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逆向思维与道家的教育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向思维体现着道家的生存智慧,也是道家认识方法论的基本特征。道家教学中的逆向思维主要表现为:反身求己,学不学,以反求约和无为而治。道家教育智慧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1.逆向思维型由已知的像的位置求物的位置或由折射光线求入射光线.  相似文献   

3.
作文要出新,关键不仅在于写什么,还在于怎么写。因此,作文时要善于打破惯常的思维模式,通过逆向思考求异出新。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逆向立意逆向立意就是要善于从事物的普遍意义里由正求反,由褒求贬,或是由反求正,由贬求褒,以达到求异出新的目的。在记叙文或散文中,可从某一角度产生新的认识或感受,进而在文中表现出与常人或自己的过往相悖的某种感情。如,同样是写雪,有人赞美雪花的洁白无瑕,滋润万物;有人却鞭鞑雪的残酷无情——所到之处,万物萧条。在议论文中则多是通过逆向思维,从相反方向提出与传统定论不同的立论,然后展  相似文献   

4.
所谓逆向思维 ,是指由果索因 ,知本求源 ,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的一种思维。学习数学更离不开逆向思维能力 ,诸如常用的反证法、分析法等逆其常规思路的思维方式都是逆向思维的表现。心理学的研究及教学实践表明 ,心理过程方向的重新建立 ,即由正向思维转为逆向思维 ,对一般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是很有必要的。一、概念教学要强化逆向思维例 1 已知a β是方程x2 (m - 2 )x 1=0的两根 ,求 (1 ma a2 ) (1 mβ β2 )的值。解 :由题设逆用方程根的概念 ,得…  相似文献   

5.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逆向思维也就没有正向思维,没有正向思维也就没有逆向思维,它们相辅相成。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讨论了求幂级数的和函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例谈求代数式的值陶永文一、注意定义、公式、法则和定理的逆向运用,能使运算简便。在学生能够熟练地正确运用定义、公式、法则和定理之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逆向运用定义、公式、法则和定理的能力。在“活”字上下功夫,使计算简便:例1.已知x2+x+1=0,求x1...  相似文献   

8.
创新思维最本质的特性是求异性,而求异思维又包括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下面本人结合数学教学,谈一谈如何培养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习题,浩如烟海,要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教师不仅要精心选题,而且还应善于对习题进行变换,这样既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又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少受题海之苦.下文就谈谈物理习题的一些变换方式.一、逆向变换逆向变换指将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进行转换,或将某些概念、规律进行逆向分析和应用.例1 物体从h高处以初速v0做平抛运动,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逆向变换 物体以初速v0做平抛运动,落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成θ角,求物体下落时的高度h.例2 电荷在电场…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中从正面思维转向逆向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塑造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创新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中从正面思维转向逆向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塑造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创新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与正向思维相反的思维过程。一个人的思维可分为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两种形式,它们处于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逆向思维也就没有正向思维,没有正向思维也就没有逆向思维,它们相辅相成。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思...  相似文献   

13.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下面结合第四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谈一点教学体会。第四册从第42页起,在练习中相继编排了一部分逆向题。这些逆向题,既可打破见“多”则加、见“少”则减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认真审题和全面分析数量关系,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但由于低年级  相似文献   

14.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恰好相反,解答时需要进行逆向思考。而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比较弱,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怎样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二次函数逆向最值问题,指的是已知二次函数在某区间上的最值,求参数的取值或取值范围的问题.这类问题灵活性大、题型新颖、综合性强,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特别是综合分析能力及逆向思维.若按常规方法求解这类问题,往往较繁琐,且难度较大.本文举例说明处理二次函数逆向最值问题的一些优化策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的一种思维。学习数学更离不开逆向思维能力,诸如常用的反证法、分析法等逆其常规思路的思维方式都是逆向思维的表现。心理学的研究及教学实践表明,心理过程方向的重新建立,即由正向思维转为逆向思维,对一般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三线螺旋工件的反求为例,运用逆向工程理论,探讨了对复杂工件进行反求时的逆向思维方式,及利用UG软件对三坐标测量机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本应用题     
第三册数学教材中“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类基本应用题,学生感到困难,特别是对“逆向”叙述,更不易理解。下面设计一例,供复习时研究。例有5朵黄花,还有8朵红花,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黄花比红花少多少朵)?8-5=3(朵)(答略,下同)启发学生将上例改编成一道加法应用题(顺向、逆向)和一道减法应用题(顺向、逆向)改编的加法应用题:(1)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鼠标自由曲面逆向反求的技术,介绍了自由曲面数据的获取方法、CAD模型的重建技术,分析了数字模型与实物模型的误差,解决了反求技术中曲面重构和误差检测的难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逆向思维指的是:由果索因,知本求源。表现形式则是多方面的,本文仅谈谈自己在初一代数关于“幂的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点滴体会。初一代数第二册,关于幂的运算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