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创作的结晶,其中风土人情诗达三十余首,鲜明地体现了夔州当地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价值。杜甫歌颂了夔州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描述了夔州民间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批判了当地的恶俗陋习。然而在批判的同时,更多地谴责了不体谅人民的大小官吏,饱含了杜甫一贯悲天悯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杜甫《登高》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在于诗人在夔州时期苍凉激楚的情感,以及夔州独特的地貌气候所提供的境物与之深层契合,更与诗人至高的人生境界对境物的艺术提升有关。  相似文献   

3.
杜甫晚年,曾滞留夔州二年余,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自适之作。本文旨在探讨杜甫凝州自适诗的生存论美学意义,认为诗人是在对自然外物的观照中、日常生活的玩味中,眷恋一己残存生命,体验生命的苦涩、欢愉、忧烦,从而渐渐开释生命的烦恼。并探讨了夔州自适诗深惋忧伤、沉郁滞重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夔州杂诗》是王光祈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在用事用典、咏景咏物等方面对杜甫的夔州诗多有化用,乃是承继先贤遗风的王光祈忧国忧民之诗人情怀开始成熟的表现。参照王光祈创作《夔州杂诗》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其生平事迹和相关传世文献,对《夔州杂诗》作出论析,可以较清晰地勾勒出此中所现的与王光祈精神志向渊源相系的人生图景。  相似文献   

5.
杜甫客居夔州不到两年(大历元年春——大历三年正月),而所作诗歌竟达四百三十多首,这充分说明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生活中的丰收时期。杜甫的夔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杜甫夔州诗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产生了不少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大型组诗与长篇。如“伤时盗贼未息”,而怀八公忠勇报国与  相似文献   

6.
读杜甫夔州诗,我们会发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江山形胜和风土人情的。它们有的歌唱夔州的自然山水,有的凭吊夔州的古迹名胜,有的记述夔人的衣食住行,有的谈论夔州的风俗人情:这些诗篇宛若一幅幅色彩斑斓、风格奇瑰的三峡山水图和夔州风俗画,既令你在赏心悦目的名山胜水中流连徜徉,也让你在奇幼绚丽的殊风异俗中冶情陶趣,还使你在深沉厚重的历史长河中太息沉思。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种风貌。因此,研究杜甫夔州诗的山川形胜和风土人情描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五排诗《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是杜甫生平最长的一首赠友诗,长达一百韵,总计千字,洋洋洒洒。全篇叙议谨严有章法,书写挥洒自如,对仗精密而工整,用典繁多且讲究,笔力惊人,气势磅礴。它是杜甫夔州诗中的长篇巨制,风骚独具,在杜甫五排创作中属佳篇,展示了诗人晚年"凌云健笔意纵横"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8.
从永泰二年(766)春末迁居夔州,到大历三年(768)正月离开夔州沿江东下,杜甫在夔州寓居了近两年的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杜甫创作的一千余首诗歌中,创作于夔州时期的诗歌占了三分之一。杜甫一生有七律一百五十余首,而夔州所作七律有六十余首,也占了三分之一有余。在成就上,夔州诗亦是斐然,如《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等名篇均作于此时。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也选入了杜甫作于夔州的七律——《登高》。对杜甫夔州七律诗进行关注,并试图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分析这一类诗的文学成就,希望能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教学杜甫的七律诗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选入了杜甫的五言律诗《登岳阳楼》,该诗是“诗圣”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登楼咏怀诗,曾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诗人与世长辞的前一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这一年,杜甫携家眷由夔州出峡,沿江经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到江湘一带,并在暮冬时节流寓岳州,登临岳阳楼而赋此诗.  相似文献   

10.
海若 《文教资料》2009,(18):21-22
作为古代文学的研究热点,从古至今对杜诗的研究从未间断,作为杜甫晚年创作重要时期的夔州阶段一直广受关注,甚至早在宋代就引发过争论.推崇杜甫的黄庭坚称:"观子美到夔州后诗,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1](<与王观复书>)对此,朱熹却表示异议:"人多说子美夔州诗好,此不可晓,夔州却说得郑重烦絮.不如前此有一节诗好.今人只见鲁直说好,便都说好,矮人观场耳."[2](<清邃阁论诗>)对夔州诗的评价意见相左,引起了后人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杜甫草堂期与夔州期写景诗风格之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在草堂时期创作的写景诗多呈现萧淡婉丽的风格,同时这些诗作也渗透着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诗人一贯的沉郁之风。夔州时期,沉郁之风表现为意蕴更加深沉,且面临夔州山川风物,呈现出奇拔遒壮的风格。而草堂期形成的萧淡婉丽之风此期发展为更加细致入微,清新婉丽。  相似文献   

12.
从杜甫的夔州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此时的诗歌延续了杜诗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情感,随着诗人的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这种思想情感愈加成熟和深刻。夔州地处偏远,加上作者年老病衰,夔州诗作有着明显的日薄西山似的暮年独白,此时的诗人已经无力再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只得把这些昔日的豪情寄寓在咏史怀古之中。虽然作者远离家国,但是诗人也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关怀,诗人认为救国的出路有二:一是息兵养农,二是建立三国蜀汉刘备孔明一样的明君忠臣共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杜甫夔州诗是值得研究的。诗人自大历元年(766年,55岁)春来到夔州,到大历三年(768年,57岁)春离开夔州,在这里住了两年。这是他生命的最后阶段(59岁死去),身体很不好,患有肺病、糖尿病和风痹等病,牙齿掉了一半,耳朵也聋了,几乎成了一个残废老人。但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却极勤奋,短短的两年内,写了四百三十多首诗,并且多是长篇,约占他一千四百多首诗的三分之一。这些诗在思想上仍然是忧国忧民的。特别是在艺术  相似文献   

14.
范成大改诗     
宋代诗人范成大写了一首以农村妇女劳动生活为题材的《夔州竹枝歌》:"白头老媪簪彩花,黑头姑娘双髻丫。撇下儿啼上山去,采桑已毕当采茶。"他把诗交给几个夔州的朋友看,请他们提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夔州的两年,对于杜甫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在夔州诗歌中,诗人频繁地使用“故国”、“故园”、“月”等词,充分表现了思乡恋归、忆昔怀旧、孤独失落的情怀.生活的单调、孤独、压抑和失落加速了诗人的衰老,扩大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也给诗人以后的生活抹上了一层厚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一次送教活动上,我听到了一堂群文阅读课——《夔州猿声意悠悠》。执教的是丁琰玲老师。她按“猿”这个意象组群,选了五首夔州诗。身为奉节人,学生对于“夔州”二字定然熟悉,但是对于“夔州诗”,可能了解得并不是那么深刻。然而在丁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读了夔州诗,感受到了夔州诗那悠悠的诗意,还学到了读诗的方法。很多时候,我听老师们说,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阅读古诗词最大的障碍是他们与诗歌之间的隔膜。确实如此,这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7.
杜甫的夔州诗是诗人入蜀后的盛作,由于数量多、内容广、艺术性高而形成了创作的第二个高峰,它足可同诗人在入蜀前于安史之乱前后达到的第一个创作高峰相媲美.  相似文献   

18.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是我国“诗圣”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的一首“感时抚事”之作。诗人因看到了李十二娘舞剑器,唤起了对公孙氏年轻时的美貌及精湛舞技的回忆,引起了对自己身世、国事的联想。该诗反映了五十年来兴衰治乱的历史。全诗气势雄浑,浏漓顿挫,豪荡感激,是七言歌行中沉郁悲壮之杰作。  相似文献   

19.
关于唐代诗人李远的故乡,从其自称的祖籍地陇西开始,直至以后他人所言的蜀地、夔州、云安,论者或语颇寥寥,或并无实据,并不能让人信服。但李远三首乡愁题材诗《及第后送家兄游蜀》、《长安即事送友人》、《送人入蜀》包含有较多的地理信息,我们可以据此确定其为夔州云安人。  相似文献   

20.
杜甫《秋兴八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州的秋日萧瑟,诗人晚年贫病缠身,孤舟飘泊,关切国家安危的沉重心情为基调。其间又穿插对长安宫殿、昆明池水的追述,表现诗人时而孤独、时而悲忿、时而欢快、时而兴奋、时而豪情满怀、时而沉郁不安的心情。表现手法各不相同,又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