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中的“完形理论”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倾向,产生一种使之匀称、完美的思想,从而引发一种进取、追求的“内驱力”。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布白”的生动写照。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演奏时用好“布白”,能够收到“余音绕梁,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班级管理也是如此。近年来,笔者结合本校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布白”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锁,培养了学…  相似文献   

2.
润物无声胜有声 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若微露不悦,且沉默不语,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压抑,使之领悟到教师内心的不满和责备.这种无声的批评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例如,上课时,有些学生思想开小差,如果教师突然中断讲课,沉默一会儿,学生自会警觉起来,思想马上集中到听课上来,这比大发雷霆更有利于维持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3.
正国画中有"计白当黑"之法,其空白处,或烟蔼,或流水,使画面境界高远,空灵无限;音乐中有休止之法,瞬间的停顿能突出节奏,张扬情绪,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是一门艺术,因而教学也应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布白的艺术,追求那种"虚灵"的"空间感型"的"妙境"。所谓教学中的布白艺术是指将布白手法运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教师有意识地布白,就是遵循艺术创  相似文献   

4.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创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使人从一种几乎"无"的状态中达到高境界的"有".  相似文献   

5.
<正>"布白"一词源于中国传统国画艺术,是处理空间问题的一项重要技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适时地留给学生一点空间和余地,适当布白,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一、教学内容中的布白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就在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问题."实践告述我们,把课讲得天衣无缝并不一定好,相反,让教学内容有一定弹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理念和方式。在班级管理中,利用电子邮件、班级QQ群和微博与学生沟通和交往,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方法,超越了简单的责罚和规训,在提倡学生自主沟通,促进主体道德内化,保证学生话语权,丰富日常班级管理德育形式等方面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留白是一种高超的技艺,是智慧的象征。英语课堂教学中,在问题提出后留白、在探究活动时留白、在评价时留白,可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更多表达的机会,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碰撞思维的火花,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文学创作中,作家喜欢在作品中留有适当的"空白",追求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文学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这些空白点,挖掘、补充、丰富文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随文小练笔进行个性填补,以激活思维,调动想像,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字画,讲究布白艺术,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也可以采用“布白”这种艺术,留一些空白给那些有缺点有错误的学生,使学生养成自觉的自我教育的习惯,主动完善自我。那么,如何在思想教育中进行巧妙“布白”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光可以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而且可以用无声语言来交流.无声语言有时能表达有声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思,比有声语言更传情达意,真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自然、贴切的无声语言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留白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数学课堂教学中,在问题提出后留白、在探究活动时留白、在评价时留白,可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探索的空间和更多表达的机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绘画讲究"布白"艺术,因为它能给欣赏者无尽的艺术遐想.而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恰恰是大容量,高密度,分秒必争,须臾勿待,哪有"空白"而言,学生的思维又怎能放飞.因此,不妨把"布白"艺术拿来一用,给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空间,一个静心回味的余地,让他们"学"、"思"结合,张弛有度,从而激起他们好奇求知的涟漪,撞出他们创新发展的火花,达到"有空处不落空,无声处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除了有声语言外,人手动作传递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它不仅能补充语言之不足,协助人们传递信息,而且还可以单独传递信息,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信息传递中,板书作为一种形象的、无声的书面语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从有声语言中获得的印象,而且能够创设课堂审美情景与和谐气氛,引起学生审美的心理体验,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才能使板书既具有审美价值,又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板书样式和应用作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5.
留白,是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有"空白"的一种艺术.生物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空,让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发现探索、联想驰骋、休息调整,能达到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境界,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无景胜有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运用心理暗示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把心理暗示纳入教学的范畴.并加以正确的运用,能够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缄默知识:教师知识权威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闻 《班主任》2005,(3):10-12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非常注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这里的"无声"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知识,或曰缄默知识,"有声"则是指显性知识.在很多情况下,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效.笔者认为,教师缄默知识储备的量及其如何与显性知识协调好,是教师建立知识权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既讲究言教,又讲究身教,身教亦可称"无言之教". 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无言之教",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而且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适时运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可收到一般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颜拓 《华章》2005,(11)
所谓无声语言,是指信息的交流、情感的传递,不是通过声音,而是通过眼神、表情、手势、姿态、仪表、行为及其变化来进行的,在班级管理中,如果运用适时适当,就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下面仅就眼神、表情、手势、行为等无声语言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作具体阐述。一、眼神有声语言并不是人与人之间惟一的交流工具,被称作心灵窗户的眼睛常常成为人们交流情感、捕捉信息的重要渠道。班主任每次出现在学生面前,充满关爱的眼神应该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扫描一遍,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已经在注视他。他们则从班主任的眼神中分别领悟到属于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