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经过有效的强化才能得以充分开启。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语言魅力,千方百计地拨动学生心底的情弦,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进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进而促进理解与感悟,提升语文素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呢?我  相似文献   

2.
"情"——是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现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等活动都是建立在"情感"的激发与感悟之上的。可以说,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上必然情浓似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情感"的激发,教师还要注重"情感"的感悟,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经过有效的强化才能得以充分开启。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中应积极发挥语言魅力,在推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这么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读懂课文必须靠自己亲历文本的全过程。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可见,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具有生命的灵性,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灵活生动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悟、品味、想象、体验文本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与文本情感的共鸣,灵性的放飞。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不偏离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个性化引导。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作者就在阅读教学中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更加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着重从教师的影响、教材的开发与评价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活动,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较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写出催人泪下的好文章。因此,学生的情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与文本发生强烈的情感碰撞,教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语文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动于心、融于情,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让语文课情满课堂。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不能脱离文本中的情感元素而单独存在,任何机械、生硬的感知与品味,都会使语文学习陷入尴尬的泥潭.教师需要充分发掘教材文本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学生在拓展延伸、感知理解、积极品味和角色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深入体悟,从而逐步丰富和深化学生的认知,最终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层面的思考,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能够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向学生讲解一些阅读答题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答题能力,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收获学习技巧以及答题能力的有效培养。为此,本文对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文本信息理解能力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让语文教师开展更高层面的阅读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11.
李幼美 《新教师》2020,(3):41-42
所谓文本表达形式,指的是文本的内容和情感与文本的语境相结合的形式以及技巧,即使用何种形式和技巧,将文本的内容和情感有效地表达出来。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创新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有关要求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全面地、透彻地理解文本的含义,并在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形式的研究,正确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学习语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表达形式,学会运用文本中的表现手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正>一、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学生感受文本可以通过阅读文本,识记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实现初步的情感体验。在朗读中理解文意、亲近文本,是语文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做法。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将已有的情感体验、知识储备、个体经验和审美趣味来初步感知、判断,形成粗浅的感性认识。学生与文本交流尤为重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教学的灵魂,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加强情感教育,更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正是新课改下重要的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科优势来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为此,国家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是和历史、现实的对话,是充满乐趣的精神生活。阅读教学则应是学生(个体与群体)、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目标,情感教育应贯彻语文教学始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启迪、培养、完善学生情感素养,丰富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就决定了其更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体验感悟的新课堂。本文基于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对小学语文情感教育进行初探并提出实施"熏陶感染"式教学策略的建议,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合理地想象补白、换位体验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文本细读同样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文本细读是一个深入、合理理解文本内容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理解学习,更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全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细读教学文本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事业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乔伟 《天津教育》2009,(5):48-49
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与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18.
广义的“对话”,可以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发生在人与人的精神产品亦即人与各种文本之间。这种“对话”并不以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而通过人对文本的理解和批判展开。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在这里,文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而是与学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另一种意识,它作为一种表达,与学生进行着情感的交融。学生面对文本时,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文本、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让学生因意会、理解、体验而有所领悟。笔者以人教版第八册《生命生命》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让感悟成就阅读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20.
刘红利 《陕西教育》2009,(11):58-59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