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思想政治工作最前沿的阵地,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紧密的纽带.长期以来,广播电台的对农节目在农村中有着最大、最稳定的听众群体,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占国土的绝大部分,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部分比重,13亿人口有近10亿农民生活在农村.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内最大的社会群体。关注“三农”,既是电视人实践“三个代表”,改造社会责任之所在,也是电视传媒自身发展的需要。电视媒体如何面对农民,服务“三农”,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独树一帜?这是广大电视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提高对农村电视节目战略意义的认识。对农电视节目是宣传国家对农政策,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和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策的有效载体。办好、办活对农电视节目,构筑一个实实在在的对农宣传推广网络,为农村提供一个全方位接触交流的舞…  相似文献   

3.
石长顺  李欣 《青年记者》2006,(10):20-21
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村村通”为对农广播电视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外在保障,让广大的农民朋友能够及时了解变化的世界,随时倾听党和政府的声音。但同时笔发现,“村村通”工程在对农(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方面尚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不符合农村实际的地方对农广播电视节目亮点不多,数量较少,质量较低,目前上马的一些节目存在“入户不入心”的尴尬。  相似文献   

4.
对农传播是当前新闻传播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切入,以"江西省农民致富与传播状况"调查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存在的传媒生态结构与功能失衡的状况,并对此提出了调节农村传媒生态平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如何使农村社会摆脱贫困,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是从中央到地方都不遗余力解决的问题.广播对农节目是广播电台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作为县级广播电台,苍南电台开办<农民之友>节目已经有十个年头.总结这些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办好广播对农节目应当突出"可用、可及、可亲".打好"信息科技牌",满足现代农民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乐清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中,我们对发生在农村的新闻,挖掘事物内在联系,揭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思考,一些深度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做 好 农 业 和 农 村 档 案 工 作 ,为“ 三 农 ”服务 ,为 农 村“ 两 个 文 明 ”建 设 服 务 ,促 进 农 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县级档 案 行 政 管 理 部 门 的 重 要 任 务 之 一 ,也 是 贯 彻《 档 案 法 》和《 山 东 省 档 案 条 例 》的 必 然 要 求 。近几年来,阳信县档案局紧密联系本县农业和农村 工 作 的 实 际 ,以 农 村 社 会 发 展 、农 业 经 济 建设 、农 民 收 入 增 加 为 目 标 ,创 新 服 务 方 式 、拓宽 服 务 领 域 、增 强 服 务 实 效 。从“ 五 个 结 合 ”入手,扎扎实实开展农业和农村档案…  相似文献   

8.
县级广播电视媒体地处基层,直接面对三农,在对农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得天独厚的优势。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随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9.
对农电视节目的成绩 对农电视节目指的是专门面向广大农村受众,以农村观众为收视对象,从农村观众的视角报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其他问题,力图关照广大农民的兴趣、愿望和呼声的对象性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三个代表",办好对农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广播,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努力提高对农宣传的水平,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应有的作用,无疑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广电传媒理当建设好对农节目服务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节目服务工程是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广播电视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面临光荣的任务和极好的机遇.本文就对农节目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分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对农节目转型与升级的六个"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之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离“三农”最近.或者说每天都生活在“三农”中。县级电视台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挥区位优势.提高对农宣传水平.起到解决“三农”问题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息传播环境现状 1.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缺失 大众传媒对农传播的缺失首先表现为报纸的时效性差,内容缺乏针对性,农村受众难以通过报纸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而失去了对农信息传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各级广播电视局、电台、电视台,各级广播电视学会,中广协会各专业委员会,有关高等院校:国家广电总局把2005年确定为“对农服务年”。为配合总局的中心工作,推动农村广播电视的改革发展,进一步搞好对农广播电视宣传,努力使广播电视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浙江省海宁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海宁潮·天通杯”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农”政策利国利民,“三农”宣传必须做好。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村专题节目已有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体会概括一句话就是要以爱农、近农、为农的精神,全身心做好对农节目。我们台现有两档农村专题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和《科技助农》热线咨询直播节目。《对农村广播》节目历史最久,是我们台传统的品牌节目,在周边许多省份,甚至东北,西北地区都有听众。《科技助农》热线直播节目则是新世纪紧扣“三农”开办的一档新节目。从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和电话.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两个节目的喜欢程度。如江西彭泽县一位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有9亿是农民,如何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不但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电视人也应义不容辞地为农民致富出一把力。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入世后,农业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农报道,精心开发农村市场,已成为各级电视台的一项重要宣传任务。如何办好对农宣传,打造"农"字号节目品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政府为主导的对农传播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发扬 《当代传播》2007,(6):108-110
在我国现有的媒体信息分布格局中,农村一直是信息匮乏地区,对农传播失衡的状况一直很难得到改善.笔者认为,政府是解决对农传播难题的关键.应该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在政策及资金支持下,一方面组建专门的媒体--对农电视频道,搭建对农信息传播平台;另一方面,组织其他辅助传播方式,培养农民的媒介素养,构建一个完整的对农传播系统,从而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省级广播电台频率定位研讨会上,某频道总监当听到有"开办农村广播频率"的提议时,立即反驳:"广告客户一听是对农广播,肯定都会吓跑……"一席话,道出了当今对农广播节目的尴尬: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连办一套农村广播频率都要在市场化语境中陷入质疑,不能不说是对农广播面临的窘境.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书屋"建设的三个重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新闻出版总署适时推出了"农家书屋"工程,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在我国农村建设20万个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至少配备一千册以上的图书、30种报刊及相应的音像制品."农家书屋"工程对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缩小城乡文化差距,维护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重要内容,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0.
对农传播是当前新闻传播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切入,以"江西省农民致富与传播状况"调查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存在的传媒生态结构与功能失衡的状况,并对此提出了调节农村传媒生态平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