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籍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整理古籍,即以古籍本身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去伪存真,理乱复正,以利今用。由于我国古籍具有数量多、门类广、历史长、变动大等特点,这就规定了古籍整理这门学科,除具备一般认为的版本、目录、校勘、文字、音韵、训诂等专业基础知识外,大凡历代政治制度、地理沿革、诗词曲赋、诸子学派等文、史、哲各方面的知识,若能知晓,多多益善。其  相似文献   

2.
王成玉 《出版科学》2007,15(5):83-86
书话文体有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短小精悍的题跋式散文,谈书人书事以及版本考订的小品文,还有书卷气的随笔.  相似文献   

3.
4.
论目录学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目录学基点问题作了一次专门的讨论,认为目录学的基点不能随意更改,目录学基点与目录学研究对象应是同一个概念,目录学的基点、逻辑起点、元初概念与研究对象就是目录。  相似文献   

5.
论目录学基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录学基点问题,作了一次认真的回顾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7.
论目录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目录学理论体系肖希明Abstract:Beinganorganicintegralwhole,thetheoreticalsystemofbibiographyiscomposedofaseriesofconcepts,caddtegories,p...  相似文献   

8.
论期刊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书话,我国著名作家唐弢说过:“中国古代有以评论为主的诗话、词话、曲话,也有以文献为主,专谈藏书家与版本的,如《书林清话》。《书话》综合了上面这些特点,本来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不过我目前还是着眼在‘书’的本身上,偏重知识,因此材  相似文献   

10.
论方志目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方志学目录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目前建立方志目录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阐述了方志目录学研究的六方面内容和九种目录类型,提出方志目录学发展的三段论,并分析了方志目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书话麦肯锡     
树大易招风,作为管理咨询业翘楚的麦肯锡就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相似文献   

12.
人间书话     
真实的人生皆在相遇。人和书的相遇,就是一个精神和另一个精神的相遇,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的相遇。正如人和人的相遇,那一刹那,一切阻挡和隔阂完全坍塌,只有你和我。  相似文献   

13.
书话漫话     
书话漫话———摘自《书与人》1996年第4期姜德明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诗话、词话、曲话,名著多有,唯有书话似乎是近60年始为人们所用,并逐渐为公众所认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书话的理解仍各有不同。对书话范围的界定还比较宽泛,多数人把凡是关于谈书的散文、随...  相似文献   

14.
闲话书话     
关于书话及什么是书话,自唐弢、黄裳、姜德明以来,已经说得很多了,大约不会引起很大的争议。笔者对书话曾有过一番研究,对其起源、发展、演变乃至形成今日之书话,自有一番解说。限于篇幅,今日仅拈出书话与书评及读书随笔一节,聊抒己见。近几年来,由于书话的独特风格和迷人的魅力,一夜之间,似乎风靡了读书界。不仅爱书人读书人喜欢书话,很多像我这样的读者也迷上了文坛上这朵奇花。它那温馨而略带感伤的笔调,把人们带到一个弥漫着书香的文化境界。那些恍如隔世的书人书事,尤其使人不忍释手,令人低回遐想。这是我从唐弢、黄裳、姜德明等人书话中读出来的。香港的董桥说:“书话跟书跋一样难写。写版本、校勘固然枯燥,总要加点买书经过、书林掌  相似文献   

15.
阿英书话     
早想写一写阿英,但手头资料不全,一直未能动笔。去年秋天,与阿英的儿子钱小惠一同开会,想顺便搞一点生平资料,由于时间紧,又错过了时机。好在,同钱小惠等人共同编的“现代书话丛书”已问世,内收有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书话     
一、《南冠草》三易剧名郭沫若于1943年3月脱稿的五幕剧《南冠草》,是抗战期间所写的六部历史剧的最后一部。这部剧作写的是明末十七岁的爱国诗人、民族英雄夏完淳壮烈殉国的故事。剧本完成后,郭沫若在《〈南冠草〉后记》里说在给该剧命题时,本想采用《夏完淳》  相似文献   

17.
关于书话     
关于书话止庵文章似乎向来有大品、小品之分,其间最主要的区别还在于前者旨在经世,而后者就没有那么严重,所以连带着作者写作时的态度也不一样。拿这个标准来看,书话一路文章自然应该算是小品。但是正因为作者的态度比较放松,没有太拿它当一回事儿,结果反而能把文章...  相似文献   

18.
人间书话     
方宁  绍东 《出版广角》2006,(9):30-31
1.书乃仁业,吾将上下而求索。2.书之本质,是思想文化之载体,人类精神之守护所,此为其“重”;书之表现形式,当为文学,表现感官的美,符合人性,赏心悦目,此为其“轻”。制作书,即是“举重若轻”。3.无重即无内核,迟早会成泡沫。早期的财经书、2001~2005年的青春类小说、本土的奇幻小说,都没有足够重的内核,所以到了末期,出现了假书、烂书。无轻则不能为人接受,成闭门造车、悦己之书,不如写博客,三五人以自赏。4.编辑之本质,书之中介,为读者挑书而已。体制内做书人,眼光多往上看,惟领导脸色而做形式;学者或类学者做书,眼光多往自己身上看,做悦…  相似文献   

19.
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图书典籍的活动,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影响重大,但它的一些局限性也给后世目录学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藏文自录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藏文目录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等方面,阐述了藏文目录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