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上的新的重大突破(教授李炤曾)党的14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认为这是我们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也是14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重要总结,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过两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第二次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即“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①这与社会主义历史上曾经或正在实行的经济体制相比较,无疑又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但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十三大又再次重申“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②因此,我们认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是一种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都必须实行的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及其特点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谈一些祖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提出要改革旧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对新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认识,在改革实践中,有一个发展过程。十二大时,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使用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是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命题的解释和补充,使之更加具体和明朗.同时,中央选择广东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这就有必要弄清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提出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打破了“社会主义经济同商品经济互不相容”,“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传统观念。近几年来,我国对高度集中统一的旧的产品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加速了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目标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把计划工作建立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确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决定》首先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  相似文献   

8.
在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特征认识的深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共产党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商品经济”。在199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确定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它表明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特征认识的又一次深化,并以此为主线条,完整地提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的社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是计划与市场统一的体制;这种经济体制运行的目标,是通过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调节手段来实现的。这是党的十三大明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在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协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相应出现四种经济调节形式和三个经济层次。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基本特征就是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实行囊括一切的计划经济,排斥任何形式的商品和货币关系。随着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实践,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形成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但它并不改变劳动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否定按劳分配制度,更不会把社会主义引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决定》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这一新的高度提出了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党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走上成熟阶段。党的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和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产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经济思想,为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因此,探讨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加速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个中心环节来改革经济体制;在计划指导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然要求把改革国家机关管理经济的体制问题同时提上议事日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此作出了一系列原则性的规定,为这方面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基本途径;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村中我们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全面推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了八亿农民的巨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农村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农村中又出现了许多在过去专业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的一个新的科学论断。它突破了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我国旧的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总结我国十四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划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精辟论述,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只有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认识上的一次新的飞跃,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市场与商品经济同时发生,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市场体系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它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根据,指明了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七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三个基本任务,一是增强企业活力;二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三是逐步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它们之间互为联系,互为条件。表明了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将从企业改革、市场改革、管理改革三个方面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教育是个什么关系。我们既不能简单地说把教育推向市场,又不能说教育可以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教育事业发展中有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问题。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超越的阶段。但要看到商品经济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某些消极因素。从发展教育,尤其是发展基础教育来讲,我们既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又不能把商品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引到教育中来,如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这些东西不能引到教育中来。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原则,等价交换适用于经济领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领域就不适用。所以市场经济与基础教育是什么关系,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