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远程开放教育以其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得到了人们的信赖和认可,然而,远程开放教育中存在的高辍学率问题却不容忽视。国外对远程学习者辍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成果;而国内对远程学习者辍学的研究仍处于描述性研究阶段。国外的研究成果对国内远程学习者辍学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辍学率是远程开放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依托"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项目,使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以及国际比较研究法,深入地考察国内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现象,探究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学习层次与专业有着不同的辍学率;学习者入学第一年是辍学的高峰;学习者的性别、年龄、所属学习中心行政区域、学习层次、专业、学业成绩是辍学的影响因素,"远程学习者辍学归因解释框架"和"学习者完成学业要素关系图"揭示了辍学发生机理以及完成学业的关键要素及其作用机制;那些具有远程学习技能(信息素养、时间管理能力、师生交互能力)缺乏、错选专业、没有选择合适的课程等级、课业负担过重、不及格科目多、缺乏学习动机、个人意志与成功信念易动、经济困难等特征的人群更易辍学;本研究提出了学生保持率公式、复学的关键工作,并讨论了院校自身教学体系对辍学发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与英国开放大学相关成果进行比较,对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居高不下的辍学率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远程开放教育的痼疾。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学习者为什么会更容易辍学?辍学的原因究竟有哪些?辍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哪个阶段最容易倦怠,以至于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远程开放教育院校有没有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学习者辍学,或者在学习者发生辍学后,有没有一些办法能够吸引他们重新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关乎个别远程开放教育院校的效益和发展,更关乎开放大学教育公平和扩大参与的理念与实践。鉴于此,在200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正式获批后,全国电大系统相应成立了多个子课题组,以团队形式对远程教育辍学问题展开大规模研究。历经三年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研究团队对电大系统众多辍学者及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并开展了数据挖掘、质性分析等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先后有一批研究成果问世。无论是撰写项目申报书时的文献研究,还是实施行动研究参考国外文献时,一个名字不断映入我们的视野,那就是英国开放大学的奥蒙德·辛普森(Ormond Simpson)教授。奥蒙德·辛普森教授是国际远程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已近40年,尤其在英国开放大学做了大量的学生支持和制度研究工作。他曾任英国开放大学教学指导与学生支持服务中心主任,并在该校教育技术研究所工作多年。此外,他还曾在新西兰的麦西大学(Massey Universi-ty)、新西兰开放技术学院(Open Polytechnic of New Zealand)担任客座访问学者,并曾在中国、美国、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韩国、南非等众多国家和地区主持过学生支持服务方面的工作坊和研讨会。目前,他作为伦敦大学国际项目访问学者和英国开放大学资深顾问,仍在对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支持服务和学生辍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辛普森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学生支持和保持(student support&retention)、学生保持的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s of student retention)、远程教育中的伦理问题(ethical issues in distance education)、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数字化学习和教师发展(e-learning and staff development)。他有两本专著《对远程学习者的支持服务》(Supporting Students in Online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和《网络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学生保持》(Student Retention in Online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其中第一本专著于2004年在国内翻译出版,在业内影响较大。另外,他还参编过十本学术著作并发表了三十多篇学术论文。其大部分学术研究成果,可在其个人网站(http://www.ormondsimpson.com)上浏览和免费下载。2012年2月,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赴英国开放大学学习考察团一行15人在英国开放大学进行了三周的学习考察。尽管考察计划中并没有安排辍学问题研究的内容,但是由于笔者对辛普森教授在辍学研究上远见卓识的敬仰,提出希望英方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够安排笔者与辛普森教授的晤面。英方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但笔者当时并未抱太大幻想,因为辛普森教授虽已从英国开放大学退休,但依然非常忙碌,经常在世界各地远程开放教育会议上做报告,主持各种讲座并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上。然而,让笔者喜出望外的是,英方不但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到了辛普森教授,他还答应为整个考察团做一场关于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保持的专题报告。报告会安排在了考察学习的最后一天,辛普森教授用幽默的语言、翔实的数据、周密的分析把我们引领到了国外尤其是英国开放大学对辍学问题的关注和对学生保持的项目研究中。报告会后,笔者对辛普森教授又进行了单独采访,不但向他介绍了中国学者在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方面的进展,而且就中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他进行交流。从英国开放大学归来后,笔者就远程开放教育辍学问题和辛普森教授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了多次沟通。本篇访谈主要从目前国外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辍学原因、辍学时间及规律、降低辍学率和提高保持率的措施等方面出发,诊断远程开放教育高辍学率的病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最大限度地降低辍学率,造就更多成功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以期为中国开放大学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辍学率高一直是困扰国际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共性问题之一,随着学界从dropout(辍学)到retention(保持)的研究视角和态度的变化,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保持率成为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积极主动采取外部的及时、有效的全程性干预服务、找出巩固学生学业的方法和措施无疑是预防学生辍学发生、促进远程开放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远程开放教育普遍存在着高辍学率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对学校的办学无论在经济还是学校声誉上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影响。本文根据咸宁市开放教育教务系统数据为依据,研究了远程开放教育的辍学原因及规律,并尝试提出来如何降低辍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辍学率是困扰中外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共性问题。2010年7月英国开放大学扩大参与中心(cwP,OUUK)出台了一份最新报告《22%——我们还能做得更好些吗?》,报告指出包括英国开放大学在内的世界上多所远程教育院校毕业率太低的现状,并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论证了高辍学率给学生、院校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批驳了高辍学率是高质量的保证和在远程教育中无法避免的论点。报告还用较大篇幅说明了降低辍学率、提高保持率的一些有效措施,包括提供有利于学生保持率的支持服务、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保持率的课程模块等。该报告给我国远程教育辍学问题研究者的启示是:在对我国远程教育辍学问题归因分析完成后,应该迅速转入对提高学生保持率的行动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7.
高辍学率是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远程学习者的辍学原因对于远程教育机构有效降低辍学率,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帮助更多的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等都非常重要.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辍学者本人、授课教师、辅导员和管理者分别进行了开放型访谈,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08进行编码和分析.归纳出远程学习者的辍学原因主要体现在工学矛盾、学习困难、学习动力不足和情感关怀缺失四个方面,并对处在不同立场的关于辍学原因的多重声音进行了思考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务系统数据为依据,研究了远程开放教育的辍学率及辍学呈现的规律特征。依托辍学影响因素模型,提出降低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率的对策。本研究有助于远程教育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辍学率,进而提高办学效益,使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受益于远程开放教育。  相似文献   

9.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辍学的时间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研究使用天津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教务系统平台提供的大样本调查数据,依托蒂托的辍学动态模型,研究了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辍学的时间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辍学比例最高的发生时间为入学12个月时,刚刚入学和入学满一学期、三学期时也是重要的辍学发生时间;学业和年龄是影响远程教育学习者在学时间的重要因素,而且学业的影响要强于年龄因素的影响,而性别和开放教育类型不是影响学习者在学时间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有助于远程教育机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辍学率,进而提高办学效益,使更多的社会弱势人群受益于远程开放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开放教育的辍学率居高不下,尤其是英语专业,由于专业性强、学生基础差、教学内容创新性低等原因,导致了近几年来的高辍学率.本研究基于Tinto的辍学动态模型和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以深圳电大2010年春季入学的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对远程开放教育外语专业学习者辍学进行归因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讨英语专业辍学者在学习动机、现有认知结构、输入知识可理解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远程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因素对辍学产生的影响,探寻辍学者辍学的真正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质量,减少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流失率.对远程开放教育外语专业学习者辍学因素进行研究,对于降低辍学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9—2018年16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稳外贸”的促进效应。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教育显著促进了中国与生源国双边贸易发展,具有“稳外贸”作用,且相对于进口贸易,来华留学生教育更能通过增加中国出口贸易发挥“稳外贸”作用;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教育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效应具有稳固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别来华留学生对双边贸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差异,非学历来华留学生的影响强于学历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影响强于非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同时,来华留学生教育对贸易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存在递减效应。上述结论对于我国在当前背景下,开展“稳外贸”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学习投入是衡量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与学生的学习持续性、学业满意度、学习绩效以及学业完成情况高度相关。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学习投入的研究增长迅速,但研究内容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在学习投入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其在多情境下进行的学习投入实证研究,可以为我国学者提供更多的实践参考。利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对国外近十年的实证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1)国外学习投入实证研究主要涉及教育学、医学和语言学三个学科领域,研究场景主要包括传统课堂、游戏化课堂以及在线学习,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研究方法则以定量研究和混合研究为主;(2)学习投入的概念框架复杂多元,包含学生在学业上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投入;(3)学习投入的指标体系相对宽泛,为不同情境下学习投入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参考;(4)影响因素是国外学习投入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环境以及同伴等;(5)学习投入的测量仍以自我报告和编码等传统方式为主,基于多模态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预测与评价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我国学者在开展学习投入实证研究时,需注重概念的情境化、指标的多维化、场景的多样化、结构的多元化以及数据的多源化,加强学习投入实证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4.
STEM教育由于强调跨学科融合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学者的国际视野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而对日本的STEM教育研究甚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主流文献数据库并不支持对日语文献的检索,因此有必要借助KH Coder这一支持日语文献分析的文本数据挖掘软件来探索日本STEM教育研究的特色,以期为我国的STEM教育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对中日两国STEM教育研究主题高频词表与主题词共现关系网络的分析发现,日本的STEM教育研究更偏向于实践,且注重进行实证研究;实践指向下的开发主要关注教材开发,且非常注重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同时倡导和重视国际间合作开展STEM实践,不断输出和引进可贵经验。反观我国的STEM教育研究,则偏向于介绍国外特别是美国的STEM教育经验,课程内容偏向于STEM教育的理念及其设计等理论层面问题,非常缺乏融入本地境脉的实践和实证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STEM教育的实践发展,我国学者应该借鉴日本STEM教育研究模式的特色,从实践与实证相结合、建立国际合作、融入地方境脉三方面探求STEM教育研究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第25届AAOU年会于2011年9月28-30日在马来西亚槟城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通过远程开放学习改变亚洲"。国内外远程教育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主题以及"文化与社会变化"、"质量"、"远程开放教育的商业模式及合作伙伴的作用"、"技术"和"未来趋势"五个分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年会透露的一个共同信息为:远程开放教育经历了从以拓宽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为重心,到以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应用和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提供为依托,以真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的转变。丹尼尔的主题报告指出,槟城是亚洲基于加强法制观念扩展而变革的成功范例;远程开放学习通过扩展人们的自由意志和法制意识可以成为改变亚洲各国的重要途径;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从而创造效益;电子学习的发展已经促使许多传统大学提供远程开放学习,但北美洲的研究表明在该领域做得出色的大学寥寥无几,较为成功的往往是盈利性的私立机构;在对待电子学习的态度方面,年轻的"数字土著"和年长的学生之间并没有什么代沟,以技术为媒介的学习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开放教育资源大学具有彻底改变高等教育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for learning in Tanzania’s secondary schools. While most studies recommend the use of a familiar language for instruction,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in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anzania has been maintained. This has many consequences 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student dropout. Presenting a study carried out in the semi-rural areas of Dar es Salaam region in Tanzani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LOI) contributes to school dropout. It postulates that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anzanian secondary schools hinders the achievem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The study’s findings, drawn from exploratory and qualitative narrativ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notwithstanding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other factors, the use of a foreign language as LOI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student dropout. The use of an unfamiliar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contributes to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and disengagement from learning, which ultimately pushes them out of the school system. This is because students usually perform poorly when an unfamiliar language is used as the language of examination and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e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the voice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ot in consonance with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n ide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ent dropout from secondary education caused by an inappropriate LOI leads to myriad further problems which, in turn, negatively affect realisation of the SDGs in Tanzania. This article, therefore, concludes that LOI needs to be strongly factored into the development agenda. In order to ensure equitable access to quality secondary education, as required by SDG 4, the Government of Tanzania needs to adopt a language policy that promotes effective teaching and equal access to quality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技术起步较晚,大部分理念和技术都是从国外引入并逐步加以本土化的。国际交往对于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作为我国首次全方位关注教育技术国际交往的研究,其意义就更为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当前的主要途径有国内师生出访交流,国外学者来华作报告、进行合作交流,对国外学者进行专访对话,学者赴外参加国际会议或国内举办国际会议,以及翻译国外著作等。10年来,随着国际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其研究越来越广泛并走向深入,主要集中在学科发展、远程教育和学习模式等10个领域。这些国际交往使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研究领域得到拓展,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和规范。评估10年的国际交往,今后更应加强实质性合作研究,提高交流实效,重视国际项目合作,避免停留在表面或流于形式,要以一种平等合作、批判性、包容性的态度进行国际交流和对话。  相似文献   

18.
19.
高辍学率是困扰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一个痼疾。文章是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对2010年春开放教育英语本科学习者辍学研究追踪调查的阶段性成果。采用质性研究法,对辍学者和教学点班主任进行了个人访谈,以期多角度探寻辍学者放弃学习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影响学习者放弃学习的因素主要有网考失败、学习困难、经济困难、交通不便和薄弱的非学术性服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