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琳 《考试周刊》2013,(27):116-116
<正>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可见,学校体育在炼"身"的同时更要炼"心",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改革也如火如荼。体育与健康新课标除了突出学生的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和身体健康三大教学目标外,更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可见,小学体育不仅要炼"身",更要炼"心",即:既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学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具体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优化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  相似文献   

3.
钱素林 《考试周刊》2014,(68):126-127
初中阶段是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改革以往过分重视技能目标的应试教学模式,把教学重心放在身心发展的目标上,是初中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根本。有效教学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有效开展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学知识,更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本文就此探讨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学习方面要实现的目标,不只是关注学生参与体育技术技能和锻炼的身体的学习,同样也重视学生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等心理方面的成效。要在体育课堂中做好运动参与的文章,要有合适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就自己的体会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5.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可见,学校体育在练“身”的同时更要炼“心”,不仅要使学生在体质上有所加强,在智力上进一步拓展,在心灵上也要有一个良好构架。因此,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有组织的教学过程。该过程中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其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个过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师活动及人际关系等方面与其他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研究和阐明体育教学的问题是为了更深入地探索其内在的因素和规律,为体育教学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构建快乐课堂是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快乐,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掌握程度。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有激情的学习,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展现自我,自我超越,教师要正确实施快乐的体育教学,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并在运动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健康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训练学生具备超强的体育素养,但是必须要以恰当的运动技能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魄。为此,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兼顾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更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求、身心成长相适应的阳光体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体育课程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辉 《甘肃教育》2014,(17):67-67
正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体育也由“竞技体育”发展成“大众健身体育”,这就要求现代高校体育在教学目标、培养模式、创新机制等方面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其任务不仅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要担负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陈冬梅 《广西教育》2014,(25):122-122
正新课标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用五个方面,指出了新的体育价值观,科学地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目标应由"学科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把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及体育锻炼兴趣、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作为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注重体育课程的自我体验和促进自我发展的价值,以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其身心协调发展。一、运动参与目标运动参与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五个方面目标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体育与健康的改革中,要求能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进一步拓展体育课程的内容,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定向运动等新兴项目被引入到初中体育健康课堂,有效改进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定向运动引入体育教学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使用,为学校体育工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学校体育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体育信息和运动数据得到更快速、更及时、更准确的存储、检索和处理,有效提高了学校体育管理的实效性,使学校体育教育管理走上了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为顺利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所谓“体育后进生”,是指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学习任务的学生。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光要培养体育骨干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后进生的进步、提高和发展。因此,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我们教师的重任,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体育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确立了课程目标,拓宽了课程内容,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了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它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的三维健康观外,更具体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下,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理念,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更要教会学生健康地生活,体验体育运动魅力,衔接社会体育.结合太极运动文化、健身、养生功效,阐述高校太极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王云 《广西教育》2013,(14):94-94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强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技能、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快乐,陶冶情操。近几年来,笔者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励志教育,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波 《中学教学参考》2013,(30):103-103
长期以来,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看似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其实不少也只是作表面文章,根本没有重视体育学科的地位.体育学科在学校呈越来越边缘化趋势.在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强调了体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更要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通常都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但是这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有机构成应该是运动欣赏力、健身评价力、运动参与力.  相似文献   

19.
张卫兵 《考试周刊》2008,(47):121-1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20.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初中体育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可使学生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