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记>"八书"中,<天官书>、<封禅书>主要阐述天地之事,<律书>、<历书>通阴阳五行八正之气,<礼书>、<乐书>阐述使天地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礼"和"乐",即文明与文化,<河渠书>、<平准书>"人事"是举隅."八书"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宇宙发生因素,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相似文献   

2.
把<红楼梦>第四回或"护官符"认定为<红楼梦>一书的"总纲"是"左"的文艺思想的产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红学"研究上的反映.这种"左"的观点目前仍有影响,应给予拔乱反正.<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引子"部分,对全书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第五回,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观看"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并聆听<红楼梦>"仙曲"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遭遇和归宿以及全书的基本情节和结局作出总体安排.因此,<红楼梦>中第五回应为全书的"总纲".  相似文献   

3.
裴启<语林>一书的叙事艺术,明显体现出对文学性叙事的自觉认定."野史杂传"则是从史传之实录精神到<语林>之"为赏心而作"这一过程中起过渡作用的重要环节.<语林>一书具有"时空模糊"之叙事构架,具体表现为对历史时间的消解以及对社会背景的省略.  相似文献   

4.
在爱国主义精神的促动下,秦翰才以毕生精力关注西北,从事对左宗棠的研究.其<左文襄公在西北>一书,集中体现了这位史学家的"史学经世"思想和现代化的眼光.  相似文献   

5.
"逍遥游"是庄子体道和养生的最高境界,渗透在<庄子>一书的许多论述环节之中,因而"逍遥游"又是任何人通过努力可以获得的.这个论题得以确认后,<逍遥游>中出现的许多形象和所描写的一些事实均具有正面意义和实在性.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的宣言书,坚持以<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是新时期做好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第三章末尾的一段话,是说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开始批判思辨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的学说,而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学说.把恩格斯的话理解为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开始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学说,并说这是恩格斯晚年记忆上的一个纰漏,是对恩格斯的误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澄清这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庄子>一书的言说方式入手,旨在揭示体现在<逍遥游>中的人生境界--"无待",以及人生态度--"无为".并借此说明<庄子>的言说方式与其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力辨书中之"所见"与"所闻".特别是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Frances Wood)依据种种疑点,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但通过<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可证实Tiunguy即"丰州",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
<谏逐客书>和<陈情表>在表达处境、对方身份和表达结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观点提出有先后之分、用事角度有公私之别、说服策略有忠孝之差和表达节奏有盛婉之异的原因在于表达的具体"对象"和"目的"不同.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正是李斯和李密在其所置身的"人文网络"中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也证明了"看准对象、有的放矢"是言语表达的铁的定律.  相似文献   

11.
晚年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对抽象的人的崇拜"的.本文认为,这是恩格斯记忆上的一个错误.实际上,在撰写<神圣家族>(1844)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的学说基本上是认同的,直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开始,马克思才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学说进行全面的、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孔子对中国音乐的贡献具体体现为在音乐实践方面,孔子会击磬、鼓瑟、唱歌、弹琴,并有部分作品传世;在音乐理论方面,主张音乐"尽善尽美"、"文质彬彬",并强调以礼乐治国,极大地提升了音乐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在音乐文献的整理方面,整理了<诗>、<书>、<礼>、<乐>,为中国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郑弌 《历史教学》2004,1(2):38-45
近年来,诸多中外学者陆续探讨<马可·波罗行记>的真实性,力辨书中之"所见"与"所闻".特别是英国学者弗朗西丝·伍德(Frances Wood)依据种种疑点,否定了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本文则通过<行记>中一条地名Tiunguy的考证,从历史地理、方言特征、几种主要的版本和可能出现的书写讹误,以及当时当地陶瓷生产的情况分析,证实Tiunguy即"丰州",解决了有关<行记>地名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疑点,重新检测了<行记>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隐晦哲学家德里达的思想并非无"规律"可寻,本文通过解读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们>,指出大多数学者对德里达哲学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因为德里达的主要哲学贡献不是对传统哲学的消解和颠覆,而是揭示出哲学从来未曾有过的新面貌,即事物如何出场和如何传播.本文主要分析德里达如何根据这样的思路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样的阅读同时也是对<资本论>中"看不见的现象"的阅读,对书中"幽灵性"的阅读,这种态度,也表明了德里达持一种"没有宗教的宗教"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以耶稣会士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做了大量的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适应、沟通工作,虽然这主要是出于传教的目的,但实际上对于异质文化间的交往是有启迪意义的.作为此类著作的代表,利玛窦的<天主实义>、<畸人十篇>等,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方济各会利安当的<天儒印>还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是一部典型的适应儒家的著作,它从基督教教理的角度出发,对<四书>中有关"天"、"诚"等范畴作了全面的阐释.其结论未必正确,但对今天的跨文化交流,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征人泪>作为张长弓先生的绝笔之作,是其<北国>三部曲的第二部,书中描绘的是"九一八"之后,西安事变之前,内蒙古地区的风云变化.本文从题材、结构、艺术特色、人物塑造等几个方面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分析,认为溶注于字里行间的作家的澎湃的爱国热情使作品具有了不可抵挡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老子<道德经>一书中挖掘出"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联系实际分析了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张管理者应进入一种自然、圆通、超脱而又灵巧的管理境界.文章主要阐明了四大观点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二、顺其自然;三、柔化自我;四、驾驭矛盾.  相似文献   

18.
颜之推的终身教育思想以家庭教育为基础,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首先他认为 实施终身教育是必要的,他把婴幼儿期、青少年期、成年以后直到老年都列入家庭教育的范畴;并以"孝仁礼悌"为核心,教以子孙"修身"、"为学"、"处世"、"养生"之道,从而拓展了其终身教育思想的价值内涵,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三重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该文根据<孟子>一书,阐述了孟子在"教"的心理和"学"的心理两方面的思想."教"的方面具体表现在教师心理、教育的意义、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办教育的前提、教育方法和原则等五个方面;"学"的心理又具体表现在注重主观能动性、注重非智力因素、注重立志和有基础、变通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于册(策)书源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既有精审的论述,也有疏漏的地方,其精审处,主要得之于他的宗经思想和所掌握的材料;其疏漏的地方,就是忽视了先秦册(策)书的存在.对此本文逐一进行了考证,认为册(策)书是一种出现于商周、且与誓诰并行的重要文书.两汉册(策)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渊源相仍,然又有区别.文章亦分别从使用范围、自身发展规律和体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同时对潘勖的<册魏公九锡文>的源流及册(策)书体制建构定型的时间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