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卫兵 《考试周刊》2008,(47):121-1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学生的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教师要关注在中学校园内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产生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说过:"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健康体魄是青少年报效祖国的基本前提,国民的健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的重要使命。小学体育教师应主动担负起培养健康学生的重任,在体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优化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期的教育发展中,中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学生的身体健康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需要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况。此文就新时期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索了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推动高中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体育作为增强人们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教育学科责无旁贷地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也是学校体育所承担的任务和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的需要,而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朱秀英  吴龙 《文教资料》2006,(10):30-31
本文对高职院校体育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体育教学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线的教育向着强身育人教育、增强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发展,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要多元化。1.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1.1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体育卫生保健习惯及体育文化素养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课程编制的起点,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标准,也是体育课实施的归宿。高职体育教学首先要遵循目标发展的共同趋势:健康化、终身化、多样化。高职体育教学应把“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看作是学校体…  相似文献   

7.
<正>在体育测试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总会有学生不及格。作为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能与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既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职责所在。在关注测试达标率、优秀率等考量学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学校体育工作效果的指标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那些不及格的学生,调查分析他们不及格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争取不及格学生的比例"无穷  相似文献   

8.
张万钧 《考试周刊》2013,(49):106-107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温饱不成问题的现在生活中人们更加关注健康问题,健康理念不断更新,体育课程也就备受家长及社会重视。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知识及体育运动项目被纳为中考科目,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效率愈发重视和关注。在这样一个大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急需增强。  相似文献   

9.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得到快乐学习,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文章通过对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的意义,阐述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游戏应该着重关注的几个方面,以期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生体质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扭转学生体质与健康持续下滑状况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郑州市中牟和新郑两地21所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与分析,指出当今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逐渐增强。国家重视学校体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体育教学应该在关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教学和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体育学习成为学生提高身体素养的必然需要,这也是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倡导"健康第一"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体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但是,有些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对体育教学功能的定位不当,忽视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使体育学起来枯燥乏味。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应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职业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田芳 《考试周刊》2014,(94):105-105
关注智障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首先要了解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及问题;其次要关注如何让智障儿童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再次要关注智障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兴趣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八个基本理念:淡化“竞技体育”的教学模式,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重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改革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  相似文献   

16.
周剑 《学苑教育》2012,(24):94-9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运动开始愈发地受到关注。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前沿阵地,必然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必须积极地进行体育教学和管理改革,体育俱乐部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立足于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我国新时期背景下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关系着小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一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来说,尽管我国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正在有序地进行,但是真正重视和关注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程度却不够,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身体锻炼,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小学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开展。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加以优化,不断增强农村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关注个体差异,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养成终身从事体育的习惯和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只有学生完全动起来,才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增强身心健康,具备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要使学生在体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体育教学主题参与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最终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中的体育技能,更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育体验,进而使之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  相似文献   

20.
周友权 《成才之路》2010,(35):60-60
教师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加强技巧、武术训练等教学工作入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的训练,可以活跃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