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死后世称宋潜虚先生,又因曾一度隐居故乡桐城南山,世人又称之为“南山先生”。他是清初著名的散文家、历史学家。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明确指出戴名世“是一位古文家,桐城派古文,实推他为开山祖”。因《南山集》案而惨遭腰斩,成为清朝文字狱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娄博 《现代语文》2007,(11):112-112,122
韩愈《南山诗》中连用五十一个"或"字,饶宗颐先生认为这一手法是受到了佛教文学的影响。本文通过两个方面的分析,认为韩愈《南山诗》中"或"字连用格不一定是受了《佛所行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说到桐城文派,人们便自然地想到它的奠基者、创始人方苞;一提到方苞便会自然地联想到他的同乡好友戴名世.由于戴名世的《南山集》文字狱案,导致方苞生活、思想关键性的转折,才使得他有可能成为桐城文派的奠基者、创始人.这就是说戴名世与桐城文派有着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但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人们对此的理解和认识是不太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清代文字狱扭曲了一代文人的心灵,清廷在文化上实施高压政策,迫使文人在言论和行动上难脱桎梏,从而形成了“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文化习气。但在另一方面,清廷作为当时的异族统治全国,对于具有汉民族情感的文人而言当然是不正统的,这些文人也就不会轻易臣服,总要不时地发些牢骚或什么所谓反动的言论,致使文字狱接连不断,成为有清一代文化上的一大“奇观”。桐城大家戴名世就是清代最大的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的牺牲品。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安徽桐城人,生于顺治十年(公元1653),生而才辩隽逸,但大器晚成,康熙四十八年,年…  相似文献   

5.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一诗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尽人皆知的.据说,有个喜欢考证的人觉得该诗的"东"、"南"两字很有问题.他的理由是,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所见到的只能是东西方向的景物;现在居然"悠然见南山",足以证明陶渊明的眼睛有毛病,大概是个斜眼.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师法桐城,又处处超越桐城.为了追求"澄清无滓"的雅洁文风,方苞反对其他文体对古文的侵犯.曾氏把骈文与辞赋引入创作之中,一改桐城文的单调贫乏.曾国藩倡导"气盛"文学理论,要求作雄奇之文,矫正桐城派柔弱之弊.适应朝代剧变的需要,变革姚鼐主张、增添"经济之学".曾国藩的种种变革,达到了"中兴桐城"之宗旨.  相似文献   

7.
韩愈《南山诗》之“易”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山诗>是韩愈诗歌写景状物的代表作,首引后天八卦方位,以写南山位置之重要,又采汉赋之法为诗,诗中叠用五十一个"或"字,"或"句中连引<剥>、<姤>、<离>、<夬>四卦,以显南山雄奇之貌.韩愈本为儒家巨子,对易学熟稔于心,故本文试缕析<南山诗>中所引用到易学之"象",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援用八卦的方位,以凸显终南山地理位置的险要;二,受<说卦传>的影响,铺陈且化用易象而成诗中之物象;三,深悟<易>取象之精髓,<周易>多人心营构之象,故<南山诗>之物象多非实写之象,取其象征之旨;四,体察易学观物取象,参赞天地之神,契取易学日月同功之用,故整首<南山诗>充溢着雄浑的气质,与韩愈此时愈兼济天下的志气相符.  相似文献   

8.
桐花绕城开     
其实,桐花绕城而开只是我的想像,我在桐城并没有见到桐花。但陈所巨先生的确说过,桐城之所以叫桐城,就是因为那一片雪白而纯美的桐花。我来时,先生已经作古,但春天尚在.我既没有见到古雅的先生,也没有见到雪白的桐花,其失落之情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9.
<正>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故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兵部主事,累迁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馆开,一度荐为纂修。中年乞归,历主梅花、敷庆、紫阳、钟山诸书院凡四十余年。他为人正直,人誉之“恬静之操,高亮之节,实足以风范百  相似文献   

10.
姚鼐(173l—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一说号为惜抱),桐城人,清代散文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曾任四库全书馆纂修官,年余因病辞官告归,绝意仕进。历主江南、梅花、钟山、紫阳诸书院四十余年。他是与方苞、刘大相鼎足而立的桐城派领袖人物。  相似文献   

11.
徐通锵先生提出的"字本位"理论在三个方面含混不清:"字"和"本位"的概念界定不清晰;用字组取代汉语中"词",但又没有证明这种汉语语言单位划分方式更具优势;片面强调语义,缺乏控制语法的形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爱旅行的"主"字先生出发了.   他来到松软的草地上,遇到了"王"字先生."咦!你怎么是光头呀?""王"字先生听了捧腹大笑,说:"'主'字先生,我和您可不一样,您是'主'字先生,可我是'王'字先生.""主"字先生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13.
撒酒风     
一教书先生喜饮,且撒酒风。偶出一字对与学生对曰:"雨。"学生以"风"对。既而添成三字曰:"催花雨。"即对曰:"撒酒风。"又添为七字曰:"园中阵阵催花雨。"即对曰:"席上常常撒酒风。"先生曰:"对虽对得好,只不该说我先生的短处。"学生曰:"若再不改过,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此徒借对讽师,言胜于师矣。  相似文献   

14.
诞生于明代中期的桐城先贤何唐(省斋先生),少年时代即为志行高洁的乡里名士,入仕期间是个廉正有为的清官,退居之后则是一位安贫乐道、身体力行、讲论不辍的乡里大师。他开启了桐城教育史上讲论学术的端绪,为嘉靖以后桐城风教的大启和人文的昌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桐城歌是安徽桐城的地方民歌,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影响广泛而深远。从当地居住与交通的视角看桐城歌的物质民俗,既展示了栩栩如生的地方风情,又彰显了魅力无穷的地方文化,为研究桐城地方民俗文化打开了又一扇窗。  相似文献   

16.
一副复字联     
清代有这样一副奇特有趣的复字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小朋友们,你知道这副联语是什么意思吗?上联是说,有位书生,重读原来读过的书,现在又感到很陌生了,于是去问先生,谁知先生早在书生重读此书之前也对此书陌生了。下联中的"步快",是指衙门中步行的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与桐城派关系紧密。早年受桐城文化濡养,并与桐城门人相交游;晚年致力于文字学研究,重回桐城文化怀抱。陈独秀出自"桐城",其学识成就颇得桐城之助。  相似文献   

18.
"桐城歌"基本体式是七言五句式。它于明代前期在安徽桐城地区兴起,随即传播到桐城周边地区,在地域文化认同中形成了"桐城歌谣文化带"的核心圈子。晚明至清代,"桐城歌"沿着南北东西四个方向拓展,并在传播地与当地民歌相融合。整个传播过程以安徽文化为纽带,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桐城歌谣文化带"。  相似文献   

19.
桐城文化中的爱民思想体现在吁求统治阶级爱民、重民和贵民等方面,认为统治者应以民为贵,使"君—国—民"之间形成并保持一种良性的持续互动关系。桐城仕宦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地位,提倡爱护和厚待民众。桐城仕宦认为设君为民,民贵君轻,君臣有共事之义,而非臣之食禄为受君之恩之主从依附关系,这种共事之义的内涵是臣子匡正君主过失,利江山社稷,使百姓安居乐业。桐城诸贤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贬抑男权,褒扬民妇,既宣传"女胜儿"思想,又颂赞"女君子"形象。其对待妇女之态度不以富贵为尊,而以思想品德上之"贤"来打破以政治上之"贵"和经济上之"富"为特征的阶级地位之不公,推举"惟贤者为尊"。  相似文献   

20.
姚椿的古文理论基本不超出桐城文法范畴,"明道""考古有得"与"雅洁"是对桐城派古文理论主张的继承。姚椿在维护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古文观点,他在桐城派前辈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外提出文章的"纪事"功用。"纪事"是指文章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民生等内容。姚椿对姚鼐的"辞章"更进一步发挥,提出"言词深美"。姚椿古文理论对桐城派的发展影响深远,对传播桐城文法、扩大桐城派的影响有积极作用。姚椿论文既以桐城文法为旨,又能适时突破桐城文法范畴,体现了古文理论的新特点,值得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