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意义]2019年底始露端倪的重大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1月底全面爆发,2月底最为严峻,至3月中旬渐趋缓和。在应对这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数据管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使疫情的精准判断和应对成为可能。[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过程中数据监测和数据利用等相关文献,着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结果/结论]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表现有:相关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多渠道发布范围不同深度各异的数据;部分数据实现融合关联,并积极推动数据的开发利用;初步实现基础健康卫生知识共享,利于个人自我防控;通过数据管理助力科技攻关,加速疫苗药物研发;一定程度上符合开放的标准性,方便疫情数据复用。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包括疫情数据管理主体、客体、环境和过程的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以该理论框架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管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虽然大数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有序采集和管理依旧悬而未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系统研究,正视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试图寻求适宜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路径,对于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发展大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域外实践,指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付阙如、采集和保管主体安全保护意识缺乏、数据缺乏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痛点。[结果/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从加速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强化个人信息采集和保管主体的安全保护意识、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共享规范以及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解难纾困,构建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协同发力,多管齐下的综合防御体系,为我国创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布局提供制度预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引发了各领域学者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应对的思考。文章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以微博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对于危机治理的影响机制。[方法/过程]首先,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微博舆情做出阶段划分,进而利用质性分析结合层次聚类法从微博文本数据中抽取公众信息需求并跟踪其演变,最终结合相关理论探索性地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信息需求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的信息需求主要围绕风险认知、行为规范、情感、行为四个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可以准确追踪公众信息需求并向公众提供所需信息,信息需求的满足最终促使公众自发参与危机治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疫情现象危害社交媒体用户的身心健康,信息过载是全媒体时代信息疫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成因和影响,能为信息疫情的应对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并借鉴压力源-应变-结果理论,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前因后果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前因包括用户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信息过载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间接影响社交媒体用户的应对行为。【创新/局限】应用质性分析方法从多维度系统地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过载的驱动因素和影响机制,有力补充信息过载领域现有研究。后续可通过实证方法、大样本数据验证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通过用户聚类,调查不同类型的参与主体、不同参与时间以及不同影响力的主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将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的主体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政府官微(GO)、主流媒体(MM)、意见领袖(OL)和普通网民(ON),将主体参与时间、影响力和类型作为聚类系数,通过Canopy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用户群体聚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紧急突发事件期间,政府官微(GO)、主流媒体(MM)和意见领袖(OL)是事件信息源,在信息传播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最强。公众则主要助力于信息的转发和扩散,并且其信息来源于其他三类主体。对于信息传播主体而言,越早发布信息就越容易被公众接受,进而拥有更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在开放包容的现代环境中,言论自由得到充分体现,伪信息也大量滋生,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利用人们恐惧、担心、不安的心理,更容易让伪信息广泛传播,这对于突发事件的防治,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此,介绍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伪信息的内涵、表现形式与主要内容,分析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伪信息传播、治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分析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生成的关键影响要素,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问题的应对与处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和信息生态位理论,找出“信息疫情”生成的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利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对要素进行识别,找出其中的关键影响要素。[结果/结论]识别出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舆情持续演化、政府信息发布不及时等在内的12个“信息疫情”关键影响要素,信息内容公共性、相似事件集体记忆的唤醒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生成的特有因素,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疫情”应对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社会公众主动申请公开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精准供给的匹配度不足,而当前学界从公众关注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的探讨也较少,难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事件为例,梳理了关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的文献与网页资料,运用问卷调查、KANO模型,从公众需求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类型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并基于满意度系数(SI)—不满意度系数(DSI)象限图,分析各类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对公众需求满意度的影响特征,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治理策略,为政府部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效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肺炎防治的科研信息报道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极易引发网络信息泛滥和社会公众恐慌。如何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网络舆情走向成为重要课题。[方法/过程] 本文选取"双黄连事件"作为研究案例,在新浪微博上分别爬取原始话题和回应话题下的发帖、转发和评论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方法讨论科研信息报道的社会热度和公众态度,分析官方媒体和权威专家的回应对事件舆情发展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公众高度关注科研信息报道,并表现出较为极端的情绪;而官方媒体和专家的权威回应会影响到事件的话题热度,进而影响公众情感取向。官方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公众获取科研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官方媒体-权威专家-普通公众"三方协同的管控机制,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所引发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网络意见领袖代表着我国社会的中坚份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他们对政府举措评价的好坏,间接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见,对这些评价的分析,有助于优化政府应急工作。[方法/过程]通过人工标注对网络意见领袖评价进行判断,利用统计分析、主题分析对数据进行挖掘,最终采用抽象归纳方法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意见领袖对政府评价呈现“央强地弱”的特征,也会从地方向中央传导。灾害严重程度、意见领袖类型、对政府的期待、政府外部竞争、政府外部威胁等外部因素,以及政府合法性、政府形象、政府道德、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政府应急管理绩效等内部因素,是影响意见领袖对政府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郭勇  张海涛 《情报科学》2020,38(3):129-136
【目的/意义】评价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控应急工作情报能力现状,识别肺炎鏖战中情报能力的问题,对指导现实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具体问题,推演疾控应急工作情报智慧树模型,设计因应的情报能力评价体系,改进熵权法来测定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通过比较权重的位序与增量来发现疫情任务情报能力的重点,以及情报能力在该问题中和既往工作的差异,利用短板参量分析肺炎鏖战中情报能力的不足。【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本次任务对情报保障和利用能力具有较高要求,较与以往疾控应急工作,对情报加工和传递能力的需求加剧;情报决策、情报处理与分析、情报劳动者和情报政策成为疾控应急工作情报能力的重要因素;短板问题存在于应急队伍、开展应用性应急课题研究和应急情报管理机制之中,另有待优化问题存在于应急预案、公众引导、应急制度等项目之中。本研究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肺炎鏖战中的情报能力治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共卫生是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的公共事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公共卫生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尤其是2003年"非典"疫情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管理不断加强。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与蔓延,仍然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一些短板,亟待我们总结经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具体建议包括:(1)完善国家安全观;(2)强化法治建设;(3)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建设;(4)健全信息公开、媒体与互联网管理制度;(5)强化专家的科学精神与职业素养;(6)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7)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8)提升公民应对疫情灾情素质;(9)切实把"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10)注重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移动智能时代到来,用户与APP交互完成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常态。文章旨在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搜索的APP交互行为,为移动健康信息服务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移动经验采样法、关键事件技术与日记法获取大学生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信息搜索数据,并采取开放式编码、关联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APP类型、APP交互搜索功能、APP交互搜索主题和APP交互搜索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首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索路径一般由偶遇驱动,具有多渠道选择特征;其次,大学生用户的APP交互搜索行为受到目的和情境双因素影响,且呈现核心—边缘应用的模式;最后,APP是跨屏和线下—线上搜索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多信息源搜索的快捷性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从发生到快速暴发流行,对我国现行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核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了重大的挑战。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疾病控制与公共应急事权配置、信息公开发布及防控紧急措施合法性等方面,均暴露出原有体系的明显短板和不足。因此,亟须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尽快依法决定在疫情严重的局部区域宣布紧急状态;而在后续修法、立法中,要完善新发突发传染病风险应对防控制度体系,建立常态化公共卫生预警的法律机制,依法有效维护公众健康知情权。  相似文献   

17.
李明  曹海军 《情报科学》2020,38(3):154-159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的频发往往成为网络舆情生发的重要导火索,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发机理,对于舆情的导控及治理而言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与信息技术四个要素提炼出事件信息、发布主体、信息受众、信息技术及信息环境五个解释变量,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对40起突发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据此得出三个有效的条件构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容易激发公众负面情绪,提升网络舆情的生发热度;良好的信息环境在方便公众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发;发布主体的非理性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改变了学生习惯的学习和生活,复课后的各种不适应接踵而来,甚至引发一些情绪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为进一步探究疫情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以作者所在的职业学校为例,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分析了中职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