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流生现象所谓“流生”,是指已入学的学生中途辍学。国家曾于1989年颁布《国家教委严格控制中小学生流失问题的若干意见》,其后至今的近20年间,又相继颁布了不少相关法令政策,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今天当我们再度审视流生问题时,却发现:2006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高达3.03%,比2005年上升0.08个百分点,实际人数为165万人,其中苏北地区尤为严重,辍学率为4.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6个百分点,有些学校流生率甚至高达近28%[1]。虽然目前苏北地区几乎每个学期,学校的校领导和老师们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控辍保学上来,然而,收效…  相似文献   

2.
石有清 《广西教育》2007,(10A):11-11,16
广西已通过国家“两基”工作达标验收,可喜可贺,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辍学率掌控仍不可掉以轻心,要严防反弹,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学生流失,更不能忽视。小学阶段的辍学率要控制在1%以内,中学阶段控制在3%以内。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分析和工作经验,辍学率的反弹,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辍学是农村初中现阶段最令人忧心和棘手的问题,在许多已实现“两基”的地区,近几年“流生”也严重反弹。据我们调查,部分县乡农村初中年辍学率实际上突破了5%,有的乡镇甚至高达10%,初中三年的滚动流失率则更高。这还不包括一定数量的“隐性流生”,所谓“隐性流生”是指小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初中就在“小学不再管,中学管不到”的情  相似文献   

4.
辍学是农村初中现阶段最令人忧心和棘手的问题,在许多已实现“两基”的地区,近几年“流生”也严重反弹。据我们调查,部分县乡农村初中年辍学率实际上突破了5%,有的乡镇甚至高达10%,初中三年的滚动流失率则更高。这还不包括一定数量的“隐性流生”,所谓“隐性流生”是指小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初中就在“小学不再管,中学管不到”的情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控流保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率有所降低。根据2008年教育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4%,比200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4.66%,比2002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但是,该数据也反映了中小学辍学问题的严重性。小学生辍学率约为0.6%,辍学还没有得到完全遏止。中学生的辍学率约为5.34%,辍学率依然偏高。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中小学辍学率更高一些。本文将探讨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以求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有些许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教委《一九九五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1995年我国小学生辍学率为1.49%,初中生辍学率为4.0%。 当前,小学、初中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不仅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而且在一些城镇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也同样存在。这对于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力度不够。《义务教育法》虽已颁布10年,但它并没有真正植根于全体公民,贯彻这部法律似乎只是故育部门的事。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忙于经济工作,对贯彻《义务教育法》所采取的措施不够有力,尤其是社会措施不力,学生辍学流失,只是追究学校的责任,而学校在控制学生辍学流失方面,由于缺乏社会力量的配合和学生监护人的支持而显得困难重重,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中学在“普九”方面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流生太多,这已成为困扰巩固“普九”成果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普九”要求,农村中学年巩固率不得低于97%,流失率不得高于3%。但据笔者对某省3个市县18个乡镇30所农村中学调查看,流生在某些地区较为突出,甚至相当严重。一、流生的现状及特点1流生数量多,流失率高据调查,30所初级中学98年共流失1850人,年均流失率为98%,其中年流失率为8%以下的8所,8%—12%的14所,其余8所均超过12%,有两个学校流失率在15%以上。某乡中心中学更…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这是1918年的事情。时过大半个世纪的今天,看到学生大量流失,我们不得不向全社会疾呼:救救辍学的孩子们! 据调查,灵武郭家桥乡本学期中学退学64人,辍学率占10.4%;距我乡不远处的某农村中学将近有100名学生辍学,辍学率占11.5%。据了解,目前我区各县市学生辍学情况较为普遍。 教师们下去动员辍学生返校,收获很小。下面引几段农民朋友的话: “老师的好意我们领了。但如今有钱就有一切,念书能顶啥用呢?”  相似文献   

9.
国家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不超过3%。而经过验收定为“普九达标县”的河北省威县,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每年初一入学学生在1万名左右,初三中考时参加考试的只剩下4000来人,三年中流失了6000多名学生。可以想象,在中国广大农村中,比威县辍学情况更严重的还有。听威县一位先后在多所乡镇中学任职、已当了10多年校长的人士讲,尽管威县在上世纪末“普九”达标,但义务教育初中段的辍学率一直没有控制住。他曾任职的前一个乡镇中学辍学率在75%左右,目前所在的中学辍学率至少也有50%。  相似文献   

10.
暑假期间,我对衡阳县界牌镇小学学生流失情况作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深知目前农村小学生流失情况不容乐观,并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农村小学学生流失的原因分析。衡阳县界牌镇是一个仅32000人左右的农村小镇。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接受省市“普九”工程验收时,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8%。而在通过省验收合格后的今天,根据我得到的数据,学生流失出现飚升的现象。全镇小学应入学4168人,实际入学4106人,辍学人数为62人,辍学率为1.5%,远远超过规定指标。经过走访得知,流失学生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和打工潮带来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部分中小学生受其影响而辍学。如何防止学生流失,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是关系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老河口市采取“两条线、三部曲、五道岗”的做法,较好地遏制了辍学率反弹。目前,该市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7.73%,辍学率控制在2.1%之内。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义务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规模扩大,辍学率降低,办学条件有一定改善。到1996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50%以上,“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1482个,5个省市已按要求实现“普九”。全国小学646万所,比*年减少2.27万所;招生2524.66万人,比上年减少7!5万人;在校牛13615万人,比上年增加419.8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按各地相应学龄、学制计算)达到98.sl%,比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是9898%和9863%,性别差由上年的07个百分点下…  相似文献   

13.
1988年3月19日《中国教育报》上刊出的《从中小学生辍学流失的严重情况说起》一文中提到;“据查,辽宁某地区的农村中学,1979—1982届辍学率是44.1%,1980~1983届发展为66.7%,1981~1984届高达72.3%。据某县调查,1986年上学期结束时,全县初三学生,在两年半内,辍学人数占初一入学人数的30%。据某省反映,某县每年招收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到五、六年级常要流失学生60%至70%。城市也不例外,某市在1984~1985学年度,仅市区50多所中学流生就有1342人(其中高中生119人,初中生1223人)。”又说:“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我国小学辍学生达400万,中学辍学生达200万,数字相当惊人。”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湖南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01年止,全省18个民族县(市、区)有17个通过了省人民政府“普九”验收(其中6个已上报教育部),民族地区“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6.13%。随着“普九”目标的逐步实现,“普九”后的巩固和提高已成为民族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巩固“普九”成果,关键在于防止学生流失,确保学生受完九年教育。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对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市的6个少数民族县进行了调查,情况令人担忧。按照“普九”要求,小学年辍学率应控制在1%以内,初中不高于3%。而此次调查的6个县小学平均年辍学率为1.5%,初中为7.8%。有一所乡初中2000~2001年度在校学生辍学率高达16.61%。  相似文献   

15.
目前,“普九”工作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而控制学生流失也成为“普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这关系到我国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关系到是否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然而,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控制学生流失却面临重重困难。怎样才能减少学生流失呢?一...  相似文献   

16.
在国庆日庆祝期间,吴作栋总理曾指出,以1981年小一入学学生为计算根据,我国的中、小学辍学率是6.7%(2800人),他认为这数目相当高,是不能接受的。又指出各民族的辍学率并不一致,根据1985年的入学人数计算出的辍学率,马来学生是5.4%,印度学生  相似文献   

17.
爱心的回报     
澄海市溪南镇东部,面对着广袤的田野,一座漂亮的校舍拔地而立,这就是溪南第二初级中学。新颖的建筑设计,加上绿树碧草,给人一种既壮观又清幽的感觉。 学校拥有25个教学班,1286名学生。“普九”验收以来,辍学率都控制在1.5%以下。“这所学校真是越办越好!”家长们无不这么赞许。 然而,这所农村初级中学在1992年建校后的第一学期末,学生流失几近10%。 人们不禁要问,学校留得住学生,靠的是什么?回答是爱心!爱心使孩子们又回到学校来。爱心,镶嵌在每一位校领导的胸中 5年前,30出头的林炳杰被聘为该校第五任…  相似文献   

18.
一 “八五”期间,是我国基础教育史上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一个时期,是建国以来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八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展,成绩显著。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展顺利。小学在校生达到1.32亿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辍学率降为1.5%。男女童入学率差降为0.7个百分点;初中在校生达到4700多万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0.8%,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78.4%,初中辍学率降为3.98%;1.995年已有1025个县级单位通过“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36.2%。近两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的“普九”工  相似文献   

19.
刘杨 《教书育人》2006,(7):37-37
按照国家“普九”标准要求,初中生年辍学率不得超过3%,但是已通过“普九”验收的很多农村地区的初中辍学率达5%以上,部分学校年辍学率已达10%,甚至更高。纵观当前农村初中学校学生辍学率高的原因,与农村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部分学生厌学等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关外,还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很大联系。  相似文献   

20.
梁春阳  魏燃 《考试周刊》2013,(91):168-168
近年来,部分职校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流生现象,分析原因,主要和四个方面因素有关:社会歧视职业教育的思潮影响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动摇学生的学习信心,教育质量低下影响了就业竞争能力,校园管理混乱提高了学生的辍学率。针对这样的状况,校方要强化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减职校流生现象:一要强化正确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二要拓宽就业输送渠道,通过调整专业设置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三要注重教学改革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四要狠抓校园常规管理,树立校园正气,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有效控减流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