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产生背景、具体含义等核心问题的梳理,使读者在头脑中构建清晰的无意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纵观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我们发现其创作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是事实。但是笔者对茨威格小说“除了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外,看不出别的特征”这种观点,却是万万不能苟同的。我们认真阅读和分析茨威格的小说文本,发现并不仅仅是再现和图解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茨威格的小说创作有其特殊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佘翠华 《文教资料》2007,(18):108-109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开创了心理学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新领域,让人叹为观止。这些新领域集中表现在他对无意识的研究、对性本能的看法、对梦的分析上。本文主要分析他无意识理论的深层意蕴以及无意识理论对人类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弗洛伊德和拉康的无意识理论,本文指出弗洛伊德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无意识,而拉康则从语言结构方面探讨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内容的,而拉康则认为这两个概念与隐喻和转喻的过程相似的。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层,而拉康是把主体心理分为“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20世纪前期欧洲文坛上,茨威格是个既非离经叛道又不循规蹈矩的稳健人物.其创作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的沃土和现实生活,但又独树一帜,即着重通过人精神世界的激荡去探究人生.罗曼·罗兰称之为"灵魂的猎手".换句话说,他开创了一种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的确,在欧洲作家中,还没有哪一个像他那样在心理分析及其表现手法上达到高度完美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茨威格及其小说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的作家,他擅长心理分析,巧妙地揭示人的心灵这一“黑暗大陆”;同时对作品精益求精,使他的小说享誉全球。  相似文献   

7.
斯·茨威格与弗洛伊德-兼论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茨威格和弗洛伊德同属犹太血统,前者魂断巴西,后者客死伦敦,他们俩是好朋友,对 社会、人生、文学艺术等许多相似的看法。茨威格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很大,在其著作中对弗洛伊德一生的人品、学说及影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是西方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他的精神分析学以无意识理论为核心,从心理结构理论衍生出人格结构学说、心理动力观和梦的理论。弗洛伊德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学说用于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美学观。因此,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20世纪前期的欧洲文坛上,斯蒂芬*茨威格这位"以德语的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托马斯*曼语)的奥地利籍犹太作家,以天才的笔触,打开了人类心灵的门牖,描绘了一幅幅"人的精神受难图",一张张"形象化的心电图",表现了笔下人物畸变的精神世界.他巧妙地借鉴与运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把对人的心灵的探索与开掘作为自己审美观照和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
无意识:朱熹与弗洛伊德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哲学心理学意义上的无意识视角对朱熹与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初步比较,认为在表面形式的相似之下,是基于不同文化精神的深刻差异:一为理性的、伦理的,一为非理性的、病理的;一为原始伦理精神的表现,一为二十世纪悲观文化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侧重于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类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小说便是很典型的代表.他的写作观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影响,但并非是弗氏理论的简单图解,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茨威格,在小说中还充分体现出一个有正义感的作家对现实的控诉与鞭挞.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上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思潮风靡全国时,他并不趋时,而是借鉴弗洛伊德主义的无意识理论及人格结构学说,进行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注重对人物深层心理剖析。他在表现技巧方面也主要是借鉴了弗洛伊德理论关于梦幻、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等意识流小说常用手法。施蛰存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作家对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的借鉴、运用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诠释弗洛伊德学说是张爱玲作品的主要内容。对弗氏学说的依赖性传承带给张爱玲作品明显的思想艺术缺陷,但张爱玲的创作成就也与此密不可分。对精神分析学的接受和运用,使张爱玲的创作靠近了西方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的性格是歇斯底里性格,即易受暗示、强烈的自我中心需要、情感极端化和富于幻想。这一性格的无意识与其具体的人生经历,决定了其学术思想的独特性。带胎衣而生的文化解读为其性格的暗示性注入"伟人"意识;生命"归土"概念与对死亡的预期为其歇斯底里暗示性注入"死亡"意识;俄狄浦斯情结、非友即敌的结友方式、专横性格则是其歇斯底里性格自我中心需要和情感极端化的体现;其人格结构理论反映了他的歇斯底里幻想性。  相似文献   

15.
在心理学发展史上,无意识这个概念是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却并不是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在西方哲学史及科学史上.莱布尼茨阐释过的“微觉(次要知觉)”概念、尼采所说的“意识只是表层”、叔本华的“人类灵魂中存在野蛮的兽性”.实际上指的就是无意识;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赫尔姆霍茨相信从感觉原子中得到的经验世界的构造要求无意识推断的存在;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弗洛伊德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检验并应用这些假说,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形成了一门以无意识心理研究为主的心理学。本文旨在讨论弗洛伊德主义中无意识思想的来源,分析无意识思想的起源以及对弗洛伊德主义形成的影响,文章最后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流派至今一百余年,其理论深奥复杂、难以理解,概念界定也比较模糊。“无意识”概念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学习精神分析的关键,但学习者较难把握。文章探讨了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从最早的受抑观念论到受抑无意识论再到无须压抑的无意识论,再认识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学习和掌握精神分析理论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茨威格的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体现,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冲突和矛盾理论都被茨威格广泛地运用在小说的创作中,这些理论的应用让茨威格的小说无论是情节或者结构上都集中表现出一种波澜与变化,使得故事的情节更加感人,增强了读者的兴趣。茨威格善于将心理及哲学的理论和思想应用在小说的创作中,为世界传记文学创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是非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它的主要缺陷是:夸大了无意识在心理活动中的地位,贬低了意识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制造了无意识与意识的绝对对立,抹煞了二者之间的相互绕一;割裂了无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否定了无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混淆了无意识与生理本能的界限,把人的心理过程生物化,把人的行为自然化了。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左拉的小说创作与理论入手进行探究,并在对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比较中,从宏观上揭示了其在美学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