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甫旅居陇右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主要包括一些遣兴咏怀诗、边塞山水诗和咏物诗,陇右诗无论同唐代其他诗歌相比还是与其前期作品相比,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是其诗歌创作生涯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杜甫陇右思亲怀友诗在他的陇右诗中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将思亲怀友与忧国忧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概括了安史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因而,其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已超出了思亲怀友的狭小范围,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表现思亲怀友的内容。同时,此类作品在艺术方面也很有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羁旅意象是杜甫陇右诗的主体竞象之一,它最能表现诗人客秦时的特殊心境,也颇能体现杜甫用意象说话的创作特色和杜诗沉郁悲凉的风格,本试图用意象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对羁旅意象的审美内涵做一番审视,以提高人们对杜甫陇右诗创作特色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杜甫流寓陇右期间,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民族意象是构成其陇右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该时期他113首陇右诗中有50多首与民族意象有关,这些陇右诗写出了陇右地区特有的塞外风光、民族关系、异域风情,这类诗既不乏丰厚的意蕴,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岱宗夫如何?造化钟神秀,荡胸生层云,会当凌绝顶,齐鲁青未了。阴阳割昏晓。泱眦入归鸟。一览众山小。  相似文献   

6.
杜甫(公元712—770)是我国唐代具有重法轻儒倾向的政治诗人。《北征》是杜甫著名的长篇政治诗。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杜甫这篇重要作品,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杜甫诗中的主要政治倾向,批判地继承唐诗这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总结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为现实的阶级斗争服务,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促进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公元756年,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也是肃宗至德元年。这一年六月,玄宗在抵挡安史叛军失败后仓皇逃离长安。七月,肃宗在一群朝臣的支持下于灵武即位。在已失陷的长安城中,滞留着众多来不及跟随玄宗离去的朝廷官员乃至王室贵族,职位卑微  相似文献   

9.
《湘南学院学报》2018,(1):61-64
杜甫早年积极求仕,但一直沉沦下僚,最终流沛西南,漂泊终老。陇右诗是他刚刚弃官而去所创作的,这一时期杜甫依然心系家国,可渐渐追求隐退,不再积极出世。在诗歌题材的选择上,纪行写实、咏物兴怀成为主调,并呈现出情深意厚、清隽沉郁的特征。陇右诗是杜甫诗歌思想内容改变的重要时期,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研究杜甫的诗歌。  相似文献   

10.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顸,一览众山小。诗题“望岳”,是未登上泰山时望山而咏,这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全诗洋溢着诗人的青春气息,表现出诗人的远大胸怀。诗魂是一“望”字。诗贵含蓄,此诗句句写“望”,而句句未出现一个“望”字。望岳由远而近,从朝到暮。首句中“岱”是泰山的别名。“宗”,长也,  相似文献   

11.
对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历来争论激烈,多是由于对篇中一些诗句的注析理解不同而引起的。今就《桃花源诗》中的注析几点疑义,陈述管见。“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有些评论者认为,这是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明显地表现了他复古倒退的历史观”,“只能美化那处于蒙昧、野蛮状态的原始社会,引  相似文献   

12.
在杜甫的全部作品中,《秋兴八首》是最受人注目,称赏最多的一篇名作,但它到底在说些什么?古往今来的注家和研究者众说纷纭,谁也不能提出一个权威的、令人信服的解答。《秋兴八首》的主题和思想内含,至今仍是广大杜诗爱好者和研究者的一个捉摸不透的诗坛上的悬念。  相似文献   

1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诗描写久旱后春夜喜降好雨滋润万物的美景。全诗八句,四联。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  相似文献   

14.
本则札记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杜甫的诗歌理论:重视诗歌的源流发展,正确对待诗歌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诗歌的主要特征是缘情抒怀,诗歌既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是诗人胸怀抱负的艺术体现;注重创作灵感的作用,强调锤炼诗歌语言,讲究诗歌韵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自《墨子》。《墨子》一书,为墨翟、墨家弟子及其后学所作。它记载了墨家学派的思想和言行,是我们现在研究墨子及其学派的主要著作。墨子(约公元前480—420年),姓墨名翟(dí),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哲学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针对当时各国诸侯相互兼并残害人民的现实,倡导“兼爱”、“非攻”,主张爱无等差,反对进攻性的战争。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不区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一律加以反对,不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主张“兼爱”,也是不对的。《墨子》文词质朴,不重文采,但说理逻辑性很强。  相似文献   

16.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相似文献   

17.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相似文献   

18.
尽管《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渭之阿房宫。”但如果没有杜牧的《阿房  相似文献   

19.
这篇短文论述革命文化运动应如何对待古代和外国文化的问题.拿来主义,是鲁迅创造的一个词,通俗而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作风的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七日《中华日报》付刊《动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相似文献   

20.
“江湖”一词,有时专指长江、洞庭湖及其周围地区,《蒹葭》中“江湖后摇落,亦恐岁磋跎”之“江湖”亦然。这首诗写在秦州,借蒹葭的摇落而自伤,并伤失志之贤士,其所伤者,当指因流放夜郎而飘泊于江湖一带的李白。一说“摧折不自守”,一说“青冥亦自守”,《兼葭》与《苦竹》有密切联系。在《苦竹》中,杜甫除表明自己的归隐之愿,亦希望李白在获赦之后也能如此。后来他在成都写《不见》诗,即呼唤李白:“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本文吸取了前人注释成果,在《兼葭》所隐喻的对象如两诗的联系方面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