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如今写作教学状况: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甚至一说到写作就产生惧怕心理。如何改变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就言之无物的情况,笔者认为,必须锻炼学生先写"放胆文",在此基础上,再教之以规矩,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多写放胆文的优点,希望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说理文有着自身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写作规律,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文体特点,引领学生深入感知、提炼综合说理文的特点,让学生明确说理文的中心论点、理解事例的表达价值、掌握作者论证的思路,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关于写作教学,前人早有“放”与“收”的论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讲我们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写作课堂是师生交流写作思想的重要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课上也应处理好“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写作教学,前人早有"放"与"收"的论述。从学生写作的角度讲我们鼓励学生先写"放胆文",再写"小心文"。写作课堂是师生交流写作思想的重要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写作的每一个细节。因此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课上也应处理好"放胆教"与"小心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初一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抓住文章中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眼",只要让学生捕捉了"文眼",就能深入探索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6.
说理文的教学,需要教师把握文体特点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发现说理文的秘妙,指向语文方法的掌握和言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篇说理性文章《谈礼貌》的教学为例,立足文体特点,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再进行迁移运用,将阅读所得进行运用内化,真正实现"语用"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南宋诗人谢枋得在《文章规范》中提出了"小心文"和"放胆文"的概念。"小心文"和"放胆文"对今天的作文教学依旧具有启发意义。小学生作文以"放胆文"为主,中学生作文则以"小心文"为主,而从"放胆文"过渡到"小心文"时,往往不容易适应,写作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教师要依据学情进行教学,小心文需要小心教。  相似文献   

8.
写作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利” ;写作课不仅是教学生如何去写作 ;将各种文体分成新闻类、文学类、理论类和应用类 ,要比把其分为记叙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和应用文体较为科学。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写作现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去"学",能在"学"中获得收获,得到发展。传统物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即"讲","学"则为"听"、"记"、"背"、"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且以掌握应试知识为主,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多说、多想、多问、多思,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凸显,物理教学才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0.
说理文也就是议论文。它是小学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文体。我们要重视这种文体的教学,利用文体教给学生文体知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比较和朗读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四到六年级编选了5篇说理文。说理文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初步掌握它的解读方法、感知其写作特点,为以后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这一文体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中,要紧扣特点,探寻所言之理;前后联系,感知所言之序;品悟辨析,积累所言之法;创建平台,促成所言之效,从而提升说理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抓文本中的"文眼"进行教学,既能给教师自己减负,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如能适度运用字理解析这些"文眼",使这些"文眼"直接地呈现出文章的主旨,并就此顺势建构起教学的思路与骨架,纵横连贯起全文的教学内容,带动对全文的整体阅读、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能实现长文短教,短文精教,高效课堂自然生成。  相似文献   

13.
多年前大学毕业留校,服从分配教写作,之后工作有调动,但重点仍在写作教学.退休后,又受聘于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讲授"学术写作".至今教学写作已历40年,诸多文体都教过.期间也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接近中学老师,了解中学语文教学.中学教学是"戴着镣铐跳舞",有的制约是教师无法摆脱的.马克思说过,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也不能...  相似文献   

14.
任何文章都有其结构形式。写作要遵循文体体裁的规范,语文教学也要关注文章体裁规范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较强的文体感。所谓文体感,指的是主体对某种特定文体全部表现形式规范的领悟和把握。(潘新和)文体感比语感的层次更高,语感影响的是具体,文体感影响的是整体。许多教例由于不能清晰把握文体特点,教得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下行公牍文,教文既有公牍文的一些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点。从教文的创作动因来说,因实用性而起,以及由此带来内容的琐细性和实施的及时性等。由于写作者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往往以俯视的心理看待属下及群众,形之成文,自然气势充沛,有一种不可置疑的权威性。但由于"教"之含义所决定,许多教文使用循循善诱的说理方式,令人折服,具有劝谕性。在长期的教文写作中,不仅形成了一种外在的固定模式,正文部分还积淀了一种内在的写作模式,这与教文的写作者大多是封建社会所标榜的廉吏、清官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内容都十分丰富,各种题材均有所涉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可以从把握"文体感"入手,使学生在基于文体特征的意识上,有滋有味地朗读。具体的教学策略有:初识文体,把握朗读基调;捕捉关键,确立情感基调;依纲扣本,转换朗读基调。  相似文献   

17.
说理文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说理方法策略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说理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为不露痕迹地掀开说理文教学的内隐表达,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文本特点,可采用以问启思,以问促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自问中,明确文体特征;在互问中,掌握文体章法;在他问中,感悟文体内涵。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尤其是阅读教学,教者常因教学内容太杂、知识太多而不知不觉陷入烦琐分析的泥潭,思维凌乱、轻重难分。思想如钻子,必须钉在一点挤下去才有力。扣住文眼的"点"进行教学就能有效避免教学的烦琐。所谓"纲举目张",文眼就是文本的"纲"所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捕捉文眼,引领学生将文本梳理成纲;其次要着力品味文眼,通过文眼映照篇章;最后要巧妙对文眼进行反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活化语用。  相似文献   

19.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情真意切的美文,教学中,应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读",从而感受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品读文题作为"读"的切入口,不仅要让学生读出文本的情感基调,更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拟文题时的独具匠心,以及文题在整篇课文中独特的文学表现力;引领学生关注文脉,通过反复的诵读,向着作者的写作旨趣逼近,向着文本的更远处漫溯;落脚在对文眼的理解上,让学生走向思想的澄明、精神的皈依和生命的敞亮。  相似文献   

20.
学生写"下水文",即在教师写作指导之前,学生仅知道写作内容的前提下现场完成的作文。教师依据学生的"下水文"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并通过指导前后,学生两次作文水平的比对,科学评价教学效果。实现"先写后教""以写促教"的写作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