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面追求升学率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缺乏 ,学校体育改革目标不明确 ,体育师资不足等是影响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应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改革 ,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施配套地方法规 ,在师资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着手来推进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贵州省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为典型案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与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当前贵州南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师自主性与创新性的课程能力、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内容体系呈现薄弱环节.发展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第一, 强化体育教师的课改意识,加大自主创新性的课程能力培养;二、注重校本课程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构建"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下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3.
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黔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教育观念落后、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严重欠缺,投入不足、民族特色不突出;教师队伍相对较为稳定,民族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和健康状况良好,但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急需改善和提高。据此提出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实证调研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课程建设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研究旨在要从面向时代要求、谋划教育发展、树立先进教育理念的高度上,从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层面上,从获取先进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角度上进行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课程改革;从而以特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孕育学校体育文化,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打造品牌课程,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特色课程,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民族师范学院2000级本科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抽样调查,分析黔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为改革高等院校体育、健康教学以及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探究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黔南是贵州境内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自明代中期开始,阳明心学在黔南地区得以传播,一百余年间,以都匀为中心的黔南地区崛起成为黔中王门的"五大重镇"之一。以阳明心学为主流的儒家文化促进了黔南教育文化的发展,使黔南成为贵州儒学文化最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黔南布依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课程资源,但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因此,应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大力开发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料,以实现新课标确立的学校体育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一、研究缘起1.主要动因在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之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布依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性研究"于2010年12月获得立项。课题组选择了黔南州教育局授予的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福泉市教育局表彰的先进学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挂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实验基地——福泉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为福泉三中)为项目研究基地。不论是学校的内部条件,还是校园的外部环境,福泉三中均具备良好的课程改革基本条件。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少数民族师范院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借鉴普通学校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准确理解《课标》 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进入新课程”的要求,自2005年秋季起,各边疆少数民族也纷纷加入到课程改革的行列中。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学校  相似文献   

11.
Presently, there are a growing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s in northwest England. Through sociocultural theory, this paper examines student and parent perspectives of their experiences in the schools. Using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including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ield notes this case study focused on children of ethnic minority par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the northwest of England.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erspectives of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hile identifying the pedagogical knowledge and strategies already being used by teachers and schools who work with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Foundational to this research is the belief that ethnic minority families and teachers need to make concerted, intentional efforts to engage in and acquire appropriate knowledge for build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ve relationships in order to benefit student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formances and the progress made by pupils of minority ethnic origin between Key Stage 3 and Key Stage 4 in British secondary schools. The data used in this paper were collected as part of a PhD study by Haque (1999). The paper discusses findings from multilevel modelling analyses carried out on 12 of the 20 schools in the research study. In particular, it reveals that whilst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performances and the progress of pupils of minority ethnic background in their Key Stage 3 and Key Stage 4 examinations, these differences become substantially reduced when background factors (other than ethnic origin)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n order to identify accurately and reduce the nature of disadvantages for pupils from particular minority ethnic groups, policy-makers, schools and teachers need to differentiate these groups beyond their national origin.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minority teacher recruitment policies and programs of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explores their influence on the racial/ethnic makeup of the teaching force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public schoo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oward increasing the overall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minority teachers in the public schools, those gains have been eclipsed b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minority student population. As a result, the racial/ethnic gap between students of color and their teachers has actually increased over the years. The authors provide an overview of current minority teacher recruitment state policies and introduce the Teacher-Student Parity Index, a new metric for comparing the proportion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racial/ethnic groups to gain a more textur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mographic reality of today's schools than is presently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The authors conclude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policy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访谈法,对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双语培训学员的汉语学习策略进行调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培训策略,为有的放矢地解决培训中的教与学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小学民族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状况及其主要表现,以及引起这些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分析教师不健康心理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保持中小学民族教师心理健康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如下:(1)襄阳地区男性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要高于女性体育教师,同时襄阳地区整体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值偏低;(2)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具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3)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4)随着学历的增高,襄阳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指数也逐渐增高;(5)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其职业幸福值就越高,在月收入4000元以上时,职业幸福感指数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理论,对襄樊市城镇中学体育工作的组织、教学过程、教师队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体质健康测试、场地器材、体育科研9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襄樊市城镇中学领导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业务管理水平较低;体育教学随意;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课外体育仅突出一操,流于形式;课余训练不够科学,课余运动竞赛参赛率低;体质健康测试可有可无;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科研薄弱.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以青海省天峻县为个案,从师资水平、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天峻县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讨民族地区县域内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展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措施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20.
浅析内地民族班(校)师生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地民族班(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民族教育异地办学模式,这一办学模式在民族教育体系内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适应则是内地班(校)师生首先共同面对的问题,该问题直接制约着民族学生的学业进步以及内地班(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借鉴文化适应理论,进行文化适应的实践创新,有助于加速内地班(校)民族学生初步的文化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