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的确,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生活化教育都不可或缺。将教育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2.
杨天云 《教学月刊》2006,(12):37-38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而是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改革传统教育、研究生活教育是教改实践的呼唤,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是世界教育现在和未来的永恒主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应当注重构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流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要做到为生活而学习,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也要融入生活,倡导英语教学生活化,使英语教学变得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因此,如何在课前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觉,谈体验,大胆探究,畅所欲言,将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我们从事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将英语教学生活化,是对《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在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偏重语言“形式”的学习,忽视文化“内容”的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开放步伐的加快,英语教学的重点开始逐步转向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对该语言所代表文化的认知,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从而凸显出“语.境”创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于娜 《现代教育》2011,(8):48-48
职业高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单词、句子,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果教师还是一味的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会造成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如何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训?我认为在教学中设立真实、生动的外语交际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是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毕然 《教学月刊》2010,(6):29-30
呈现能力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之一,它要求教师“在一种能使意思明了的情境中,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感知和理解教师所呈现的语言材料。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般是从感知、理解教材开始的。感知是指学生能够听清楚或把握所学语言材料的声音,或看清楚其书写形式;理解就是通过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明白听到的或看到的语言材料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各种交际,何况受社会的迅猛发展所推动,人类的交际显得越来越频繁且日益重要。这也体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实际上是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具体运用英语的过程。因此,我们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境进行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那么,如何创设特定的语境,使英语教学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呢?  相似文献   

10.
杨海凤 《教师》2012,(19):106-106
生活即教育。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体验知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媛媛 《学子》2013,(11):47-48
一、教学氛围的营造要生活化教师应通过创设各种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而又令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消除他们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变枯燥讲授为激趣点拨,使学生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难度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尝试。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信心倍增,收效显著。学生在校大多数时间在教室里度过,所以班级文化布置里也要有英语的一席之地。老师或学生们可以尽情地使用英  相似文献   

12.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语境分"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姿势、手势等等。  相似文献   

13.
陈华亮 《成才之路》2013,(19):27-2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也就是说对于一门语言而言就是要"为了用而学,为了学而用,学了就用。"《英语课程标准》的思想与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不谋而合,英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杜威也说:“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表达和交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英语具有十分鲜明的生活化特征,英语这门学科也彰显出时代性、时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授英语课时,不能照本宣科,固执僵化,以本论本,而是要创造性地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与生活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提倡英语教学要创建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活动氛围.使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语环境中.自觉地进行交际.本文根据中学生兴趣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本人的教育实践.总结并提出了如何进行语境激趣促进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李霞 《宁夏教育》2010,(11):52-52
语言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主张从经验中学习,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联合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1现代媒体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创造了优越条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皆因它在教学过程中能比传统教学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1)现代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能呈现出文字、图像、声音乃至视频和动画等信息,可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程一定要充分考虑和注重其学科特性,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密切关注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课程,提倡科学课程要切实贴近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强化学科的生活性。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传统的课堂更加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很多精彩教学设计环节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促进作用,当然传  相似文献   

19.
范敏 《成才之路》2013,(24):43-43
当下,所有的学科教学都以生活教育作为理论基础。其中,英语学科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汲取,一切与之相关的内容都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因此,注重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是提升学生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