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中的人体肢体语言是非语言指导,指的是教师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言语表情、手势等手段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暗示语。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充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提高课堂实效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的输出、传递、转换、加工和储存过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其中非语言信息在体育教学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身体动作示范,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等.非语言信息的运用能确保体育教学信息传递和转换的畅通性、有效性和高能性.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正确认识非言语教学的特点、作用,运用巧妙的方法(表情、目光、手势、体势、声音等),在动态无声交往、静态无声交往、有声交住中,与学生进行非言语多方面“立体”交往,使学生多通道接受信息,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邓瑜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139-139
形体语言是通过表情、手势以及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来表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知识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无声语言。形体语言能吸引、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知识;形体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它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黄燕玲 《甘肃教育》2014,(19):122-122
正所谓肢体语言就是通过人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来代替语言进行交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除了用口头语言外,还可以运用手势、眼神、表情这些肢体语言来和学生交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更加容易理解老师的意图,获取知识信息。在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一般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手势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与学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互动外,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声语言教学所不及的。本文从“眼神的妙用、面部表情的妙用、手势语的妙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肢体语言,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及身体距离,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以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8.
杜小强 《成才之路》2014,(30):40-41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形体语言,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及身体距离,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以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在次艺术中,教师精练准确的讲述确实是使学生认知、明理和增才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时“无声语言”的巧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所谓“无声语言”就是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和语调等。教学中巧妙的运用这些“无声语言”,能使所教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应注重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体态语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交际手段”,包括人的身体动作、姿势、眼色、表情、神态、手势等。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常会使用一些不当的体态语,具体表现为:与学生缺乏目光交流。面无表情。用食指指着学生,咄咄逼人。  相似文献   

11.
殷庆化 《考试周刊》2010,(10):183-183
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做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课堂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在语言艺术的基础上,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它在政治课堂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那些语言难以描述.而学生又有必要知道的内容,运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学生就能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语言的艺术。在此艺术中,教师精练准确的讲述确实是使学生认知、明理和增才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时“无声语言”的巧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所谓“无声语言”就是指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和语调等。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些“无声语言”,能使所教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下列几个方面。一、面带微笑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保持面带微笑,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学生看到教师愉悦的面容在心理上就与教师接近了许多,师生间的心灵距离更近了。学…  相似文献   

13.
张秀梅 《考试周刊》2011,(29):120-121
我们把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以及沟通者和接受者的空间位置关系与沟通者和接受者的身体姿态有最直接关系的伴随语言手段,称为"肢体语言"。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师生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14.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代替语言,借以达意表情的沟通手段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来表述之外,还可以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对学生加以教学暗示,这种无声语言即是肢体语言,它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情态语言作为一种非口头语言,是通过人的身体形态、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来表达的。教师用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教学中能收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  相似文献   

16.
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中配合有声语言运用的动作、表情、手势、神态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更形象、直观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身势语”,又称人体语言,简称“体语”,是无声的语言。语言学家把伴随在谈话之中的眼神、面部表情、点头、皱眉、耸肩、手的动作和整个身躯的姿态等非语言性的动作称做“身势语”(《语言学教程》郭谷兮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它是通过人体器官的动作或某一部分的变化来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一种形式,也就是利用人的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美国学者伯德惠斯戴可以说是“身势学”的创始人。他设计了一套可以用来记录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并以此代表“身势语”最小单位的符号。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不太科学。但许多事实和研究却证明,身势语无法没有,也不能没有。教师的身势语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特定的眼神、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某些复杂组合来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它是教师人体的一种外观形式,具有完全的可见性和生动的形象性。在教学中,尤其在人文类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和掌握教师的身势语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侧重对语文教师的身势语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唐斥非 《湖南教育》2005,(22):39-39
体态艺术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是体育教育的“语音”因素。体态艺术美是人身体姿势或姿态的一种美好表达,其表现形式诸如面部表情、举止、身段表情、体魄、仪表、动作神态等,都反映着人的思想情感、知识品位、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境界。因此,体态艺术美又是身体美、心灵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体态艺术美具有自然性作用,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挖掘和发挥这种作用,对教育是非常有益的。由于体育课性质与内容的特殊性,这一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将表现得尤为突出。首先体育教师发达的肌肉、匀称的体型、优…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运用语言进行讲解授课外,还应运用另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社会学家把能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在体育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  相似文献   

20.
曾进辉 《福建高教研究》2007,(6):95-96,F0003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无声语言的特点,以及无声语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进行了分析。重点剖析了在体育教学中时空感、眼神、目光、表情、站立姿势和手势等几种无声语言的巧妙运用,从而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