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年代兴起的访谈、专访类节目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电视台.访谈节目里主持人的言语表达给观众留下难忘印象,而他们成功地运用好非语言信息,以此打开被访者的心灵之门,挖掘出人的思想亮点,更使我们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2.
赵娅军 《声屏世界》2012,(12):35-36
非语言沟通是指抛开自然语言,以人自身所呈现的静态及动态的信息符号与副语言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表述系统。它包括仪表、服饰、动作、神情,还包括目光、发型、肌肤、体态、音质、音色、类语言等非语言信息作为沟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访谈节目是以呈现真实交流过程为节目直接表现形式的节目,谈话就是节目推进的重要手段。访谈节目中人际交流的比例大、成分重。  相似文献   

3.
电视这种媒体与广播、报纸相比,它是一种直观性、形象性媒介;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河南电视台《中原焦点》、《周日观察》是深度报道节目。这种节目很大部分是由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完成的,节目的访谈分量是很重的。这种深度报道由于结构复杂、事实情节较多,很容易走入让观众看不懂或很抽象的怪圈。如何使访谈分量很重的深度报道有一张生动的面孔,完全取决于访谈的效果。所以记者的现场采访必须具象化,发挥电视这一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明白了这一点,记者在采访中才能自觉地运用电视的特征,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寻找到形象化的方式,避免虽思想深刻而语言却晦涩、抽象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提供给观众可听可看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周毅 《新闻实践》2007,(10):34-35
我国电视访谈节目始于199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随着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一举红火,至2001年5月,中央和各地方台电视访谈节目多达170多个。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探寻电视谈话节目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及实施。谈话节目的语用原则电视访谈节目的话语主体特征决定其必须遵循下列两大基本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13,(5):78
明星情感访谈节目《超级访问》、《天下女人》登陆山东卫视。《超级访问》是一档由当红娱乐节目主持人李静、戴军以最幽默、最诙谐的语言联袂打造的关注、透视我们身边明星的大型娱乐访谈节目。节目每周一期,每期将邀请一位家喻户晓的焦点人物(如:娱乐明星、体坛名将、时尚人物)做客《超级访问》,节目从多角度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中,节目的工作人员为了让嘉宾能够畅所欲言,通过各种手段营造最佳的访谈氛围,希望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的、富有生命力的人物。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章乃器先生说:"实践检查真理,时间解决问题。"大学毕业至今,埋头从事音频制作二十余年。虽半路出家,却也一直在实践中绞尽脑汁,探寻用声音叩击听众心灵的方法。做广播访谈节目,挑战性更大。在清谈节目中,用什么样方法才能在保证访谈节目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抓住听众的耳朵,为此,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2018年秋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闻编辑》一书中关于音频蒙太奇制作的章节震动了我,原来,我们在音频制作实践中使用的编辑方法,就是音频蒙太奇。也就是说:我们在广播访谈节目的编辑、制作过程中,证实了使用蒙太奇方法编辑的效果。本文将结合2012年黑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独臂球王决战伦敦》和《杨忆访谈》节目《妈妈带你去飞翔》两篇作品来解读音频蒙太奇在广播访谈节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魅力是节目最关键的环节,是节目的灵魂。作为一个优秀的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需要从运用朴实的语言,营造良好的访谈氛围;运用亲和语言,进行平等交流;语言在冗余中追求精炼;运用机智的语言,提高应变能力等方面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9.
陈晓明 《新闻世界》2011,(12):116-117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呈现纪实性美学的特点,而人物访谈节目是受到所有媒体重视的节目形式之一,在多媒体融合、自媒体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腾讯视频将纪实性与人物访谈相结合,推出社会纪实类人物访谈节目《某某某》,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本文从《某某某》的节目定位、手法运用、主人公与主题选择、节目运作等方面对其成功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节目主持人及访谈嘉宾围绕共同话题,以人际传播的方式展开交流,并通过电视媒介展示其交流过程的节目形态。主持人是节目核心,是谈话过程的主导者,通过不断提问和收集信息掌控交谈的内容、质量和进度。因此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是否出彩好看,与主持人关系重大,有些节目甚至直接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比如《小崔说事》、《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带有人际交往的特征,但又不等同于日常的人际交往。首先,主持人通过访谈获取事实信息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十分明显。其次,访谈的实现依赖于极其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依赖于一种深沉的"蓄谋"。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会客厅》节目是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一档直播新闻访谈节目。如何在访谈话题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间寻求最好的访谈效果,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策划、主持、制作节目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作为访谈节目的中心与灵魂,其语言风格与沟通技巧决定了节目的质量。近年我国许多媒体出现了风格独特挖掘受访者内心的访谈类节目,《非常静距离》作为安徽卫视打造的金牌娱乐访谈节目,自2009年开播以来,以主持人李静极具特色的深度访谈,选取娱乐圈最热门的话题,抢占了深夜零点收视档,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李静作为本档节目的主持人深受观众的喜爱。本文对访谈类主持人的沟通技巧与语言魅力进行了分析,并且以《非常静距离》中李静的主持功力为研究对象,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养成正确的沟通技巧与言语艺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林桂花 《东南传播》2016,(6):144-145
电视的优势在于声画兼备、视听并用,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共同作用于视听节目。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不只是用有声语言传递节目内容,非语言符号的表达在节目中同样不可忽视,其中,形象符号的表达、体态语的运用、道具的使用三大因素是其核心;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借此在节目中加以表现,能更加贴近节目内容,并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信息和补充信息,与有声语言一起,汇集于节目,相得益彰,目的是让电视节目传播达到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秦秀宇 《传媒》2019,(10):53-55
泛综艺时代的娱乐内容一片繁盛,但在众声喧哗中,严肃与温情的非虚构内容却并不被追捧,传统访谈节目更是日渐式微。根植于移动传播如火如荼的当下,依从于时代审美偏移和受众消费变化,“优爱腾”等网络平台的自制纪实访谈节目逐渐兴起。笔者以腾讯新闻出品的《十三邀》《和陌生人说话》《不可说》《不止于她》等网络纪实访谈节目为例,探析腾讯如何以纪录式表达的真实、沉浸式访谈的体验,以及冷淡克制的气质和直指人心的关怀,悄然进行一场访谈节目的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15.
广播访谈节目是一种清谈类的节目。这类节目要想锁住听众的耳朵,一靠选题要好,二靠立意要高,三靠对话精彩,四靠配角运用得当。配角指戏剧、电影等艺术表演中的次要角色。广播访谈节目中的配角是指:与新闻主题的表现、发展与推进存在逻辑关系的次要角色。本文拟就黑龙江省新闻访谈类二等奖作品《传承手艺匠心归来》为例,浅析广播访谈节目中对配角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蔡佳佳 《新闻前哨》2022,(16):55-56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访谈节目层出不穷:《奇遇人生》《十三邀》《圆桌派》《立场》等在访谈节目领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访谈不再是传统电视上的演播厅模式,主持人也不仅局限于科班出身的主持人。访谈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发生,在这过程中涉及到主持人与嘉宾的情感互动、话语交谈、眼神交流等方面。本文从情感互动的角度,分析易立竞在网络平台播出的明星访谈节目《立场》中的谈话技巧和主导魅力,并分析网络访谈节目相较于电视访谈节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钟楠楠 《视听界》2009,(6):112-113
电视访谈节目兼合了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的模式,也是一种人性和品位并重的节目形式。满足受众心理需求,是电视访谈节目的宗旨。1.视觉需求。在电视访谈节目中,布景设计、灯光效果、人物造型都构成了视觉需求的因素。视觉需求因素除了要与栏目的理念、风格和气氛吻合外,还需要有合理、创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心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悄然升温。继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后,上海、哈尔滨、深圳、广州等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心灵花园》、《心理时间》、《守望心灵》、《夜话》等栏目。心理访谈节目以其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独特的节目定位和人文关怀的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为分析样本,试图从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话语权为核心,以人际传播为分析路径,研究心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主要的话语角色及其语言特征表现。本文认为主持人对自身话语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合理定位,是成功实现心理访谈节目策略性交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广播和电视的人物访谈节目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中央电视台的《大家》、《高端访问》栏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物春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传播形式,其人际传播的特点有传播者间的对称信息流动,传播者的光辉效应以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等;其大众传播的价值有新闻、宣传、人文、科学价值等。文章认为,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人际传播中存在不足,节目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