无情面地解剖别人,更加无情面地解剖自己,这也是他勇于正视自己弱点和局限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作家都歌颂过伟大的母爱,认为那是世上最无私、最动人的爱,而父爱却很少有人提起。在一篇文章中,我真正感受到了父爱也是那样的伟大,这篇文章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相似文献   

17.
谷风云  郑雨 《文教资料》2006,(24):87-88
卡夫卡是20世纪文学主潮“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主义文学大师。通过其长篇小说《诉讼》,读者都可以立刻看出卡夫卡自传式的影子——生活充满苦闷与挣扎,无助地寻求解脱之法,最后却被迫向生存低头。  相似文献   

18.
爱是多么平凡,微不足道;爱又是多么伟大,催人泪下。8岁的小琪琪总爱听爸爸讲他的“拇指故事”。爸爸每次都告诉她,说当时是为了保护妈妈和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小琪琪,在与小偷的搏斗中,他的右手的大拇指被削去了一片肉。但事实是,在小琪琪刚满6岁的那天晚上,她突然发起了高烧,完全不省人事。这时,爸爸本该在她嘴里放个汤匙或筷子以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嫩的舌头和牙齿,于是,爸爸便将洗净了的右拇指决然地放入了孩子的嘴里。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却咬掉了爸爸指端的一块肉……或许,身为父亲,碰到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它似乎不过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读了《麻雀》这篇课文之后,我的感触很深,当那凶猛的猎狗张开大嘴要吞食一只刚刚出生的小麻雀时,麻雀妈妈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在了小麻雀的前面,那伟大的母爱深深感动了我。麻雀妈妈的心中十分痛苦,充满了无法对付庞大猎狗的绝望,可是它并没有离开,而是本能地挡在了小麻雀面前,竖起全身的羽毛,准备与猎狗搏斗。一只弱小的麻雀,面对着庞然大物竟毫不示弱,即使牺牲生命也要拯救自己的幼儿,这就是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啊!读到这儿,我不禁心潮澎湃,泪水湿润了我的双眼。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在医院里寸步不离陪着我,好几次从梦中醒来,我都…  相似文献   

20.
巴金在小说《寒夜》中根据主人公汪文宣的行动和心理构筑了社会空间、家宅空间以及梦境空间三个主要的空间,并以空间的转换带动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推动叙事的进程。《寒夜》中空间叙事主要体现在社会空间与“冬夜”时间的隐喻关系,家宅空间的封闭性和“窗户”的透视性效果以及梦境空间的建构对发掘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等方面。《寒夜》的空间叙事艺术为理解巴金后期小说的创作风格和文学史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