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前几年患过多次肺炎。每次都是医生使用抗菌药物把病治好,然而,久病开始注意做到:与其病后求医,不如病前早离;要想身体健,多读养生篇。从此,过去每隔半年就犯一次的肺炎,而今已有两年未再犯病。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09,(13):81-81
48岁的于先生酷爱游泳,进入夏季,他一天就要去游两次。在一次游泳后,他的右耳出现堵塞感,随后耳朵开始嗡嗡作响。再后来,耳呜逐渐加重,并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相似文献   

3.
一个盲人摸索着来到一所实验室,这里的医生曾答应免费为他治疗失明。自从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着能重见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钱都被另一个自称能治好他眼睛的骗子医生骗走了。  相似文献   

4.
他是一位医生,作为医生,他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患者解除病痛;他是一位学者,作为我国介入性心脏病学和心电生理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开拓创新、严谨求实;他是一位管理者,作为医院院长,他抓建设殚精竭虑,谋发展鞠躬尽瘁;不仅仅如此。还有学生、还有学校……  相似文献   

5.
一天,英国有个嗜酒如命的超级市场工作人员,不慎在装肉的大冰柜中睡着了,当别人将他从冰柜里抬出,时间已过了12小时。此时的他,冻得像冰块,呼吸和心跳都停了。医生一时间没法处理这个大冰坨,只得将冰坨放人特制的冰箱内慢慢解冻,而后再拼命的按摩他的大腿,手臂至全身。几个小时后他的体温升到了36℃。医生再给他输血,并将兴奋剂注入他的体内。那位幸运的工作人员终于得以生还;他的心脏开始怦怦跳动,口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声。  相似文献   

6.
颜大迁 《金秋科苑》2011,(22):66-67
1966年12月5日上午9点30分左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尔斯城的煤气公司职员古尼尔正挨家挨户地查抄煤气表。当古尼尔来到班特莱医生家门口时,发现门虚掩着。他按了儿次门铃后,没有得到回音。占尼尔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大声叫着班特莱医生的名字,并推开门走了进去。  相似文献   

7.
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长年吸烟的人,每到冬天总要犯咳嗽病,吐大量粘痰,而且越来越严重。他看过很多医生,但病情丝毫不见好转。后来,他经别人介绍来到一个特殊诊所,诊所里有一位专用耳针给人治病的医生。这位医生问过了病情,检查过身体之后,只见他拿起一只小盒子,上面连着两条电线,每根电线连着一个小棒。医生把一根小棒交给此人,让他捏在手心里;另一根小棒在病人的耳朵上面划来划去,只听见小盒子发出“嘟嘟”的响声。这声音时大时小,时快时慢。医生听到响亮而又急促的声音,就在小棒所指的那个点,画上一个记号。就这样,…  相似文献   

8.
陈超 《知识窗》2006,(11):13-13
每当看到关于假医生行骗的报道,他都显得很气愤,他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不能容忍别人拿生命当儿戏。他常在她的面前说:“行骗的人固然可恶,上当的人更加可气,明明一眼就可以看穿的把戏,却还有那么多的人纷纷情愿上当!”  相似文献   

9.
敬畏痛苦     
印度有一个青年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幸运的是他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来家乡马德拉斯传教区行医的传教士兼医生保罗布兰迪,两人成了忘年交。从此,好心的布兰迪医生就把萨丹带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  相似文献   

10.
成康 《科学生活》2008,(10):63-63
杰克今年已经70岁了,但看上去要年轻得多。几天前,他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医生给他开了一个药方:每天吃30克纤维素。负责"买汰烧"的杰克太太感到非常棘手,她用几乎是绝望的声音问医生:"怎样才能吃到这么多纤维素?"像大多数上了年纪的人一样,杰克每天大约只摄入14克纤维素,远远低于健康的成年人应该摄入的21~38克的数量。医生在给他做常规身体检查时,发现他的肠里有囊肿,这种症状可能会引起炎症和不正常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高妍 《科学中国人》2007,(11):98-99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董奉俨然已经成为医生的楷模。有人说现在的医生挺让人悲哀的,在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很多医生把救死扶伤当成一句空话,只顾全自己的利益。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医务工作者把救死扶伤做为天职,一心为病人的安危着想。他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淡泊名利,他克已奉公,他乐于奉献,他知足常乐,他认为,做为一个医生,医德是最重要的,而一个好医生,最重的无非也是医德。他就是广西中医学院第—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李瑞吉。  相似文献   

12.
在营养学研究史上,曾经有过一些有趣的实验. 书房的大天平 16世纪意大利的著名医生桑克托里斯在书房里做了一个大天平,挂在天花板的梁上,一端放一把椅子,他连续几天坐在上面,观察并记录体重的变化.饭后体重当然增加,但几小时后体重慢慢减轻,减轻的数字大大超过排泄物的总量,他认为这部分是通过看不见的汗水蒸发了.以后人们知道了食物在身体里经过能量代谢,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热能.  相似文献   

13.
汤园林 《知识窗》2013,(1):38-38
斯库特尔长得很漂亮.虎头虎脑的.人见人爱。他的腿修长而有力.能跟着汽车一口气跑出几公里.还能挨着墙壁做倒立.常逗得家人哈哈大笑。可惜.一场意外的疾病瞬间将他击倒.医生贝齐不得不忍痛为他做截肢手术.为了让他能够自由行走.贝齐还为他特别设计安装了一条滑轮状的假腿。  相似文献   

14.
阿洲 《今日科苑》2004,(4):27-27
老黄近来常常感到腹痛,时轻时重。他到社区门诊看了多次,吃了不少消炎药,可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他问医生:“我的肚子里是不是长了什么东西,或坏了什么脏器?不然,为什么总是治不好?”医生问他平常吃些什么?排除了食物中毒的可能,因为他的家人跟他吃一样的食物,都没有出现异  相似文献   

15.
木头引发的灵感赵昌在听诊器发明以前,医生们听诊检查是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身上进行。19世纪初,法国医生拉埃奈克正在著名的巴黎大学医学院担任主任医师。由于他医术高明,常有不少心慌胸闷的贵族太太小姐慕名求治,可是他总难于把耳朵贴在她们的胸上去听那心和肺的声...  相似文献   

16.
谢奇宏的妈妈在分娩时,由于医院里的氧气简正好发生故障,奇宏因早产缺氧而在出生时又没有哭泣,妈妈和医护人员当时都以为他是一个死胎,一直到他4个月大时,一位相当出色的医生为奇宏做医疗诊断,才知道他是一位脑性麻痹的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隐身人     
青年医生开普,住在山顶上的一幢房子里,致力于他的研究论文。傍晚,贝道克大街上传来几声枪响,他大吃一惊,放下笔,走到窗边向山下望去。一个小矮个正飞快地跑进河边的树林,而快乐的板球手旅馆门口则围了一群人。再向远处看,码头和停泊在港口的船上有一些闪烁的灯火,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看了一会儿,他又回到桌边干自己的事去了。  相似文献   

18.
王某曾是某中型国有企业的技术骨干,每年都有几项技术改进措施,由他作为主要研发人开发的新产品有三项获国家专利。几年前他辞职去了一家民营企业,现在是该企业的总工程师。在他的努力下,该民营企业的资产由几百万已发展为几亿,成为当地乃至全国有名的企业。在谈到当初从国有企业辞职,他无  相似文献   

19.
患有罕见致命疾病的儿童在北京接受了第二次干细胞治疗手术——直接针对他的大脑。 今年4月,年仅7岁的小男孩维克多·奥斯霍姆从他的家乡瑞典来到北京海军总医院,在那里.医生把500万个干细胞一次性地植入到了他的大脑中,这是维克多·奥斯霍姆第三次来中国——他在2005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并移植了1000万个干细胞。[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科技广场》2002,(6):18
今年5月8日,意大利医生安蒂诺里又有惊人之语,称三名在克隆技术帮助下受孕的妇女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分娩,届时真正的克隆人将问世。在不久前的一个学术会议上,他还透露,一名妇女在克隆人研究中已有8周身孕。在克隆人研究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社会大背景下,安蒂诺里一再为克隆人大造声势,不断触动世人对克隆人敏感的神经,加上媒体的一片热炒,让人感到克隆人也许真的要来了。其实,科学界对安蒂诺里早有质疑。包括他的昔日搭档、美国生育研究专家扎沃斯在内的多名科学家,都对安蒂诺里的说法“非常怀疑”。因为,目前有关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