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衡要遵循"动、变、平、定"的四字原则。平衡不是一潭死水,是动态的,简称"动";当平衡的一边改变时,另一边也会随之改变以达到新的平衡,简称"变";平衡中得到的与失去的总保持相等,简称"平";保持平衡的特点就是,平衡总保持相对稳定,简称"定"。其中"平"和"定"是目标,"动"和"变"是实现既定目标的策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所谓平衡,就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统一。"大自然、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都符合这一规律,都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成为课堂导演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从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在此就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设疑,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裴晓红 《语文天地》2014,(32):21-22
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有时,在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在反思探究教学法中强调训练的基本方法为“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尽管这些方法都着重了一个“动”字,但我们知道,从哲学上来讲,“静”是相对的,“动”是永恒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静”呢?笔者认为,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动脑思”是“静”的根本表现,且“动脑思”是这个过程核心。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学而不思则罔”,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法也需要改变。为改变政治教学中枯燥的、督促背诵的教学方法,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  相似文献   

6.
课堂设疑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有启发性、有创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从而对所提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看法,并最终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和思考的一种教学行为。设疑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手段。而如何提问、何时提问都是有学问的,需要教师精心研究,巧妙设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在学习效益上,如何让学习高效主要取决于老师对问题的预设和课堂探究的掌控。本文就高效课堂结构的核心——设疑与探究过程中的"要"与"不要"作一阐述,以期真正改进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上好语文课?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是最让语文教师烦恼的问题。通过对传统教育教学得失的反思,人们认识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到尾"的现象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因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获得知识、发展素质主要在这里接受教师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我们希望。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平台。对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些个人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着历史新课标改革的东风,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如何踏上改革的第一步台阶?如何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值得我们去探究。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确立求真、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阵地,有意识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活动息息相关。教师若能机智教学,自如运用精彩的导入、巧妙的设问追问、新颖的情感体验,带着学生全身心沉浸于文本,神游于互动之间,让语文课渐入佳趣,那么课堂才会真正有生命、显活力。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为此,教师要善于营造探究的氛围,将传统静态、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特点,和谐民主的气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张梅莹 《新疆教育》2013,(15):111-111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改革是教育的生命,而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渠道。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执教者首要面对的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经验谈一下我的做。法和认识,不当之处望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15.
李锴 《华章》2011,(24)
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的同时,也让语文课堂多了许多浮躁.如今的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讨、研究拓展、网络学习等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广大教师现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凸现学生主体,往往忽略了学生主体的差异性,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的独立思考.致使很多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徘徊,难以生成有效的学习成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李希贵曾说过:"只有活跃气氛而没有屏神思索和思维交锋  相似文献   

17.
刘蔚芳 《考试周刊》2009,(19):200-201
由于种种原因,在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普遍对政治课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乏互动,课堂不和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我们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力的生命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设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存疑才能求解,释疑才能长知,就个意义上说,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不断释疑求解的过程。"在可疑与不疑之间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的话精辟地阐述了学与疑之间的关系。经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为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也正在逐步地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地发挥主导作  相似文献   

19.
潘绍昌 《云南教育》2008,(12):38-39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也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交流者。这一转变,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课堂上巧妙地“设疑”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设疑?  相似文献   

20.
<正>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学贵有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能悟。课堂提问又称"设疑",它是熔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是学习者与知识对话的阶梯,是教师触发学生思维的引线。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应从设疑入手,在设疑上求创新、求发展。精心设问,循循善问,正是解开有效教学心结的"金钥匙"之一,也是进行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一、设疑时机精准——让预设生成在学生需求中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