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欲求。具体地讲 ,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 ,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 ,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 ,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 ,学生逐步地培养坚强的意志 ,养成自信、自尊、自强、富于创新的性格。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有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 语文教学民主化 ,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我国自古以来就讲求“师道…  相似文献   

2.
覃文 《广西教育》2013,(22):68-68
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把语文学习与品格培养联系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品格。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是受益终生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3.
主体意识,就语文教学来说,是指学生对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并由学习活动的兴趣内化为对语文知识及其规律的探求,不断地把语文学习与远大的志向联系起来,从而逐步养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品格,这就是语文学习主体意识形成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乡土作文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主体意识,就语文教学来说,是指学生对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并由学习活动的兴趣内化为对语文知识及其规律的探求,不断地把语文学习与远大的志向联系起来,从而逐步养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品格,这就是语文学习主体意识形成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利用乡土作文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席红蕾 《新疆教育》2013,(3):113-113
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逐步地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所以,学生良好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益终生的。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理念确立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和调动其积极性的学习主体,因此,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主研究,总结规律,探究难点,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从而达到知识共享、高效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突出学生语言实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这一目的,实施“主体教育”势在必行。“主体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它强调真正赋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发展其个性与想象力,拓宽创造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尝试了一种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亲身探求知识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带来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改革的重大变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主要做法是坚持语文教学民主化;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建立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只是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渐渐丧失兴趣。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讲,自主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逐步地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所以,学生良好的自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受益终生的。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再次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的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再次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实施语文教学的主体性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热爱语文的意识,充分调动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概言之,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学生力求学好语文并与积极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极有耐心地培养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使学生对学习语文首先有兴趣,接着寻找乐趣,进而形成志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在参与中培养兴趣,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齐桂凤 《考试周刊》2011,(34):50-50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唤醒主体意识,落实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落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随意性和抗干扰性能力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每个人的发言都不一样在低年级课堂上,一些学生经常有这样的心理:老师的讲述,总是对的;同学响亮的回答,总是正确的;自己的想法,老师不问我就不说……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主体意识慢慢丧失殆尽,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的消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把学生放在语文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仍是采用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木然地接收充斥着语文的课堂教学。高产低出的语文教学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素质教育教学规律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断地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能有效地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