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琳璋 《武当》2008,(3):22-24
宇宙空间有四大物质存在,这就是地、火、水、风;地是地球,地球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土;火是太阳,就是热能;水就是海洋、水分;风就是流动的气体。心意拳把宇宙中的四相引用到人体上来,也就是人体的四大:也即地(土)、火、水、风(气),地(土)代表人的本体,水代表了人体中的血、津等液体的东西;火代表了人体的热量;风则代表了人体呼吸的气体等等。人类身体的这四种现象平衡,  相似文献   

2.
心意拳功理的客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华 《体育学刊》2003,10(4):77-79
心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大系中脱颖而出一种内家拳派,有一套相对完备的习练方法和扎实功理基础。它还总括了诸多拳派养生与技击的要义。  相似文献   

3.
4.
书生 《精武》2006,(1):4-7
人说山西好风光。山西不仅风光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淳朴的民风都饱含着底蕴,还有那让山西人骄傲的晋商文化——那不仅仅是将买卖做大,更展示着这里人民的民族气节和大智慧。不止这些,这里还是练心意拳者心中的圣地——据传心意拳发源于此。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武术派别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心(形)意拳被列入中国四大名拳之一,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拳相当,但让人们叹惋的是形意拳的根戴氏心意拳被形意的光芒所覆盖,日渐脱离人们的眼线,不为人们所了解。进一步挖掘并整理戴氏心意拳使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的发展、传承,显得迫切重要。通过研究得出: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支持是戴氏心意拳发展的坚强后盾,观念的更新是其发展的前提。戴氏要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大众健身模式,产业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章明辉  张文艺 《精武》2006,(8):41-41
心意拳是一门技击性极强的拳术,得到许多习武者的喜爱。但其传播和继承总带有保守神秘的色彩。没接触时它总那么神奇,学练后总感到迷雾重重:这样短小裹束的动作能打人吗?怎样才能打出其灵劲呢?它的修习进阶为何?下面把笔者的修习感悟与拳理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更希望能抛砖引玉,请方家指正。模仿阶段一般先练踩鸡步和打摇闪把。踩鸡步时,要体会自身三尖是否相照,身体是否有裹束之  相似文献   

7.
陈代明  黄飞剑 《武当》2010,(11):24-24
龙形滚丹田是心意六合拳内功修炼的核心功法之一。该功法为定步动桩,主练丹田内劲,动作气势宏阔,劲力十足,是增强人体筋骨之力,修炼内劲的上好功法。笔者习此功法后,甚感长劲颇快。现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火居士 《精武》2009,(5):38-38
“悟得婴儿顽”是我这一脉戴家心意拳学的第一大原则,也可以说是修炼心意拳可达到的最高境界。如果说打遍天下如斗鸡是属于先下手为强的后天之术,“悟得婴儿顽”则是先觉觉后觉的先天之道。  相似文献   

9.
张方 《精武》2010,(7):71-72
我从来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心意拳的“心意”二字是源于《俱舍论》的小乘佛学思想。世亲的《俱舍论》全称是《阿毗达摩俱舍论》,世亲被佛学界称之为“第二佛陀”,《俱舍论》被誉为“解脱知识的宝藏”。姬隆凤将少林心意把和六合大枪糅而化之,创立了“心意六合拳”,  相似文献   

10.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8,(5):23-24
心意拳是既注重实战搏击格斗,又注重丹田功,注重内养、内炼的拳法。内养、内炼首先要注重对“三性的调养”,才能逐步达到内强外壮的目的,才能祛病健身、强健体魄,达到延年益寿而至拳术上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永济市心意拳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对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发展困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化大融合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缺失文化认同;生存基础的缺失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流失;永济市心意拳消亡现象显现导致永济市心意拳文化焦虑。并提出相应发展路径:提升永济市心意拳文化凝聚力展现文化自信;唤醒永济市心意拳文化根本与灵魂,树立文化自信;发扬、传承与发展推动永济市心意拳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2.
水火居士 《精武》2008,(1):54-54
戴先师独以“蹲丹出”贯穿四把捶艺起始,而别著拳经说明“乾坤合一而太和之道”。揣其用意,欲取“习用不二”之悟,双修武道,成至寿之身也。彼言引气法、用气诀、周天法、得真法、游艺引、盘根等,无非是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推演古人拳学简而未备而已。余自度非戴先师道统真传,岂敢冒言五行连环,三拳一贯之妙。今自以为智,试述“四把”单操精义,因而荒谬不经处,一任明师相怪,相责可也。  相似文献   

13.
马琳璋 《武当》2012,(4):33-34
心意拳是一个实战性能很强的拳种。同时,心意拳实战也很注重"内气"和"气势"的运用,此点在《心意拳谱》中多有描述,从中也可看出"气"在心意拳实战中的重要作用。"蛰龙未起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摇"。"气与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心意拳的内气发动,也就像蛰伏的蛟龙一样,还没起身,雷雨已经助阵了。这也就是说,与敌人实战搏击格斗或者自卫时,英雄所到,其威势就像蛰伏的龙,还没有起身,而雷声已经让敌人听到而心惊胆寒了;也像风吹大树一样,风一到百枝都会动摇,那威力,那气势,可以说是敌必望风丧胆,不战而败北。  相似文献   

14.
水火居士 《精武》2009,(2):30-34
“胁肩累足”与“美人挂画”所隐藏的消息最大,最难以捉摸,倘若弄懂了个中意味,戴家心意拳之“习用不二”也就弄懂一大半了。  相似文献   

15.
近从《中华武术》今年第1期上看到了旅加华人胡刚先生的一篇文章,胡先生说他考证出了“曹继武先生诈死弃官云游而传心意”的重大之谜。笔者自幼酷爱形意拳史研究,曾于1996年第11期《中华武术》、。1997年第12期《武魂》、2003年第5期《中华武术》、2004年第10期《搏击》公开发表文章指出曹继武与心意拳无关,将曹继武说成是心意拳一代传人纯属心意拳界的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6.
布秉全  布琳 《精武》2010,(8):69-70
一、介绍几个相关人物和戴氏家族1.姬际可,字龙峰,祖居山西省永济县尊村,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先祖姬从礼于明初燕王扫北后,由洪洞县迁至蒲州。姬际可为八世姬训之次子。自幼学文,13岁开始学武。不到20岁已成家有子立业。不久父母相继去世。  相似文献   

17.
张方 《精武》2007,(4):46-47
中国的内家拳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形成了完整的练法和用法,而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也同样有用于练法的完整套路和硬功,及用于时搏的单操;西方的拳击虽然也有组合练习,但却没有完整的套路演练,这正是东西方功夫的差异所在,因此东方的功夫可以成为一种文化,而拳击只能是一种搏击手段。关于戴家心意拳练法的文章我已经写过很多,现在说一说成家拳在用法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5,(7):16-17
练习心意拳,要懂得“中和之道”。所谓“中和”之道,乃阴阳和合也,阴阳均衡,二气得调之谓。人在天地之间,能秉承天地之气,则能得中和之气。古人有:“冲气以为和”的说法,并且还说:“天下万物,同一和气。”而人则是“天本诸阳,地本诸阴,人本中和。”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19.
吴彦杰 《武当》2009,(4):43-45
《密宗百问》(以下简称《百问》)一书,由北京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谈锡永。近读该书,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佛家密宗,论说颇有见地,但其中有些关于道家修炼之评论于正统道家之实际不符。此对道家文化健康发展不利,故在此略陈管见,以与商榷。  相似文献   

20.
孙保才 《精武》2006,(8):43-43
河南尚派心意六合拳的发劲是什么?怎样寻找自己的拳劲?“遇人好似弓断弦”是心意大侠买壮图对发劲的形容,即在富含弹性的伸拉中,双手间似无形地形成很多弓弦,在即将发劲的瞬间,劲力似崩裂断弦般展放。双手间伸拉的无形弓弦的长与短,可能就是发劲中的长劲和短劲。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