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短跑途中跑"屈蹬式"和"后蹬式"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分析了短跑途中跑“屈蹬式”和“后蹬式”技术特点,找出了“屈蹬式”技术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有助于教练员、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及时掌握、合理运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2.
百米跑的放松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百米跑技、战术水平和体能训练方法的不断发展,在高强度的比赛中,运动员保持高速跑动中的放松能力是取得佳绩的关键因素之一。百米跑放松技术,是指在100米跑中,运动员通过对心理、生理因素的合理调节,以保持快速运动中机体的协调放松,促进体能的合理消耗,从而优化速度结构,以达到最佳成绩的一种方法,百米跑放松技术,可以充分体现短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心理素质。本文试就放松跑技术对百米跑成绩的影响及训练方法进行探讨。一、放松跑技术对百米跑速度结构的影响当代世界百米跑速度结构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加速距离的延长和…  相似文献   

3.
“屈蹬式”短跑后蹬技术能够改变“后蹬型”技术的不足.“屈蹬式”后蹬结束时,膝关节仍保持较小的角度(150°~155°)这样就保证了屈膝肌较大的肌拉力角和拉力矩.另外小腿前倾用、后蹬角小,利于增大水平分力,减少重心波动差.因此在“屈蹬式”途中跑的后蹬阶段,后蹬腿产生后蹬力的生物力学特点是由大到小.对人体运动的作用,首先是使人体作向前上方加速运动;随后是使人体作垂直方向惯性运动、作水平方向加速运动.  相似文献   

4.
现代短跑技术已由“直蹬”向“屈蹬”改进,本文在传统的途中跑专门性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与“屈蹬式”技术相适应的专门性练习,与同行们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田径运动中,百米跑全程技术,主要由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几个部分组成.但是,在疾跑的途中跑衔接时有一个技术环节——二至四步的“自然跑进”,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一、“自然跑进”在百米跑中的作用所谓“自然跑进”,就是在已经获得高速度的情况下,利用它的惯性,保持已获得的速度,顺势放松跑几步.好比骑自行车达到高速时,在你不再拼命用的瞬间,车仍能保持这一速度向前滑行的道理一样.“自然跑进”技术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从世界优秀运动员百米速度变化曲线表来分析,不少运动员在25~30米处都有一个平衡的“自然跑进”过渡,如前苏联优秀选手鲍尔佐夫、科尔涅留夫、希德谢尔(女),百米跑最好成绩分别为10”0、10”2、10”8,他(她们)在疾跑结束过渡到途中跑的瞬间,基本上保持了已获得的速度,而不是继续加速,短暂的两步“自然跑进”,为途中跑创造更高的速度作了良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百米跑是一种以速度快慢来取得胜利的径赛项目,而速度的概念是指用最大加速度和最短时间完成单个动作或同类成套动作的能力,以及与此有关的最大动作频率能力,此外,还指对信号的最快反应能力,因此,它是一种近于人体生理极限的运动项目,受到人体生理、解剖、心理和运动技术等诸因素的影响。根据速度的概念我们可把100米分为四个阶段:“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以及最后冲刺。”本文就起跑后的加速跑问题进行专门讨论、分析。20—30年代,短跑技术的观点认为:起跑之后  相似文献   

7.
我国男子百米跑为什么多年徘徊不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认为,我国男子百米跑多年徘徊不前的原因是:(1)跑的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运动实践的发展;(2)对百米跑项目特点与规律认识不清;(3)没有产生被普遍承认的,对我国短跑产生时代影响的训练指导思想;(4)缺乏具有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优秀短跑教练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百米跑后摆时相的动作技术的新观点,提出了与"前车轮跑"相对应的"后车轮跑"的新概念,并进行了分析论证。这对人们进一步研究后摆技术,促进我国百米跑运动员的摆动速度,提高百米成绩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短跑运动的成绩是由步频和步幅两个因素所决定的。对百米跑来说,全程平均步幅=100米/步数(以下简称步幅),全程平均步频=步数/百米成绩(以下简称步频),故可推导出百米跑成绩=100米/步幅×步频的公式。这  相似文献   

10.
前言探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青少年)、不同运动水平短跑运动员百米跑时的有关步频、步幅参数;研究百米全程步频、步幅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了解百米跑时有关步频、步幅参数与年龄、运动水平变化发展的关系,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短跑选材与训练工作必要的参考。为此本文通过田径比赛的现场,测得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运动水平共数百人次的百米全程步频、步幅等数据,研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子百米跑成绩落后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中外优秀百米跑运动员的速度结构和技术特征分析认为:我国运动员成绩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步幅小、绝对速度差,速度结构和技术特征显出一定优势,但电存在缺陷;“双峰”或“多峰”跑比“匀速跑到底”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男子100米的决赛,由于它具有比赛过程极短、争夺最激烈、比赛结果最难以预测等极其鲜明的特点,因此是最刺激、最具吸引力的比赛项目。中国共参加了7届亚洲运动会,还从未在亚洲运动会上夺得过男子100米的金牌,与世界水平差距更大。本文通过对中外优秀百米跑运动员形态、步频能力、步长能力。分段时间、跑速等方面参数的比较研究,探析中国男子百米跑水平落后的原因。一、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与体重是运动选材的必备条件,但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运动员的身高居中,与中等身材的世界优秀百米跑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百米飞人"劳义的成绩与世界冠军博尔特的成绩存在巨大的差距,对二者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比较,借此找出劳义技术上的特点与世界强手之间的差距,为我国的"百米飞人"劳义今后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0年亚运会冠军劳义和2009年柏林世锦赛冠军博尔特两人的100m技术的时间、空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劳义有较好的步长能力,与博尔特的百米技术差距主要在于他的步频能力、起跑加速能力及途中跑技术,在今后的训练中应保证步长能力不减的情况下努力提高步频能力和改善起跑、加速跑及途中跑阶段技术的合理性,完善整个百米技术突出自己的特色,那么劳义的百米成绩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相似文献   

14.
刘建平 《体育学刊》2000,(1):113-115,1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塑胶跑道的出现,短跑技术的发展已变“后蹬式”为“屈蹬式”跑法。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动作的纠正,需要设计相适应的跑的专门性练习,对现代短跑专门性练习的改进与短跑技术对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对现代短跑“屈蹬式”技术与“蹬直式”技术作了比较。指出“屈蹬式”技术更具有经济性和实效性。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该项技术的理解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百米跑简况近年来,我国百米短跑运动成绩有所提高,特别是一九八五年,郑晨以10″28的成绩打破了保持十七年之久的男子百米  相似文献   

17.
1 对后蹬幅度的认识1.1传统观点认为后蹬幅度小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后蹬幅度小,主要是依据在后蹬结束时,我国高水平运动员膝角大于外国的高水平运动员。如1996年的一篇文章《现代百米跑技术——屈蹬式》中这样说道“美国运动员后蹬动作幅度小,不充分,后蹬结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百米跑程中的分段成绩作为研究百米跑运动员专项素质状况的指标,认为运动员的百米成绩与各分段成绩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得到了10″—18″间不同百米成绩中各分段成绩的“模式”,并将“模式”成绩用图象表示。教练员运用“模式”成绩图象,可较直观地对照、分析运动员的各种素质现状,从而确定如何训练以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九运会中国男子百米跑优秀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速度、角速度、步频、步长、单步各时相等运动学参数的具体指标,并与国内外优秀百米跑选手作比较,结果认为,九运会男子百米途中跑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是步长的提高,但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步长不足;中国百米跑运动员应减少腾空时间以增大身体重心位移的支撑与腾空时间比;九运会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摆腿及摆臂技术差异较大,且摆臂时前摆不足后摆过大,使身体产生向前的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现代短跑技术正朝着加快蹬提速度,缩短支撑时间,加快步频的方向发展。它的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平动运动,人们俗称“屈蹬式”蹬伸技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证明,由于“屈蹬式”技术的大小腿折叠较紧(29°左右),减少了前摆的阻力距,加大了前摆的角速度,因而是先进的;另外,从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分析,后蹬时膝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