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莉 《考试周刊》2022,(48):7-11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赫然在列,作为课程的劳动教育,只有标准没有教材,如何实施才能实现使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尊重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笔者对此展开了思考,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历,提出挖掘学校已有资源,从学校文化特色出发,细致分析,找到其中利于落实劳动教育的点,开展校本化实施的探索:从学校文化建设相匹配的活动出发;从学校地域特点出发;从学科资源出发;结合项目化活动,让劳动教育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1998~1999年,日本对中小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这次改革是面向21世纪,使日本今后的学校教育更加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少子高龄化等社会状况的变化和发展要求,培养支撑21世纪日本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次改革要求今后的学校教育,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把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基本目的。日本高中理科的课程目标由理科的总课程目标和各门课程的具体课程目标组成。理科的总课程目标是:提高对自然的关心和探究心,…  相似文献   

3.
〔译者按〕996年8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接受了文部大臣关于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标准改善的咨询,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1998年6月,该审议会发表了汇总报告。在此基础上,文部省于12月颁布了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并规定于2002年4月全面实行。这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视点是:“各学校要在宽松的环境中展开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生存能力。”据此,重新调整了各学科课程的比例,增设了“综合学习时间”等。具体到初中国语课,3个年级的授课时数由原来的175、140、140…  相似文献   

4.
“食育”虽在国家课程层面没有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入小学教育,但在2022年版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劳动等课程标准中处处都有“食育”的身影。本文提出以融合为基础,结合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传统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和学校教育特色,充分挖掘“食育”课程资源,通过开展项目式“食育”主题活动,从“学餐桌礼仪”“探饮食文化”“践劳动之行”“育美好品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观。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的今天,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学校素质教育和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加具体的要求.作为新课程理念贯彻和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追求,扎实做好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实践体会,我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相似文献   

6.
2011年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秉承北京景山学校“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培养学生既要有心怀天下的人文精神,又要有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已经成为我校师生的共识.七年来,我校以关注课堂教学、立足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积淀了浓厚的探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还开发了许多具有实践探究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不仅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力抓手,更是深化了学校探究文化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二者研发的有机整合,使我校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在评价过程中,对学困生的评价尺度要宽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整合研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自主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已经初步形成我校的育人特色。  相似文献   

9.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内涵的具体阐述,是新时代教育的需求。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立足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建构和美教育文化体系:重构和美课程、厚实学生基础素养;生成和美课堂、开发学生学习能力;开展多元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努力实现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型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尤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2008年,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课程实施的正轨,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编排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和课程标准,我们只能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本着以小课题研究活动为突破口,重点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流程、方式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力求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地理活动性课程与地理课外活动有本质差别.不能混为一谈。从课程形态上看,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是以国家法规形式列入学科课程的;而课外活动,尽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学生中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并在培养特长生等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只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没有指令性的教学大纲和指导书。从教育目标来看.活动性课程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为主要目标的:而课外活动是以少数特长学生和学科兴趣小组为对象,旨在发展学生特长的课余活动。从活动性质看.活动性课程中的课余活动是一种学生自主的探究性活动:而课外活动则是系统的技能训练。故开设地理活动性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它与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不矛盾的。活动性课程实施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璐 《淄博师专学报》2007,(4):14-17,23
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从实施之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日本以发展“生存能力”为目标的“综合学习时间”也从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从本质上来看,中国与日本政治体制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也与“综合学习时间”在实施背景、课程的目标、内容等方面有诸多差异.但中日这两大课程都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赋予学校、教师、学生相应的自主权、选择权,包括学校直接管理、教师和学生自行研制和学生自我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3.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是小学思品课程的基本特征。《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办学特色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的。因而,研究办学特色就要认真研究培养模式。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培养模式包括学校独特的课程与各种教育活动的体系、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以及与众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没有办学模式这一载体,办学特色永远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一是独特的课程与各种教育活动的体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有独特的课程体系加以保障。为此,落实学校的办学特色就需要有富有个性的课程与各种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黄振萍 《教书育人》2013,(26):68-69
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加强教育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实践性、把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前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创造性主要受知识、智力、认知特点以及人格等方面影响。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学校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创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正>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不仅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立足校情、学情,结合实际,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特色劳动课程,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有劳动无教育”“劳动与教育两张皮”等问题,积极探索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路径,助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生物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生物学课程作为科学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要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利用教材资源、对教材拓展延伸、融入生物科学史或巧妙运用诗词歌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外,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都有了新的变化,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新版课程标准,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文化课学习以及道德观念的培养,要用过音乐的美育功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本文从音乐课程在教育专业中的定位与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韩国在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0年3月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逐步实行)中,加强了学科外的特别活动。本文阐述了特别活动的教育意义和具体的实施情况,以期对我国深化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特别活动的内涵与目标。1.特别活动的内涵。韩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学科课程、特别活动和学校自选活动三个领域。特别活动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而进行的学科活动以外的特别教育活动。具体来说是指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健全的兴趣、特殊的技能与民主的生活态度,通过学生组织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