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从来都是对“僵化语法“的突破,修辞更多的是追求语言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当然,这并非说为了追求修辞效果可以漠视语法规范,而是强调:运用修辞手法,往往意味着对固有语法的“临时变通”,意味着可以达到一种“无理之妙”的境界。对于只有狭隘的语法意识、没有修辞目光的人来说,我们的语言几乎到处都是毛病。有鉴于此,拙就不仅仅是替“幽你一默”打抱不平了,更为主要的目的是想提醒人们在对一种语言现象进行“规范”之前,先照顾一下“修辞”。  相似文献   

2.
张敏 《现代教育》2005,(8):31-33
修改病句并说明理由题是汉语基础自学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这~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综合利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词汇、修辞等其他知识分析语言现象(即句子中的语法错误)的能力。从考生的得分情况来看,得分率并不是很高。修改病句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结合历年自考试卷以及平时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能给考生提供一些解答这一题型的思路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中 ,为了能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 ,使文字生动有力 ,产生鲜明的意义 ,我们常常采用一些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 ,来加强词义或语义 ,使某些词、某些句子或整个句子显得突出和强调。由此可见 ,在表达时 ,不仅要注意语法正确 ,还要注意表达的效果。因为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就不同。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强调”的表示法。一、运用一些常用的强调词或短语1.allall的意思不是“全部”,而是起强调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 ,过去分词或从句等的作用。如 :It's all right by me.我同意。2 .everever用在疑问词后 ,用来…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翻译“我认为你不对”这句话时常常译为I think you are not right.而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把这种错误归结为语法错误,其实学生所犯的这类错误并不主要是语法错误,而是语言思维上的错误,是一种由于语言思维习惯的不同所造成的错误。学生在英汉翻译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平常教学中,总会发现学生老是写错一些很简单的句子。比如:“我认为你不会游泳。”这句话英语是“I don't thinkyou can swim.”我们的学生很容易写成“Ithink you can't swim.”很多老师把这种现象归纳为语法错误。当老师给学生指出来的时候,总是讲得头头是道,哪错了,为什么错了,应怎样改;但当学生再次遇到时,又犯同样的错误。其实,这不是一个语法的错误,而是一种由于语言思维习惯不同造成的思维方式的错误。即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没有跳出母语的思维方式,没有用英语思维方式去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用肯定句表示否定含义是一种很特殊的表达方式,本文从四个方面举例阐述,使读者认识到这是属于修辞范围的一种语言现象,从而正确地运用它们。 在英语中,有许多句子在肯定与否定的表达方式上很特殊,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类句子的特征,而仅拘泥于字面意思,势必使译文面目全非。因此有必要对它们在意义上的相互转化加以探讨,用反译法来进行处理,使读者认识到这是属于修辞范围的一种语言现象,从而正确熟练地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7.
<正> 语序,即词语的排列次序。吕淑湘、朱德熙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说:“词语的次序是很重要的,次序安排得适当,意思就正确而明显,安排得不适当,意思就会晦涩、含糊,甚至不通。”这句话清楚地说明了语序与语言表达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序安排得好,就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安排得不好,就会削弱语言的表现力,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可见,汉语语序不仅是一种主要的语法手段,而且还是一种重要修辞手段。 就我个人的粗浅认识,语序的修辞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王新周 《文教资料》2009,(36):37-39
“花园小径现象”(garden pathp henomenon)是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局部歧义现象,这类句子虽然完全合乎语法规律.但极其难以处理。因为这类句子总是会导致句子分析者不由自主地沿着错误的方向分析这类句子结构。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世芳 《快乐阅读》2011,(19):74-75
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结构、逻辑推理和语言习惯等方面出现错误的句子。病句的病因大多数属于不合乎汉语语法,即语法错误,少数属于修辞、逻辑、语言习惯的问题。初中阶段常见病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不在于“工具论”本身,而是由于我们对“工具论”的理解与认识发生了偏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偏差之一:把语文这个工具等同于其他工具我们承认语言是工具,但更要承认语言是一种有别于其他任何工具的一种特殊工具。这主要表现在:语言是人类共有的而又带有使用者独特个性特征的特殊工具,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具有作为人类共同使用的符号系统的形式和作为个体言语交际行为的内容的双重意义。作为社会长期使用的、通过大家共同概括抽取出来的、规范人们交际活动的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语汇、语法、修辞、逻辑、文…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的”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保持语言简洁的一种语法手段。省略后的句子结构紧凑,显得精炼,又能达意,符合“节约用词”这一重要的修辞原则,也符合人们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一贯遵循的“省力原则”。本文主要讨论更为严谨的书面语中的省略现象(为对比起见,将省略的部分放在括号内)。  相似文献   

12.
“语法”是研究语言运用的法则、规律与习惯,它只负责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修辞”则研究如何提高表达效果,即用语不但正确还要恰到好处,负责“好”与“不好”。修辞的办法,一般指语辞的调整与修饰。且不可误认为“修辞”就是“修辞格”,它不过是一种修辞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修辞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英语中的修辞(Rhetorics)来源于希腊语,本来是指“精湛的讲演术”或者“说话时使用更多的词”.修辞对于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具有特殊的意义,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语法和逻辑.语法体现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则,逻辑涉及的是思维的规律与形式,而修辞的作用则是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修辞在英汉翻译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知道,语言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使翻译文字达到“雅”的境界,就离不开我们所谈到的修辞.修辞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各类书籍也都给予了详尽的描述.而对英语中外位结构的修辞效果却很少…  相似文献   

14.
彭明 《小读者》2013,(10):36-37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创作,其语言要求是多方面的。有时,当我们写完一篇文章后,感觉文章结构完整,行文流畅,文从字顺,似乎已经找不出什么毛病了。其实不然,因为文章不仅会有语法方面的错误,有时还会有非语法方面的错误。语法错误显而易见,通常人们也比较重视,而非语法错误往往比较隐蔽,—般人不易察觉,所以笔者称之为“另类”错误。那么,作文中一般有哪些“另类”的非语法错误呢?  相似文献   

15.
按照传统语法规则,在句中做状语的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和句子的主语必须是一致的,反之,则造成逻辑上的不合理,这是一种常见的语法错误,称为垂悬结构。但是,阅读中常见的一些被正确使用、接受的垂悬结构,本将对此进行简单归纳,旨在说明语法和实际应用相矛盾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我们平常提到修辞,只容易想到比喻、夸张、双关、借代等等一些修辞格,往往忽略了句式变换的修辞效果,以为句子的问题只是语法方面的问题。其实,造通句子,是运用语言的起码要求,属于语法范畴;而选好炼好句子,则是运用语言的进一步要求,就属于修辞的范畴了。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英语考试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单项选择题:读完题干后,一看就应选答案A,绝对不是B答案,因为B答案“看似”不符合基本的语法规则,但正确的答案却恰恰是我们首先排除的B答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是看到了句子的表面现象,没有对句子结构进行深层分析,结果导致所选答案是错误的。这类题目往往不符合  相似文献   

18.
语法结构:又称“语法构造”。1),指语言的整个语法系统。2),指语法方面的各种结构。作这种解释时,又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语法结构的结构体;二是指语法结构的构成方式。语法单位:语法系统的组成部分。语素、词、短语、句子都是音义的结合作,都是语法单位。传统语法学以句子为最大的语法单位。现在有些语法学者主张语法学应该研究大于句子的单位(屯称句群或旬组)。如《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就把现代汉语语法单位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语法结构与语法单位《汉语语法修辞词典》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之一,就是以语序作为语法的一种手段。何谓语序?语言学界对语序的认识和表达并不是一致的。如:高名凯、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的说明是:“词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就是词序,它是不步语言中表达句法结构的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科学》2004,(11):41-41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观点早已成为汉语教学系统的共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大讲语言知识,语言理论,语言规律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一个比较典型的似是而非的认识是: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要把汉语的规律告诉学生,他们才可能组成正确的句子。学生之所以说出“我们把饭吃在食堂了”,是因为我们对“把”字句的规律还缺乏正确的概括。按照这种说法,学生的错误产生于对汉语规律总结的偏芹。因此,要避免学生的错误,我们首先要把汉语的规律研究透,我们认为这种见解虽然含有正确的成分,但却是片面的。因为这岂不是说,在汉语的规律研究清楚之前,我们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