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红辉 《出版参考》2007,(7S):I0005-I0005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人把出版称为“茅屋产业”。当然这个人不是中国人,他是Bookscan美国公司总经理JimKing先生。 他说:“我们把出版业叫做‘茅屋产业’,是因为写书太容易了,只要有台电脑坐在家里就可以写书,只要付钱找人把这本书打印出来,然后找个印刷厂把书印出来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讲作者自己可以出版,而且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相似文献   

2.
出版业的解构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在在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出版业整合的字样,其宗旨大都是要通过资产重组,成立出版集团,造大船,以增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一思路无疑是正确的,整合出版业确实是出版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措施,但是他们在提出整合出版业的时候,却基本上很少提及出版业的解构问题,从哲学上讲,解构是整合的前提,没有解构就没有整合,要使出版业真正进行整合,在观念上认真地对出版业进行解构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出版诚信论     
出版业是社会文明的窗口行业,在全社会倡导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的背景下,出版要讲诚信已无需论证,而出版如何才算诚信,确乎值得探究一番。笔者以出版社为个案,将诚信作如下考量。一、遵守专业分工是诚信的前提在我国,出版社在审批设立时都有其明确的出书范围。从出版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看,有坚持专业分工的必要。出版社的设立,通常是由其所在的地域位置和人文环境中丰富的出版资源决定的,地域相同的甲出版社与乙出版社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它们有不同的专业特色。当然,专业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某高校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的韩国出版产业特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丹 《中国编辑》2005,(6):94-95,90
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从1987年起,韩国政府放开了对出版业的限制,实现了注册出版社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5.
品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特殊的产物,它依附于商品本身,而其价值却又游离于商品之外,在以客户服务为主要导向的现代经济模式下,品牌更是被所有企业看得重于一切,就出版业而言,品牌可以分为出版社品牌和图书品牌,这两者的互动经营构成了出版企业的品牌效应,是所有出版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7.
陈颖青 《出版参考》2007,(11S):28-28
大概在出版业呆过十年以上的朋友,多少都会碰过,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上市以后,忽然就莫名奇妙地吸引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出版社什么事也没做,就看见书卖起来了,有人为它写评论,书店订单持续不断,销售量开始升高,出版社惊喜莫名,向他们询问为什么会如此时,他们比较诚实的答案通常是:“我也不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产业大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  黄泓  万珂 《新闻记者》2001,(1):11-13
电 视产业大整合的号角是在2000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吹响的。会议上提出的许多设想 ,如 :组建传媒集团(包括电视)、试行股份制改革、多种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这些问题 ,若是放到3年前 ,有的连提都不敢提或不准提(如股份制)。因此 ,2000年的中国电视产业大整合 ,与其说是一次体制大变革 ,毋宁说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次整合的主要内容是治理企业法人结构和资产重组。一、企业法人结构的治理由于“四级办电视”的建设方针和“条块结合、以块为…  相似文献   

9.
出版业现在面临的不只是数字媒体全面抢滩,也包括科技变化导致产业生态的"轴线翻转". 在台湾,至少就有2家电信商要投入电子书销售平台,6家上市信息产品大厂投身硬件电子书阅读器量产计划,其他原来就存在的网络书店、网站以及科技公司磨拳擦掌要进入这个市场的更是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0.
认识和了解中国大学出版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对于分析目前中国大学出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1中国大学出版业发展的阶段划分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状况与中国出版业发展起伏休戚相关,紧密相连。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发  相似文献   

11.
一 江泽民同志2001年8月7日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时指出:"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论断的提出,源于对当今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对人才这一战略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基础性、决定性地位的科学概括,是指引我们在日趋剧烈的出版物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业改革的微观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出版业的改革从空间方面来看,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出版业的宏观改革是指出版行业的全方位改革.它包括出版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比例关系,包括出版业内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比例关系,包括出版业的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递进与转换关系,包括出版业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及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包括产业布局方面的不均衡发展战略问题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版业结构问题及其调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出版业实现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阶段性转移的核心就是提高我国出版业的经济效益,而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是提高效益的最为重要的途径。目前,在我国出版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认真研究产业结构理论,在构建每个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要优化我国出版产业组织结构,形成产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竞争结构看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出版业正处于产业形成的初期,呈明显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特征.一方面,参与竞争的中小出版企业数量较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却不大,替代性较强;另一方面,出版业受国家高度控制,国有出版企业在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垄断性较强.因而总的看来,出版市场竞争相对缓和,竞争尚不充分.按照战略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结构原理,产业内竞争的根源在于行业内经济结构.一个产业内竞争存在着五种力量,即产业内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者和购买者,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综合强度,决定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及获利能力,从而最终决定产业发展的未来格局.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中国出版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对未来出版业发展模式的设计思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电子化或数字化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在电子出版物出现后,人们主要按照发展电子报刊和电子图书的思路设计出的一种发展模式。第二种是网络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设计思路是在互联网业兴起后,人们从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角度考虑和设计未来出版业发展模式的,这种设计和规划思路的主线,只是从经营对象存在形式的数字化和运行方式的网络化的角度,考虑到了如何实现数字化出版信息的上网运行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出版业跨越式发展的融资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21世纪,新闻出版业本身再也没有白手起家的可能,资本密集、劳力密集、人才密集、信息密集、科技密集,这五个密集已成为新闻出版业生存与成长的关键,而要达成这五个密集,没有资本的力量就如汽车没有汽油,根本无法激活,就此而言,资本是新闻出版业运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与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政府的作用和产业所在国家总体竞争力状况是不容忽视的.分析中国出版业的宏观政策和国家竞争力对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于我们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策略,应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政府关于产业的宏观政策和国家竞争力对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董中锋 《出版科学》2016,24(1):115-117
出版文化作为一种主流文化,自然有从属于它的亚文化。出版文化的亚文化很多,有的在出版的上游,有的在出版的下游,有的与出版互为因果,有的与出版相互依存。它们均与出版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可转化为出版文化,由亚文化变成主文化;有的不断分化,成为刺激出版文化发展的另一种力量。正是这些多样的亚文化,推动了出版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正是亚文化的存在,出版文化才具有无限的张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9.
出版评论与现代出版产业相伴而生,是现代出版业行业自觉性的集中体现。出版评论对现代出版业起着引导、协调、监督等作用。出版评论工作的滞后已经影响到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出版界应充分重视出版评论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试论出版品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了品牌竞争的时代。认识品牌的意义,探寻打造品牌的方法,对于出版社(此处主要谈图书出版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何谓品牌呢?所谓品牌,是指用于识别一个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某一名称、术语、符号、象征或设计,或它的某种组合。品牌是企业给自己或自己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