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对比阐述,说明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共生和互动关系,以及制度创新应与技术创新同步进行,并且为怎样规避后发劣势和发挥后发优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都是客观存在,但笼统谈论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不合适。因为在技术领域和制度领域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往往表现为不同的特征。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别论述技术层面的后发优势与劣势以及制度层面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并强调了制度的内生性对改革路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熙保总结的后发优势理论较以往的后发优势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郭熙保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客观存在以及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对后发劣势的系统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全面总结了发展中国謇经济发展的后发劣势,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而且还应该在发挥后发优势的同时尽量避免后发劣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制度创新知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向我们昭示了知识是造成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因素。而知识包括制度创新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来说,它们大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应该说具有后来居上的潜在“后发优势”。但我们更应该重视的问题是对“后发劣势”的认识。落后地区可以通过模仿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知识,并将其与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而发展,但经济增长到一定限度,只有获得制度创新知识,才能将“后发劣势”变为“后发优势”,从而进入新经济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湖南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与劣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后发优势与劣势的概念及其内涵之后,对湖南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后发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指出湖南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弱化劣势,强化优势,创造条件促使劣势向优势转变。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角度出发,探究我国股市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尤其是体制方面的原因。进而利用后发优势,借鉴西方国家已有的股票市场的配套机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证券体制改革与完善,弥补我国在股票市场的后发劣势,以促进股票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要素禀赋、结构转换、技术创新、制度学习和模仿、政府职能和国家政策层面上既有优势,又有劣势。面对东部的先发优势,中部地区不仅要发挥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和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克服后发劣势。  相似文献   

8.
安徽作为后发地区,在崛起的过程中,既有后发优势,也有后发劣势。本文着重分析了安徽省崛起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后发劣势;一、依附性发展的可能性导致经济陷入低技术陷井;二、不平衡发展的可能性容易迅速拉大贫富差距;三、由外延型发展方式向内涵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十分艰难;四、容易形成过高的社会期望值放大社会成员的挫折感。显然,安徽在崛起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发挥、扩张后发优势,使之得以充分兑现;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或者抑制后发劣势,使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后发区域如何快速发展问题,这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先发区域地方政府和后发区域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进行着博弈,这对后发区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后发区域要摆脱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要依靠中央政府、先发区域地方政府和后发区域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知识经济的浪潮迎面扑来。1999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洞察国际社会各国激烈竞争的新的严峻形势,敏锐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再次动员和号召“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他强调:“教育应与经济社会与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1.
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在短期内难以缩小。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加快,2000—2001年,西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9%,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西部经济仍很落后,2001年,人均GDP和人均工业总产值,西部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5%和45%。因此,要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西部地区必须通过经济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经济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  相似文献   

12.
解读西部地区区域知识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三个方面构建了知识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量化地分析了中国西部省份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差异,提出了西部地区在知识创新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传统的知识教学忽视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忽视了其作为人所具有的个性,已经满足不了知识飞速发展与更新的需要。因此,高校要创新知识教学,以人为本,改进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合芜蚌试验区培育创新型企业的优劣势都很明显。优势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试验区创新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和产业重点明确;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溢出”效应和“敢为天下先”的区域历史创新文化等。劣势主要有:企业对自主创新紧迫性的认识不足;高科技产业规模小,科技成果少;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建设不完善和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此,培育创新型企业必须做到:一要明确试验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二要在产学研政资介结合中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三要积极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导的风险投资公司;四要努力培养造就创新型企业需要的人才队伍;五要全力营造区域创业文化和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5.
加强高等教育创新,培养知识型人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知识经济对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和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急需加强教育创新,培养新世纪知识型人才,以适应人才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挑战。应从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管理体系、教育实践以及工作机制等若干要素着手,加大教育创新力度,以教育创新促进新世纪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热门研究课题,那些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主要不是通过价格和产量方面的竞争,而是通过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来获得成功的。因此技术创新就必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似文献   

17.
首先讨论以生产函数法为基础的新增长理论,然后从收入与成本的关系出发,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新模型对美国200年来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以检验新模型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最后讨论新模型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成都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需要推进区域创新,着力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知识构建的发展过程入手,对知识构建的涵义、知识构建的条件、知识构建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知识构建与知识服务的关系,知识构建对知识服务的优化作用。如对知识获取的优化,对知识表达的优化,对知识存储的优化,对知识共享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经济逻辑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经济逻辑的作用、性质与对象;指出了经济逻辑研究的创新方向;总结了经济逻辑研究的创新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