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作为一个拥有将近70%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只有实现农村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在农村变革的进程中,大众媒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勒纳在其著作《传统社会的消逝》中,阐述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理论,他把大众传媒比喻为“奇妙的放大器”,即大众媒介因其特有的快速大量传递信息的作用,可以把社会流动和变革思想传播给其他成员,因而,大众媒介也成为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继续推进,中国的农村和媒介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农村受众接触、使用大众媒介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有哪些新的特点?这…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协新闻调研中心于2002年秋选择东、中、西部地区的3个县级地区——广东省南海市、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对不同行业受众接收新闻媒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法制、体育、卫生、环保等9个方面信息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力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宣传工作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样本区域肥西县三河镇的农村受众基本情况、媒介接触情况以及需求情况,认为广播电视仍是农村受众接触的主要媒体,在选择媒体节目的偏好上,表现出很强的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取向,但是接触传媒的方式已发生了变化,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制约了农民的媒介接触行为。  相似文献   

4.
方晓红 《新闻知识》2003,10(1):25-28
为了解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江苏南部农村与大众传播媒介在接触、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本文作者主持申报并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批准,进行了“苏南农村与媒介关系”的课题研究。 为此,我们分别进行了四次调查活动:一、以苏南农村受众为主要对象进行的江苏农村受众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700份,这是本次  相似文献   

5.
宋培志 《青年记者》2007,(14):36-37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精神文明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它的受众群体的社会意识和道德取向,因而如何更好地吸引受众来关注自己,使自己创造的具有一定道德价值的精神产品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可和赞同,也成了各媒体极其重视的首要任务。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更是要密切注意读者的认知程度和需求状况,努力做好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不仅应及时关注大众需求变化,通过多平台协同、跨领域合作为大众提供多元的媒体服务;还应强化需求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主动融合,进一步提升主流媒体服务大众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信息行为论——受众研究的一种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行为论”是近年来受众研究方面的前沿理论。这种理论不是从传播学产生发展而来,而是在传播学与社会信息学的学科交叉中形成的,归属于日本独到的社会信息学理论体系中。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对于各种新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显得力不从心,信息行为论则为我们解释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苏南农村受众群分化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 到农民 ,人们会立刻联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稼穑者”、“庄稼汉”形象。在农业为单一产业的传统农村社会中 ,农民角色呈现出超稳状态 ,农民维系着亘古不变的农业劳作者这一角色形象。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 ,在20世纪末 ,中国农村 ,尤其是沿海江浙地区的农村 ,这种绵延数千年不变的超稳状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呈现出社会主体角色多元化的现代农村特征。从社会学角度看 ,角色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社会进步与活力的体现。农民这个庞大群体激烈的阶层分化 ,证明了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按照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温·托夫勒…  相似文献   

9.
粟幸福 《今传媒》2010,18(10):38-40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作者以湘西地区为例从传播渠道、接触频度、内容偏好等三方面分析了大众媒介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精神文化消费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电视是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受众获取各种精神文化消费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介的接触频度对西部地区农村受众的精神文化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媒介内容偏好仍然呈现娱乐>信息>知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新闻导刊》2006,(1):47-47
随着我国媒体的不断壮大,大众媒体发展飞快。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倾向。就是媒体的“城市化”和农村信息的“荒漠化”。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和农民知识获取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402个村的农村图书资料室的建设现状、图书资料的主要来源、管理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结构、资料室的开放时间以及被调查农民的信息需求类别、需求程度、信息获取方式、信息获取愿望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建立适合农村现状的信息服务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金星 《中国传媒科技》2013,(14):102-10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大众传播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已经完全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接受者早已经改变了以前被动接受的地位,全媒体受众的心理呈现了复杂性、多变性、叛逆性等多种心理状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全媒体受众心理的特点进行了相关的披露,然后指出大众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责任,应该根据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对受众者进行正确的指导、暗示等,进而增加受众者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姜玮 《青年记者》2007,(12):43-44
今年上半年,关于“茶水发炎”和“疯狂粉丝杨丽娟”事件的报道引发了大众媒体一片“集体狂欢”的景象。媒体掀起的报道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赚足了受众的眼球。浏览各大报刊、网站的相关评论,除了对媒体报道事件本身的讨论外,也引发了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刘畅 《新闻世界》2009,(11):114-115
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地区唐子寨村、大苇芝港村、七星寨等6个村庄进行调查,运用传播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对农村受众媒介利用的行为及其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信息需求及利用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调查报告主要调查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信息查找习惯以及影响大学生信息利用行为的因素.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和对图书馆、社会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改革的迫切希望.同时也对学校学生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变推动了社会个体信息消费行为的变革。当下,我国媒介环境的改变使社会化媒体成为人们信息消费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场域。社会化媒体中信息生产者身份的匿名性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加剧了信息风险等级。受众在表达自我的同时,由于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往往盲目地充当风险信息的二次生产者。风险信息一旦进入以"圈层形态"为主的人际传播环境中,则极易引发葡萄藤效应,进而诱发社会群体性事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和谐的传播环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受众作为信息传播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其信息解构能力与传播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媒介素养的研究视角出发,探寻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受众应对信息风险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保定市农村信息需求的内容和农民信息获取的来源、渠道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了农村信息需求特点以及农村信息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菁 《采.写.编》2021,(9):122-123
当前社交媒体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以大学生为主要受众的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现象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现象,给出一些解决措施,从而为提升大学生眼界、形成全面性思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选择性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是更容易回避还是更容易接触这一争议,文章在梳理新闻选择和媒体环境类型的基础上,提炼了知沟扩大和全民阅读两派代表观点。依据媒体环境(高选择性媒体环境vs低选择性媒体环境)、新闻阅读情况(新闻回避vs新闻接触)、受众主观意愿(有意的接触vs无意的接触)的标准,归纳出八种组合情景。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选择表现为“我躲着新闻”“新闻躲着我”“我找到新闻”“新闻找到我”四种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其中,“新闻找到我”是近年来出现的趋势,它意味着受众的新闻接触或许是社交媒体的副产品,建议合理编排社交媒体上的娱乐和新闻信息,优化算法推荐,改变媒体系统中新闻消费的结构,促进受众从无意的回避转向无意的接触,实现“新闻找到我”。  相似文献   

20.
受众口味决定着“融媒厨房”烹制哪些“菜品”,受众需求侧决定着融媒报道供给侧提供哪些报道。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新视角探讨以受众需求引领融媒体供给的五个着力点,提出要聚焦受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深化对融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层次规律的把握和应用,推动融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固本培元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