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业生求职消费越来越高,求职经济方兴未艾,在求职经济繁荣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付出,因为在校大学生的求职费用主要来自家庭,可以这样说,正是无数毕业生家庭的推动才使得求职经济一片红火。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消费,并了解父母对大学生求职消费的态度,笔者访谈了十几位2003、2004届毕业生的家长,以下是较具代表性的访谈。  相似文献   

2.
职业设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的蓝图。章提供了职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并对大学生职业的设计和求职择业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客观分析,提出了影响大学生求职择业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一是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二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情况;三是求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四是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3.
谈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不可避免。从分析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受挫的原因入手,强调受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探讨培养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挫能力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晨风  汪芳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3):152-156
大学生毕业遇到的头等大事是就业。如何理性认识求职过程的挑战与机遇,也就自然地成为求职心理准备和求职实务准备的首要问题,因此,理性认识大学生求职挑战与求职机遇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的现实状态,就业期待欲望的意义、就业人素质的作用,不仅是大学职能部门应尽的教育职责,也是推进我国高级人才市场良性培育和高级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探索心理权利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首先假设了心理权利对大学生求职努力和职业生涯抱负的影响,提出心理权利有可能正向强化大学生的求职期望,却会削弱他们的求职努力;进一步提出朋辈求职进展有可能调节心理权利和求职努力的关系。采用问卷调研,回收有效问卷443份。结果表明:一是心理权利会正向影响大学生的求职期望和职业生涯抱负;二是朋辈求职进展能够显著调节心理权利和大学生求职努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又到大学生求职时节。除原来的户口、学历、性别、外语等级证依然影响着大学生求职外,用人单位看重的学校出身、家庭关系、专业能力、项目经验等因素又日益凸显,被大学生称为求职的新四大壁垒。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其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面对求职中的种种困惑和矛盾,大学生极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了解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帮助其进行心理调适,解决其心理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心理工作者的责任。而大学生,特别是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也必须正视,而且勇于面对这个现实,在毕业求职前从心理上做好准备。文章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大学毕业生的种种心理困惑,提出了正视现实、了解自我、适当定位的择业观,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着重研究了当代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以降低大学生求职失败率,提高求职与择业的技巧,助其走出求职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求职花费是个老话题了,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在社会上升温也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求职花钱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的事实."大学生求职成本调查"是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举办的2006大学生求职系列调查之一.通过这个调查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大学生求职的一些新情况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知己,更要知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求职择业,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求职面试。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前4步的积累和准备,而直接从第5步开始,即拿着“简历、求职书、各种证书”,从校园人才市场、招聘会频频出击,结果是大多数毕业生都是无功而归。究其求职失败的原因,既不真正“知己”,又不完全“知彼”,是导致大学生最后败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与2003年女大学生写真简历.断肋瘦身的求职新闻相比.2004年女大学生求职似乎平静了许多。然而这种平静并不意味着2004年的女大学生求职就能一帆风顺。在许多大学生看采,只要给一个平等的机会就足够了,“性别不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9):F0002-F0002
当前,大多数求职者在求职时准备不足,导致屡战屡败。充足的准备可以让大学生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可以让大学生提前1-3个月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求职的成功不仅要靠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更要靠有效的求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F0002-F0002
当前,大多数求职者在求职时准备不足,导致屡战屡败。充足的准备可以让大学生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可以让大学生提前1-3个月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求职的成功不仅要靠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更要靠有效的求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1):F0004-F0004
当前,大多数求职者在求职时准备不足,导致屡战屡败。充足的准备可以让大学生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可以让大学生提前1-3个月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求职的成功不仅要靠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更要靠有效的求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网络求职模式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而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大学生网络求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一种应对风险的有效策略。网络求职中存在的风险对于大学生具有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自身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帮助提升大学生在网络求职中抵御风险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松涛 《教育与职业》2004,(22):36-37
大学生打工,是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之一,也是勤工俭学的有效途径。找份兼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打打工,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由于求职心切、社会阅历较浅等原因,不少同学的求职经历往往变成了上当受骗的经历。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的逐步市场化,使得大学生的求职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帮助学生求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也是目前大学生们十分关心的事情。认为大学生从进校门开始就应规划自己的职业,进而做好在求职场上的一些具体注意事项,对大学生的求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据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了解大学生的求职行为特点,探究影响学生求职的因素。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行为的研究,不管对人力资源还是对于学校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求职行为是成功就业的前提。求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段痛苦的历程,有效的求职行为能够缩短痛苦的时间,增强应届毕业生对社会、即将面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求职时不知所措,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要想获得求职的成功,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培养健康向上的求职心理是顺利就业的保障和要求,是当代大学生求职前须用心钻研和修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和企业富余人员也需要职业指导本栏编辑室辛振镒编辑同志:有消息说,台湾大学生的求职心态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因而毕业后有不少人难就业,其失业率男生是9.15%,女生是11.8%,反而不如那些高中、中专的毕业生求职就业顺利。我接触的一些大学生和他们...  相似文献   

20.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营销意识,而打造高质量的、具有良好信誉和独特优势的个人求职品牌往往是求职制胜的一大"法宝"。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品牌意识淡薄、品牌支撑不足以及品牌经营与管理不善等问题,对大学生求职品牌定位、品牌凝炼、品牌营销以及品牌管理进行探讨,以期对大学生打造个人求职品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