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职教育承担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职业养成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形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较强职业能力的教育.它不仅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更要在专业教育中贯彻执行,这样才能实现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会计专业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在制定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及日常教学实施等教学实践活动中,贯彻职业养成教育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保证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金融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为例,力图找到对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较为普遍的方法,将过去的分散性教育教学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金融职业道德环境建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中心建设、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拓展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建立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前提职业院校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一般涵盖四个层面,即:必须明确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职业院校专门人才培养之方向;必须明确职业院校人才的特征与规格,要特别强调职业院校人才是一种人才类型,而不是一种人才层次;明确职业院校专门人才的职业岗位群;明确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结构与职业素质结构。由此,我们坚持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以培养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素质为前提,以职业技能素质为主干,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为保障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以行业为主导的高职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能够促进行业需求及时、准确地反映职业教育中,以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的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形式,无论是对职业院校,还是对企业来说,都具有诸多优点.本文以行业为主导的行动领域教学模式的优点,分析了行动领域在会计行业的开发思路,提出实施基于行动领域教学的几点体会并进行了探讨.建议按照会计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设置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取舍、重构和序化课程内容,根据认知规律和高职教育特色构建教学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同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有其独特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尤为重要。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规则,落实养成教育的起点;通过设计活动,开辟养成教育的渠道;通过形成特色,强化培养具有过硬职业道德素质的新型劳动者。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注重教育的实效,引导高职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6.
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普通高职教育与法律职业要求的矛盾、行业办学与管理体制的多样性及办学活力偏弱问题、办学规模和办学目标与行业准入之间的矛盾、办学理念相对滞后,教育改革推进迟缓,教学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不够科学等。要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管理机制,规范司法警官职业岗位人员录用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亟待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而且从规模上看已经占尽了我国大学教育的半壁江山。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生产日渐呈现综合性、整体化,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涌现出大量新兴的交叉和边缘职业学科,职业岗位专业需求的交叉综合与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的今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和旅游行业特殊的行业特性,以及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现状,凸显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模式由教育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体系、考核评价、实施保障组成,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一个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实训教学建设,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谈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实现党的十六大对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这一宏伟目标,各类高等职业学院责任重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社会劳动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其培养方向的社会定位和高职教育的功能决定了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一、明确使命,转变观念,认识职业素质教育的价值直接培养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点,…  相似文献   

11.
朱璧 《广东教育》2009,(2):57-59
本文在分别阐述职业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民航机务行业特色,对如何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民航高技能机务人才进行浅析。推进民航职业院校对机务人才职业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院校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由职业教育的特质决定的,也是学生适应岗位要求、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错位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个性、职业文化等方面内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定位和要求,要在实践中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机制,通过营造企业文化、校友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育人途径,培养学生具有金融职业人才特色的职业个性,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这种办学思路与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行业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职业院校就业率,促进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在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形势下,产教融合与校企一体化的创新教育研究,是当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办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与人才输出,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以及具备相应的素质,为行业企业所欢迎或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体现职业能力与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地要适应这一要求与变化,即高职外语教学应满足学生未来岗位工作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其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以考试改革为导向,在学科考试中强化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样的改革思路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必须,也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普及使得我国拥有了更多的储备人才,但随着近些年企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空余就业岗位逐渐减少,毕业大学生日益增多,再加上近年的经济危机,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十分重要。在高职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主要为自主学习、数字化应用、问题处理等八大能力。提高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探讨"90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职业岗位教育,职业教育所要求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直接适应某一岗位工作的素质和能力,在毕业之后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顶岗工作。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学生的职业体能十分重要。本文以职业学校体育体能创新教学为主题开展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生的德育定位为提升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推动他们从高职人才向职业劳动者的良好转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劳动观教育、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和职业纪律意识培养。在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是高职德育的诉求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社会制度的保障、学校经费的支持、学生爱心的鼓励和教师自身的提升等四个方面的建设维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职业素养问题也被各个领域广泛关注。文章论述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必要性,总结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措施,即加强对各专业学科教育的管理,增加院校期末考核的内容,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高效运行的教育管理队伍,完善素质教育制度,实施心理健康跟踪计划,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输送更多的全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人才培养既是中国未来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既要针对岗位需求具有高职特色,又要注意创新教育模式对各个不同层次需求的适切性。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实践,通过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试构,对三年学制进行内扩式突围,试图通过分层次创新教育,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符合行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